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措施研究 |
范文 | 许小应 [摘 要] 合同管理是当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部分。企业开展的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合同”的形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规避和防范法律风险,为企业正当利益的获取提供保障。但劳动合同是缓解劳动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企双方合法权益的有效证明,它在管理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客观的不确定因素以及主观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劳动纠纷层出不穷且愈演愈烈,由此也加剧了法律风险的发生。要想有效地规避和防范法律风险,企业必须要从思想、队伍建设、制度完善等方面加大对劳动合同的管理力度,从源头杜绝法律风险的发生,文章就针对该话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劳动合同管理;现状分析;法律风险;防控举措 中图分类号:DF472 文献标识码:A 合同是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签订合同是民事双方当事人利益得以维护、法律风险得以规避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企业中,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是确保每个求职者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的维护、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能保持稳定与和谐的重要法律保障手段。但在《劳动法》中对劳动合同的规定并不局限于通常所说的集体劳动合同,还包括了个别劳动合同,不仅管理的范围外延广泛,在劳动合同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合同主体、合同内容以及合同产生的法律效力不同,而出现一些纠纷和冲突,从而引起法律风险,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人们现实需求和心理诉求的多样化、企业管理的不规范,会加剧各种法律风险的发生,这对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響。因此,规避和防范因合同管理不当而引起的法律风险是极为必要的。 一、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现状分析 (一)管理意识薄弱 随着企业规模、领域的扩大,人员和开设的部门也在增加,由此产生的劳动纠纷数量也随之增多,但企业并没有从根源上重视劳动合同的管理,管理意识极为薄弱。最常见的就是合同在起草、签订、变更、终止以及续签期间的管理不规范、不科学。部分企业认为劳动合同会使其丧失用工的灵活性,增加生产成本,无疑与它们追求短时间内的利益最大化相违背,因此会选择不与那些临时性的劳动者签订合同,或者是签订一些不规范的合同,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1]。 (二)管理模式陈旧 对劳动合同管理的不重视使得企业无法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符合管理需求的管理制度。比如,合同的一些条款没有从劳动者和企业的特点出发,仅仅是将薪资、工作内容、承担责任及工作时长等较为敏感的内容列出来,但一些工作的细节并没有具体而明确的陈述,模棱两可,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合同中的条款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企业方与劳动者方对同一条款有着不同的解释,双方达不成统一意见,纠纷自然解决不了,法律风险就会加大,甚至会上升到诉讼程序阶段。或者在合同期限快到的时候,企业应该主动出击,提醒劳动者续约,但多数情况下,劳动合同管理部门往往忽视了这个环节,若是在合同已经到期但未续存期间所发生的一些纠纷,因为没有合同的约束,双方都会产生部分经济损失。管理方式不科学是法律风险发生频率升高的主要因素。 (三)管理队伍落后 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满足不了工作的需求。通常合同管理人员并不都是专职的,一人多职的现象极为常见,也有部分工作人员是从其他岗位调任过来的,整体队伍的专业性不高,另外在人力资源部门中也没有针对劳动合同管理而设置专门的岗位、安排专门的人员,基本上所有的合同类型都进行统一管理,一旦出现劳动纠纷或者遇见劳动合同问题时,往往落实不到具体的人,责任不明确,部门中的人员都要为此承担责任,这对于其他没有参与的员工来讲并不公平,从而会削减他们的工作热情。 二、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 (一)签署阶段 劳动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取决于它的流程、内容是否合法。包括签订的主体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能力、是否针对合同标的达成一致意见,任何一项不符,合同都是无效的,都会引起法律风险。《劳动法》中对劳动合同的界定包括了三大类,企业在起草、签订劳动合同的环节中必须要综合分析、考虑岗位的属性、所需要完成任务的性质来选择恰当的合同,并且合同条款要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将会面临一定的诉讼风险、承担巨大的赔偿损失;另外,合同标的应该明确、真实,尤其是薪资待遇、工作时间和范围,更是要明确清晰,若合同内容不是基于双方人统一的意愿,则合同也是无效的,无疑加大了法律风险发生的概率[2]。 (二)履约阶段 劳动合同在履约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更、撤销等行为,致使原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从而产生法律风险。就变更内容的合法性来讲,若是变更的内容与法律规范不相符时,就算是劳企都认可这个内容,它也是不合法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也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还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合同的变更都需要采用书面的形式,将原合同内容与变更合同内容明确标示出来,确定生效的时间,并签字、盖章。这个流程若不规范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 (三)终止阶段 劳动合同终止与其他合同类型不同,它包括了自然终止和解除合同两种情形。自然终止是合同自然到期了,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也就自然的解除了,这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法律风险,而需要重点防范的是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合同一旦生效,就具备了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必须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履约,不论何种形式、何种原因违反了合同条款中的内容,都会按照违约的性质、造成的危害程度等进行赔偿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简言之就是单方面解约,这需要违约者承担巨大的风险责任。 三、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防控措施 (一)加大对合同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和风险意识 企业在注重发展的同时,要加大对合同管理部门的支持,各个机构和等级都要设置专业的部门机构,培养专业性人才,建立相应的法律咨询机构,加强法律宣传,进行法制教育,定期对合同管理全员进行培训,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接受专业法律结构援助,通过各种形式将法律思想进行传播,以便提高员工整体业务技能,增强对风险的掌控能力,另外,要建立相关的合同管理员工的监督考核机制,将个人的业务水平和法律知识的考核综合评比,计入业绩,实现奖罚分明,如此不仅可以增加员工的责任心,也同时提高了部门机构的整体水平,还将企业的各项责任明确分工,落实到位[3]。 (二)完善相应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活动的规范化 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合理性会更好地引导管理人员开展工作。因此企业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合同管理流程的科学化和合法化。首先,企业要根据具体的工作特点和状况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安排专职人员,并从实际出发制定具体的工作管理制度,包括工作的内容、范围、承担的责任等,具化工作内容,将责任落实到人;其次,要建立系列管理规范,从合同的起草、签订、履约及续签整个过程环节都要明确出来,包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样解决等;建立风险识别和应对机制,有效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最后,要定期定期开展监督与检查工作,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困难调整合同管理流程,避免错误的二次发生。 (三)贯彻依法办事原则,促进企业依法管理 对于一些劳动争议或纠纷处理案件,企业要建立相应预警机制,加强职企间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在因改革而不得不裁员情况时,企业更要给予高度关注,加大沟通力度,避免因沟通不当或者赔偿举措落实不到而造成的劳动争议和纠纷;若是这些争议和纠纷已经无法用和解的方式来处理的时候,即使案件已经上升到了法律诉讼程序,企业也要明确纠纷的立案范围、仲裁时效等内容,并做好举证工作,依法办事、依法管理、依法维权。 四、结语 合同之于企业是重要的法律保障,而劳动合同是维系职企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保障手段。因此,企业要重视劳动合同管理工作,不但要结合我国现行法律和政策,结合企业实际来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也需要加大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树立风险意识,加大对风险的管控力度,从而更好地维护合同主体的权益,为企业发展营造稳定的环境和基础。 参考文献: [1]郝猛.谈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与防范[J].统计与管理,2016(08):141-142. [2]雷蕾,肖田祎,黄琴.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及防控策略[J].法制博览,2020(11):199-200. [3]王玲枝.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法律风险因素及防控路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4):160-16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