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网络化能力评价的民营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研究
范文

    黄磊

    [摘 要]本文以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企业网络化能力和创新模式关系的基础上,阐释如何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网络化能力進行评价,并在民营企业应网络化能力评分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的创新模式,并通过3家重庆民营企业实际案例分析,证实该选择过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民营企业创新模式选择提供建议。

    [关键词]网络化能力;创新模式;民营企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4.041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24-00-02

    0 ? ? 引 言

    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供给侧结构迫切需要改革的关键时期,民营企业被视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增长的重要引擎。民营企业依据自身资源和灵活优势,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推进市场创新,采取更有效的创新模式来应对环境变化并实现企业成长。已有研究认为,选择适合的创新模式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关键机制,正确的创新模式使企业通过引入新产品、服务、流程和商业模型获得市场成功。然而,已有研究同时发现,民营企业在选择创新模式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障碍,尤其在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中,企业与资源、机会和资本形成不同的距离,企业只有采用交换信息和协同参与等活动参与特定网络中,才能提高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民营企业对创新模式的选择可以用有意义的组织间关系来解释,这种关系提供了获得外部资源的途径,形成关于民营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新视角。

    1 ? ? 网络化能力与创新模式概述

    1.1 ? 网络化能力与企业创新

    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较强的网络化能力能帮助他们从合作网络中进行技术搜寻和技术获取,进而吸收和应用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推动企业突破性、渐进式创新绩效。从网络化能力视角出发,民营企业运用关系技能识别潜在的合作伙伴,建立和协调关系,并通过获取合作伙伴的共享资源,共同推动创新行为。民营企业需要选择和管理适合的创新模式,否则网络化能力无法实现与企业创新过程相匹配的目标。已有研究表明,大部分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比规模较大的企业面临更严重的创新失败风险,因为这些企业很少有足够的资源去承担必要的风险,并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基于此,与合作伙伴建立新的关系为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平台,增强了他们的组织创新能力。

    1.2 ? 企业创新模式

    企业创新模式一般划分为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3种类型。自主创新模式是企业依据自身可利用和可获取的知识、资金和其他资源,围绕特定技术环节进行投入和开发,形成企业自身独有的技术开发成果和商业化成果。模仿创新模式是企业通过对已有先进、成熟技术的学习和参照,形成对已有技术的部分模仿或完全模仿,用以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水平和创新效果。合作创新模式指企业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战略联盟、顾客价值共创甚至与竞争者合作等方式,共同投入资源进行创新合作,达到风险共担、成功共享的目的。

    2 ? ? 民营企业网络化能力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根据民营企业自身特点以及网络化能力的构成维度,本文选择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民营企业的网络化能力进行评价计算,为民营企业依据网络化能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模式提供依据和前提。

    2.1 ? 网络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主要从合作、关系技能、合作者知识和内部沟通4个一级指标对网络化能力进行测量。在4个一级指标的基础上,为了对企业网络化能力进行更准确评价,还需对这4个指标进行解构,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合作包括目标一致性、责任承担、规则共识3个二级指标;关系技能包括人际关系构建、关系适应性、关系灵活性和问题解决能力4个二级指标;合作者知识反映为企业对合作方全方面的了解程度,包括市场知识、产品知识、竞争者知识3个二级指标;内部沟通包括规范程序、非正式交流、反馈即时性和信息交换4个二级指标。

    2.2 ? 模糊综合评价法实施步骤

    ①确定因素集,U={u1,u2,…,um}。公式中的ui(i=1,2,…,m)为对评价对象有影响的第i个因素。②选择评价集,V={v1,v2,…,

    vn}。公式中的vj(j=1,2,…,n)为针对评价对象的第n个等级。

    ③建立因素权重集。为反映不同因素的不同重要性程度,对各个因素赋予相应的权重数,形成模糊关系矩阵R(Ui)。④确定权重向量Ai。由各个权数组成的集合为A={a1,a2,…,am},称为权重集。各个因素权重主要通过专家访谈法获取。⑤建立模糊关系矩阵。计算公式为:B=A·R,即将上面得出的权重向量Ai与模糊关系矩阵R(Ui)相乘得出。

    3 ? ? 民营企业网络化能力应用实例分析

    3.1 ? 分析样本选择

    为检验上述评价方法的合理性,本文选择重庆3家民营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所选3家企业均在网络化能力方面有所尝试,且体现出不同的创新模式,为本文基于企业网络化能力评价对创新模式进行选择提供较好的样本条件。ZD企业以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子电气等产品为主要业务;DS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所从事的业务为智能立体停车系统与设备研发、设计和制造,面对市场为商场、社区及公共场所停车场的智能系统开发与改造;IC企业主要开发和生产绿色照明产品。针对以上3个样本企业,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网络化能力进行测评。

    3.2 ? 网络化能力评价步骤

    第一,根据前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因素集确定为:一级指标U={u1,u2,u3,u4}={合作,关系技能,合作者知识,内部沟通};二级指标u1={u11,u12,u13}={目标一致性,责任承担,规则共识}、u2={u21,u22,u23,u24}={人际关系构建,关系适应性,关系灵活性,问题解决能力}、u3={u31,u32,u33}={市场知识,产品知识,竞争者知识}、u4={u41,u42,u43,u44}={规范程序,非正式交流,反馈即时性,信息交换}。第二,确定评价集合V={v1,v2,…,vn}与标准隶属度J={J1,J2,…,Jm},J={5(优秀),4(良好),3(中等),2(合格),1(不合格)}。第三,建立因素权重集,利用德尔菲法,征求专家意见后,针对云制造资源可信评价一、二级指标权重设定为:一级指标A={A1,A2,A3,A4}=(0.26,0.21,0.36, 0.17);二级指标A1=(0.42,0.33,0.25);A2=(0.18,0.31,0.24,0.27);A3=(0.25,0.34,0.31);A4=(0.21,0.24,0.28,0.27)。第四,建立模糊关系矩阵。该部分由8位学者专家对上述指标进行评分,形成模糊关系矩阵,并采用先相乘再求和的方法[M(·,⊕)]合成算子。以ZD企业二级指标综合评价为例,为例,4个二级指标得分分别为:B1=A1×R1=(0.18,0.32,0.24,0,0.15);B2=A2×R2=(0.21,0.30,0.22,0.18,0.05);B3=A3×R3=(0.34,0.26,0.30,0.07,0);

    B4=A4×R4=(0.25,0.37,0.33,0.05,0)。DS企業与IC企业二级指标

    评价与上述步骤一致。第五,在模糊关系矩阵计算的基础上,对3家企业一级指标评价矩阵进行计算:BZD=AZD×RZD=(0.26,0.30,

    0.27,0.07,0.05);BDS=ADS×RDS=(0.26,0.33,0.24,0.38,0.07);BIC=AIC×RIC=

    (0.35,0.17,0.09,0.03,0.02)。第六,根据3家企业网络化能力一级指标得分以及各一级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原则,计算出ZD网络化能力得分为3.5分,DS网络化能力得分为4.17分,IC网络化能力得分为2.78分。

    3.3 ? 基于网络化能力评价的创新模式选择分析

    从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看出,DS企业网络化能力得分最高,ZD企业网络化能力得分次之,IC企业网络化能力得分最低。由此,3家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网络化能力评分情况,对创新模式做出如下选择。DS企业应优先考虑采用合作创新模式,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供应商、客户及产业同行的合作,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对于资源局限性较大的民营企业而言,如果想提高过程创新效果,可以与产业链中的供应商合作;如果目标在于提高产品创新效果,则可以采用价值共创的方式与顾客开展合作。ZD企业更适合采用自主创新模式,通过自有资源投入与研发,形成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的产品成果,在后续推动环节上则可以结合合作创新的方式,完成技术商品化。IC企业网络化能力得分低于3分,该类企业应采用模仿创新模式降低创新风险,通过模仿创新模式降低创新投资风险、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4 ? ? 结 语

    在多方参与竞争的背景下,企业网络化能力的高低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具有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因此,通过企业网络化能力的评价,可以了解企业现有创新资源和潜在的创新效果。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网络化能力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和每条一级指标的得分,能够帮助企业,尤其是资源约束性较大的民营企业,为选择适合自身的创新模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文昌,姜骞.创新网络和资源配置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两栖创新的影响机理——网络能力的调节作用[J].技术经济,2018(4).

    [2]范钧,郭立强,聂津君.网络能力、组织隐性知识获取与突破性创新绩效[J].科研管理,2014(1).

    [3]Zacca R,Dayan M,Ahrens T.Impact of Network Capability on Small Business Performance[J].Management Decision,2015(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2: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