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导演与观众:《山河故人》的认知耦合与疏离实验创设 |
范文 | 王毅萍 一、研究缘起 自从电影诞生以来,导演的表达和观众的欣赏就是一对矛盾,有时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有时双方会呈现出明显的疏离。导演和观众就作品具体认知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有什么有效的方法进行验证?国内有学者研究专门从理论上分析导演与观众对文本解析的差异[1];也有的研究较早接触大数据,使用新技术研究电影观众评论的情感分析[2];有的关注电影评论网站的评论推荐算法[3],这些研究开拓了电影的研究视野,但将导演对影片的认知与观众对影片的认知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尚不多见,其重要原因是很难获取观众评论数据。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观众欣赏完电影以后,会在相关的网站上发表评论;数据挖掘的技术日臻成熟,由此降低了研究者获取观众影评的数据难度,这些都成为本研究的契机。 贾樟柯是中国著名导演,四十多岁就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终身成就奖,他的作品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而他又善于书写、表达自己,他的艺术思想、对每一部作品的自我表达在其著作《贾想I:贾樟柯电影手记1996-2008》《贾想II: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以及部分媒体访谈中得到了体现。他在2015公映的电影《山河故人》,截至2018年11月,豆瓣电影长评论达到2096篇,短评47457。豆瓣网中的豆瓣电影(https://movie.douban.com/)是国内重要的以电影为纽带的社交平台,聚集了数量庞大的用户,它们的电影评论对中国电影市场极富影响力,因此本文选择豆瓣电影作为数据搜集来源。 《山河故人》由三段故事组成,山西小城汾阳姑娘涛儿不知道该选煤矿主张晋生还是矿工梁子,1999年的春天,涛儿最终选择了张晋生,梁子远走他乡。2014年,背井离乡15年且病重的梁子带着妻儿回到故乡,等待死亡,病床前涛儿看望梁子,双方相望唏嘘;涛儿已经与张晋生离婚,张准备带儿子移民澳大利亚。涛儿送儿子道乐去上海放弃快捷的飞机而乘坐较慢的火车,希望能多与儿子相处,这是母子间最后的告别。2025年,道乐住在澳大利A城,已经长大。他不喜欢讲中文,只记得母亲的名字叫“Tao”,在与50多岁的华裔中文老师相恋后,道乐准备寻找母亲;在这时,50多岁的涛儿突然回头,似乎听到有人叫她,但最终发现周围只有飘落的大雪。贾樟柯在拍摄电影时,使用了三种不同的画面,1999年是1:1.33、2014年是1:1.85、2025年是1:1.39,这是这部电影的特色之一。 二、所涉理论 (一)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认知主义理论 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认知主义理论将“电影视为一类经验工具,一种设置了推动和刺激功能的模式,让观众能够悉数看出影片传递的内容。一些时候,影片的创作者能够预知这种精心的设计会达致怎样的效果”。[4]这类电影就是传播成功的典型。然而,“观众有时会主动猜想那些并非导演本意设计的剧情;这在对影片进行主题阅读时很常见”。[5]观众并非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调动各种感知能力,如从影片中寻找线索、进行推理,建构出一个有序的、可理解的故事,并最终解读出影片的内在意义。电影认知理论是为了解决观众与电影交流互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论是实证研究。 (二)框架理论 框架分析(framing-analysis)理论由欧文戈夫曼(EGoffman)在1974年首次提出,并被迅速运用到传播情景中。戈夫曼认为:“框架是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框架不仅是意义的生产,同时也是一种规律的筛选手段;框架从社会实践中来,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并受到人们社会生活经验的指导。”[6] 威廉盖姆森(W.Gamson)认为,“框架是有组织的中心观点或线索故事,为一系列的事件提供意义”,研究者可以从“界限”及“架构”两个层次理解“框架”。“界限”圏定了取材的范围,“架构”则用于显示意义。[7]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理论,由美国学者哈里斯(Z.Harris)在1952年提出,该理论探讨了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的规则以及语言与文化、文本与社会情景之间关系。杰夫范迪克(Jeff van Dyck)发展了话语分析理论,他认为“话语分析的目的主要从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对话语进行清晰地、系统的描写”。[8]框架理论为本文分析导演和观众对电影的认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而结合框架理论开展的情感话语分析,则有利于观察双方在本研究范围内的立场表达、意义建构等。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用贾樟柯有关《山河故人》的言论和豆瓣网上相关的长评论,其原因如下:首先,相比于短评论(字数不得超过140字),长评论(超过140字)的评论者所花费的时间和投入精力更多,更容易表达出其对电影的认知;其次,在短评论当中,绝大多数评论者的评论仅用一两句话带过,与本研究相关性较小。 本研究认为,要想解读导演与观众的统一与冲突,研究需要重新回归到电影文本中,以准确的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如下:面对《山河故人》的电影文本,首先,运用框架理论,将大众对电影的认知分为剧情、演员、画面、声音四个类目;其次,分析贾樟柯和观众对这四个类目的认知,观众的认知主要是豆瓣网的长评论,通过分析用户的评论数据进行细粒度的分析得以实现;最后,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寻找他们解读电影的异同,并推导出相关的研究结论。与以往相关的研究相比,本研究不局限于只针对影评的标题、评论数量、篇幅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或者仅选取部分评论或某一评论中的片段进行定性分析, 本研究涉及大量的数据,并聚焦于贾樟柯言论的全样本和长评論的全文本内容,综合运用质化与量化的方法,观察两者的框架构成和情感分析。 (一)样本获取 本文通过相关数据挖掘工具,一共得到1778篇有效的《山河故人》的长评论,累计1367224字。 (二)类目划分 本研究将抓取的导演评价和观众的评价,依照人们对电影的通用评价方法,将对电影文本的分析框架分为4个类目:剧情、演员、画面、声音。具体划分如下:剧情包括情节、剧中的人物的言行选择、细节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意义解读;演员则专指演员的表演形式;画面包括影像呈现、镜头运用、整体造型等;声音则包括音效、音乐等声音元素。 对于导演的评论,本研究采用人工编码的形式,而对于1778篇评论则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但由于目前不能很好地解决以上述四个框架为主的情感分析框架,这一部分的划分主要还是以研究者编码为主。 (三)具体编码 相对于导演的认知,观众的认知内容数量众多,他们对影片的理解各有不同,语言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很难通过机器编码的形式对观众的认知进行分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了词频分析的方式,根据对评论所做的词频分析,将词频出现靠前的评论作为重点分析的样本,通过人工编码和分析的方法,本研究将不同类目的内容进行浓缩和概括,依据评论的语境来理解评论的内容,对之进行二次编码,将与各个类目中某个观点相同或者相似的评论归为一类。本研究发现,部分观众会从对电影认知的四个方面都进行评论,也有的评论只写出了自己感兴趣的认知,并没有对电影做出完整的认知判断。所以在剧情等类目当中,累计的评论篇数会大于总评论数。 四、研究发现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 (一)导演与观众对故事剧情的认知:接近与疏离并存 贾樟柯对电影剧情的认识,可以从公开出版的资料中得出,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贾樟柯否认了这部电影中大量隐喻的存在,他说: “这是一个非常单纯的情感故事,我的确是非常想拍一个爱情故事,没有太多想别的事情。” 影片最后,年老的涛儿在雪地中跳舞的镜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很多评论提到了这一点。“片尾赵涛的舞蹈是计划外的产物,(是为了表达)这个女性仍然具有一种生命力,无论她过去经历了什么。” 与导演对电影的解读不同,观众对电影的解读是多方面的。本研究所选的长评论中,有的评论会选择其感兴趣的某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有的则会全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本研究依据实际的评论,通过人工编码的形式,对评论中的观点进行分类,并通过情感分析工具进行情感分析,大部分评论者都看懂了故事,通过词云(如下图)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本文将词频靠前的评论作为重点分析的样本,通过人工编码和分析的方法,经过筛选,选择下列的剧情和细节作为重点解读的对象。有的观众解读与其他评论没有相似之处,故无法做情感分析。而在对剧中人物和细节分析方面,贾樟柯只提到了几个方面,虽然评论当中提到对剧中人物和细节的很多分析,但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只选取贾樟柯提到的内容作为比较的文本。 通过对表2进行分析发现:在剧情方面,观众与贾樟柯的解读相似的有2和7两个分类目,总共2217篇,占总数2770的65%;观众也解读出与贾樟柯不一样的内容:“描写了中国现实,替弱势群体发声”的为13%,认为“富人碾压穷人夺得女神的故事”占比为3%,其他的累计为19%。尤其让人意外的是,有1.7%的观众认为剧情逻辑不清楚。 在意义认知方面,与贾樟柯想表达的“山河可变,情义永在”、乡愁等意义相类似的,有1、2、4、5、6五个分类目,共计3734篇,占总数95%。需要指出的是,虽然95%以上的评论读懂了贾樟柯的表达,但具体认知又有不同,分类目1、5表达的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无奈,总计869篇,占比23%;5表达的意义与“情义永在”相反,篇数是746,占比19%。而贾樟柯所要表达的“自由”的概念和意义以及金钱关系,在观众的评论中则没有出现。 在对剧中角色的认知方面,本片一共有5个重要的角色,涛儿、张晋生、道乐、梁子和Mia,贾樟柯对前2个角色进行了点评,观众对里面的角色都有自己的认知。就双方共同的认知而言,认可涛儿有情有义的观众有564篇,认为涛儿不负责任的也有348;对于张晋生这个角色,有512篇品论提到他,86%的人认可张晋生,这点与贾樟柯的认知是吻合的。 在电影的细节认知方面,贾樟柯提到了几处细节,因为研究的需要,本文只选取评论中相关的细节进行对比分析:对2025年涛儿在雪中跳舞的细节,有154篇评论认为是涛儿对过往的救赎,有348篇认为代表涛儿还有活力;对张晋生在澳洲买枪的细节,321篇评论认为表明他的孤独,有53篇评论意识到贾樟柯少年拿刀、舞狮等情节。综合来看,贾樟柯提到的细节,观众注意到的并不多。 (二)对演员表演的认知:差异较大 贾樟柯作为导演,自然要爱护他选中的演员,所以在公开发表的言论来看,贾樟柯对演员都是赞赏有加,尤其是对扮演涛儿的女演员,也是他的妻子赵涛,更是给出了最多的赞美。然而观众对此似乎很不买账,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在提到赵涛表演的259篇评论中,对她的表演持积极情感态度的不到38%,消极的反而达到62%。观众对张译表演持肯定态度的较多,而另外的三位演员在评论中则较少被提及。 (三)对画面的认知:趋向一致 《山河故人》秉承贾樟柯电影一贯的美学风格,画面粗粝,几乎没有特效,最显著的特征是整部影片采用了三种比例来放映,这也成为导演和观众关注的焦点,具体如表4所示。 以前拍下的素材,它们是文献,散发着无法再造的时代气味。汾阳街头春节夜晚的狂欢、迪斯科里面跳舞的人、那辆险些翻倒的卡车,1:1.33画幅。2014年的部分,旷野中点火的无名的人、暮色中的矿区环境是我用1:1.85的摄影机拍下来的。 观众对画面的認知如表5所示。 从表4和表5的对比分析来看,观众对导演选用的独特的画面比例持肯定态度:89%:11%,而观众更是认可贾樟柯画面的美学风格:91%:9%。 (四)对声音认知:基本一致 在对《山河故人》声音认知方面中,本文发现,观众评论的焦点集中在电影中歌曲《珍重》《GO WEST》和电影所采用语言——前两个部分采用的山西方言和后一部分采用的英语方面,贾樟柯在访谈中回答了选用这两首歌曲和英语的原因。虽然他没有直接回应为什么选用山西方言,但根据他的美学风格和访谈中的一些线索,笔者找到了相关解释。 观众的认知如表7所示。 从表6和表7的对比分析来看,观众对影片中歌曲的认同度非常高:96%:4%,并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对于影片所选用的山西方言也持肯定态度;对于最后一部分的英语表达,虽然认同的比例在下降:86%:14%,但综合而言,观众声音的认同度是最高的。 五、研究结论和讨论 电影是导演个人表达的产物,但当一部电影呈现给观众以后,对电影的解读就与观众个人的经验、审美和文化氛围等密切相关。 (一)导演和观众对电影的认知,在对画面和声音认知则基本一致 对演员表演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对电影剧情认知的差异较为明显,尤其是电影意义的认知方面,双方呈明显的疏离状态。 贾樟柯和观众在电影故事的认知方面有一定的接近性:观众基本看懂了剧情(只有大约1.7%的人认为影片逻辑不清晰),但是对剧情的解读,只有大约65%的观众与贾樟柯的解读相一致。有13%的人认为表现的是强者和弱者的故事,甚至有3%的人认为是富人碾压穷人的故事;在分析影片意义方面,95%的观众体会到贾樟柯“情义”乡愁的表达,但观众又结合自身的经验给予情义、乡愁以消极的解释,累计达到42%,而贾樟柯想要表达的自由、金钱对人的负面影响,观众几乎没有涉及到;在对影片中角色的认知方面,认可贾樟柯对涛儿评价的有536篇,而解读出涛儿不负责任的有251篇;而在提到张晋生的评论当中,有86%认可贾樟柯对他的认知;在对细节的认知方面,给观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年老的涛儿在雪中跳起年轻时的舞蹈,一共有502篇评论提到这一点,而赞同贾樟柯这个细节意义的占比为69%,而对于贾樟柯提到的其他细节,大多数评论则没有注意到。贾樟柯和观众在演员表演方面的认知有较大差异,这主要集中在对涛儿的扮演者赵涛的表演方面,肯定者与否定者的比例约为62%:38%。贾樟柯和观众在对画面的认知趋向一致,而对声音的认知则基本一致。 (二)导演认知会影响到观众认知 受现代电影宣传和发行制度的影响,电影上映前后,导演和演员会到全国各地进行商业宣传,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本研究选取的研究时间在电影上映3年之后,所以本研究无法厘定观众对电影的认知受到导演认知的影响的广度和强度,但笔者在观众评论当中看到贾樟柯评论原话,“山河可变,情义永在”这句话在影评中被引用超过23次,这至少说明导演的认知与观众的认知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而观众认知对导演的影响,在一部电影中无法得到验证,毕竟是先有电影、后有观众认知,但观众的认知对导演的下一步作品会有一定的影响,这在贾樟柯的访谈中也能得到验证。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分类方法的问题,由于观众表达的多样化,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分析那些独一无二的评论,尽管它们也是观众认知的一部分。其次是文本真实性的问题:其一,观众评论当中会有网络水军的存在,评论的时间越靠前,这一现象也明显,但由于技术原因,本文无法确认哪些是水军品论,无法将之剔除;其二,贾樟柯对电影认知的表达,本文也无法确认是否是其内心真实的表达。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者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彼得·沃伦.作者论[J].世界电影,1987(6):27-48. [2]冯莎.豆瓣电影评论文本的情感分析研究[J].中国统计,2017(7):30-33. [3]姜霖,张麒麟.基于评论情感分析的个性化推荐策略研究——以豆瓣影评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0(8):99-104. [4]大卫·波德维尔.业余的认知主义者业余的认知主义者:一种电影研究的视域[J].北京电影学报,2016(2):110-118. [5]罗昶,丁文慧,赵威.事实框架与情感话语:《环球时报》社评和胡锡进微博的新闻框架与话语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4(8):38-55. [6]黄小雄,沈国麟,杜旭贽.新华社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报道的框架分析[J].新闻大学,2009(1):85-95. [7]鄒建达.多维视野下的新闻话语分析—兼论话语分析在中国新闻理论研究中的运用与拓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33-137. [8]贾樟柯.贾想Ⅱ: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7:231-257. [9]余楠.贾樟柯:山河带砺念故人[J].南方人物周刊,2015(452):4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