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地方高校教师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范文

     黄广远 祁芳梅 刘乐承

    

    

    摘要:地方高校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研究地方高校教师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两个方面,分为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地方高校教师能力评价体系;提出完善地方高校教师能力评价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师能力;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教师能力是基于职业性及其内在要求的综合能力的“载体”,高校职能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能力。长江大学作为湖北省属规模最大的高校,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当下加快推进“双一流”大学的创建,强力推进人才战略。进行教师能力评价,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做到人才兴校,也是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必由之路。

    1高校教师能力评价研究概况

    欧美国家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就开始实施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工作。英国皇家督学团制定相关标准,负责教师晋升的评价;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PTS)创建评价和资格认证体系,开展教师能力评价和认证。日本大学教师评价主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1年日本文部省修改了大学设置基准,各大学自主实施“自我检查与评价”,1999年开始文部省设立大学评价机构,确立认证评价制度,开展对教师在内的各方面评价。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教师业务水平和学术能力等方面,评价结果用以指导教师的晋升、聘用、绩效薪资等,对激励教师工作具有积极作用。1977年以后,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工作,教育管理体制逐渐健全,教师能力的评估工作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评价方法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转变,变权理论、模糊数学理论等运用到评价过程中,建立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2地方高校教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遵循科学性原则、激励导向性原则、动态性原则选择评价指标,参考相关文献,结合项目研究主旨,咨询相关专家,从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两方面选择指标。显性能力指标包括:教学基本技能(教学设计能力)和结合教学实施(教学实施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科研业绩与质量、科研水平、动手能力等);隐性能力包括教师基本素养(教学反思评价能力及自身角色认知能力等)和科研素质(团队协作能力、理论专业技术能力等)。进行指标的分化,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相对客观、易量化、易操作的地方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理论。地方高校教师能力评价体系,见表1。

    运用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提出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其主要步骤为:

    通过对同一层次的要素进行两两要素进行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Mi,计算判断矩阵每行的几何平均数Vi,并对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

    依据上面步骤,可以建立各指标的判断矩阵。经检验,各判断矩阵都符合一致性比例要求。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评价能力、自身角色认知能力、科研业绩与质量、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理论专业技术能力等各指标判断矩阵用同样方法构建。教学能力各指标判断矩阵,见表2;科研能力各指标判断矩阵,见表3。

    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之间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整体。长江大学作为教学研究型的高校,其教师能力由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两部分组成,权重比例分别为0.5。教学能力方面,显性素质中教学设计能力占比高于教学实施能力,权重分别为0.1497、0.1195;隐性素质中教学反思评价能力占比高于自身角色认知能力,权重分别为0.1265、0.1043;而隐性素质中的教学反思评价能力占比高于显性素质中的教学实施能力,这说明教学能力评价中,不能单独看显性能力,隐性能力也非常重要。科研能力方面,显性素质中实际动手能力占比高于科研业绩与质量科研水平,权重分别为0.1489、0.1048;隐性素質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论专业技术能力占比相同,权重都为0.1231,同时高于显性素质中的科研业绩与质量科研水平,这也说明,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评价不能单纯看发表论文、科研项目的数量。综合看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占比最高,自身角色认知能力占比最低。三级指标中,教学理念、教学重建能力、系统的专业理论、组织科研协作管理能力、实验能力权重最高分别为0.0998、0.0843、0.0821、0.0821、0.0596;而计算机应用能力、纠错和激励能力、学科前沿或边缘学科进行开拓性研究能力权重最低分别为0.0298、0.0239、0.021。综合分析表明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要注重教学设计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隐性能力在教师能力评价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素质,评价中要凸显隐性能力,比如教学反思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作用。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从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两个方面入手可进一步进行综合评分。

    3完善地方高校教师能力评价的建议

    首先,要保证教学科研的和谐发展。培养各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是高校办学的目标,教学的中心地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因此科研工作应当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其次,要根据不同的教师能力侧重点,教师能力评价中实施分类考核。对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按研究型教师标准进行考核;对于有些教师教学质量非常好的,按教学型教师标准进行考核;还有介于中间的教学研究型的,针对不同分类教师的能力评价实施分类考核。这样既能够符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职能需求,也能够体现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不同贡献。能很好地解决学校均衡发展教学、科研工作的矛盾,教师能将主要精力与时间资源配置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并取得成就。第三,根据不同学科特色,分类划定指标层次评价。因学校有工科、农科、理科、医科等不同学科,学科的差异性明显,导致教师工作存在明显的差别,制定评价标准要分学科进行,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科的特色,确立不同的评价指标。

    总之,从学科、年龄、性别、职位上深入研究分析造成教师能力差异化的因素,注重教学设计能力、实际动手能力、注重隐性能力的培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价,比如实习实践、各类竞赛指导、双语教学、研究生指导、优秀论文所占比率、参与教学改革、教学创新论文、教学成果奖等方面,做出切实可行的评价。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