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乡市延津县大平调历史沿革与传承发展
范文

    杨芳

    【摘 要】新乡市延津县大平调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它唱腔有力、吐字清晰且舞台场面宏大,被称为“大戏”。本文通过对延津县大平调历史发展的探源以及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保护和传承大平调的关键措施:扶持人才梯队、解决演职人员全额事业编制问题、加强剧目创编人员的培养,保障大平调稳定、持续性地传承发展,并为社会道德规范做出贡献。

    【关键词】延津大平调;历史;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015-02

    一、延津县大平调发展历史

    (一)大平调简介。大平调俗称土梆子、大油梆,是戏曲界中古老而稀有的剧种,广泛流传于河南北部和东部地区。因伴奏乐器有枣木梆子而被称为大油梆、梆子戏,其唱腔音高略低且平和,故取名为大平调。有关大平调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滑县明福寺碑文,碑文中提到明代弘治年间(1498年)便有大梆戏。大平调在五百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步形成三个唱腔流派:东路平调、西路平调和河东平调。东路平调注重唱腔圆厚、前后向揉,以濮阳为中心,包括清丰、南乐和范县。西路平调唱腔有力、吐字清晰且红黑脸均有里腔,以滑县为中心,包括延津、浚县、内黄和汤阴。河东平调唱腔柔和优美,以山东东明为中心,包括曹县、菏泽和郓城。

    新乡市延津县东邻封丘,东北与滑县、浚县接壤,东南是开封,既是宋元杂剧活动的中心地带,也是西路平起源发展的重要地区。延津县大平调的唱腔粗犷朴实、豪迈雄壮,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200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戏曲活化石”之称。延津县大平调戏班形成较早,据延津老艺人口述记载:明代万历年,马庄乡原屯村就有大平调玩会班;清末明初,大平调发展到了十几个班社,主要集中在延津县东北部的王楼乡、丰庄乡、魏邱乡、朱寨乡和马庄乡,其中原屯、吴修寨、飞王、获嘉屯都有自己的班社。1938年魏邱乡获嘉屯族长布方安亲自请来两位大平调当红艺人谭福有、严顺成到村里教唱练功。村里共三百多人,有五十多人报名参加,足见人们对大平调的喜爱程度。村里建立了大平调戏班,三年后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大家自发筹资购买服装乐器、音响道具,到附近滑县、浚县、内黄、长垣等地演出时,深受民众喜爱,成为了专业演出的戏曲团体。

    (二)延津县大平调剧团的发展。1949年,著名西路平红脸张发旺带领淇县同乐班来到延津,和获嘉屯大平调戏班合并,由此大大增强了演员的实力,也使剧团在群众中极具威望。1953年延津县人民政府将此团成立为县级半职业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延津县群乐剧社”。1955年,剧团体制逐步完善,经河南省文化局批准成为自负盈亏的专业戏曲艺术表演团体,正式命名为“延津县大平调剧团”,张发旺任第一届团长,从此延津大平调走上正规发展道路。为了培养骨干力量、加强剧团实力、选拔优秀人才,1958年延津县大平调剧团在县城西街开办了一期戏校,由大平调剧团团长吴成显任校长,学习期限一年半,共招收学生36名,平均年龄在15岁。学习内容包括基本功、专业戏曲理论知识和文化课知识,校长吴成显教授大平调唱腔,还特意聘请河北梆子老艺人方占魁教授基本功、武功和表演身段,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大平调剧团工作。当时也排演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如:《下高平》《三传令》《马陵道》》《铡美案》《三绞岳飞》《煤山恨》等。1960年因自然灾害,大平调剧团被撤销,张发旺带领一批演员到濮阳大平调剧团,另外一部分演员被分到豫剧和二夹弦剧团。

    1977年,在获嘉屯村民申学信等人组织召集原剧团人员、购置道具服装,并从滑县请来老艺人吴相对和青衣花旦崔爱莲,在获嘉屯重新组建大平调剧团,并到周边地区巡演,演出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1979年,河南省文化局批准该剧团为集体性质的专业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经历了漫长的19年,延津县大平调剧团终于获得了新生。为了繁荣大平调在延津的发展,1977年,延津县常委决定在原县“五七”干校开办一届戏校,学制三年。学校在教学上既加强专业知识,又注重文化课教学,教学方法上注重改革创新,并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教学形式灵活,大课、小课互相补充,这期戏校的举办及时为延津大平调的发展培养出了优秀骨干力量,延津县大平调剧团现任团长杜峰颜也是从这期戏校毕业的。1980年10月,剧团到河北邢台、邯郸等地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获得了一致好评。剧团不断努力,改进武打套路、排演新戏,1981年,剧团进行工资改革,制定工作章程,继续到河北演出并扩大演出范围。经过这两次外地巡演,延津县大平调剧团的影响力大大增强,丰富了演出剧目也增加了经济收入,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期。

    二、延津县大平调剧团现状调查

    延津县大平调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延津县大平调剧团作为政府扶持的职业艺术表演团体,肩负着戏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重任。1997年,延津大平调第七代传人杜峰颜继第四代传人曹秀芝之后任大平调剧团团长,进行剧团改革,实行演员个人工资制,保证演出质量,不断排演新剧目,丰富演出内容。大平调剧团在延津县文化系统内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单位;2004年11月,延津县大平调剧团在河南省首届民间传统优秀戏曲汇演中获得最高奖项“金鼎奖”和演出金奖;同年,该团在新乡市文化系统文艺调演中荣获优秀组织奖;2006年,延津县大平调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次年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2008年,杜学周、曹秀芝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了方便剧团演出活动,河南省人民政府给大平调剧团配送了一台舞台流动车,至今仍在使用。

    在河南省文化厅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2012年,延津县将大平调剧团化转为延津县大平调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成为国有事业差供单位,实行剧团退休人员财政供养,每月有工资保障,给剧团在职人员实施财政补贴。从2012年起,国家保护大平调艺术、扶持剧团,每年有72场大平调艺术送下乡的演出任务,按照每场3000元的标准进行拨款,稳定了剧团的经济收入,为大平调艺术的宣传及发展提供了可持续性的保障。2014年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给延津县大平调剧团拨款60万元,更新了音响设备、服装道具,改善了演出条件;由延津县文化馆馆长席阳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关于延津大平调文化历史传承的《梆韵》一书已于2014年正式出版,为研究保护延津大平调提供了依据和传承资料。国家和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投入更多的财力到复排传统剧目、收集古词牌曲牌的工作之中。通过政府扶持,延津县大平调剧团的面貌焕然一新,每年的演出场次不低于500场,经济效益在持续增长,这些充分体现了大平调在豫北地区广阔的发展市场与光明的前景。

    三、延津县大平调的保护利用措施

    延津县大平调作为新乡市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曲项目,仅仅依靠保护是不够的,让大平调艺术更好地传承并发扬广大,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一)人才梯队的培养。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问题,作为国家制的延津县大平调剧团现有30多名演职人员,平均年龄在43岁左右。剧团规定男角60岁、女角50岁为退休年龄,但是很多老艺人退而不休,至今仍坚持跟随剧团演出。76岁的老艺人杜学周,除了跟团演出外还整理剧本,为大平调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剧团在人才培养上比较薄弱,主要是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机构,至1977年后,延津县就再也没有办过戏校,演员学戏基本上都是在剧团里边干边学,学习的系统性不够,剧团也缺乏足够的资金让退休老艺人有场地和条件教授学生。

    (二)解决演职人员编制问题。延津大平调剧团目前有演员30人,只有7人左右有编制,其他演职人员均为合同工和临时工。人员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剧团的演出质量和剧目内容,演员们日常练功、编排剧目付出了大量的辛苦劳动,但是与收获不成正比。保护大平调的同时更要保护人才,因此恢复演员的全额事业编制、解决演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问题是稳定大平调人才队伍,使大平调能够传承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培养大平调剧目创编人才。众所周知,一个剧种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剧目的创新和复排是大平调的希望所在。延津县大平调剧团目前的演出剧目有60多本,基本以传统剧目为主。现代戏目前经常演出的有《三妯娌》《两封信》《摔饭罐》《喜女》四本。戏剧创编除了要求作者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外,还必须熟悉大平调并能够掌握大平调腔调的发展规律,在创作时能把词与调巧妙融合,加强作品的深度和力度,使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充分结合,展现演员的演唱技巧并突出戏曲发展的高潮。

    (四)加强大平调的宣传力度,感知大平调独特的艺术魅力。延津县大平调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了解其唱腔、功底绝活的受众面并不广。2015年4月,央视七频道《乡村大世界》栏目播出了“延津传统艺术大平调”,特别介绍了延津大平调的绝活“里腔”和“嗽獠牙”,举手投足见真功夫,这些特色功夫增添了人物形象的感染力,使大平调更加生动、贴近观众。扩大大平调的传播和发展,加强延津县大平调与省内以及国内戏曲艺术之间的交流互动,除了组织节日庆典展演活动外,还要鼓励剧团参加省内、国家戏曲参演及各种比赛活动,增加其影响力,提高发展的经济效益,让延津县大平调这块中原大地上的艺术瑰宝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席阳.梆韵[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

    [2]张富春,张梦雪.豫北大平调历史沿革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03):32-35.

    [3]韩淑凡.独特的民间技艺——河南大平调的历史与现状[J].名作欣赏,2015,(11):98-99.

    作者简介:

    杨 芳,女,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本文为新乡市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成果论文,课题编号:B8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