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汉剧丑角脸谱 |
范文 | 单清 【摘 要】五丑,喜剧角色,特点是人物脸面中心勾画一小块白粉。丑行以插科打诨、幽默诙谐、行动灵活见长,表情丰富而夸张。虽没有小生俊俏,没有老生潇洒,没有武生英武,也没有花脸粗犷,却是“无丑不成戏”的要紧角色。汉剧五丑有当家戏,副行称为“扎头将”。 【关键词】汉剧;五丑;脸谱 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10-02 中国戏曲传神写意的特征,贯穿着民族艺术思想观念,与诗赋、绘画等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王国维说:“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其目的在于“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最能集中表现其象征意义的形态,当是脸谱。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人物面部化妆的总称,它根据剧中人物性格的需要,分为“粉扮”、“油扮”、“搽扮”等,运用“勾”、“搓”、“抹”等技法,在演员面部按一定谱式描绘出象征意义的图案。脸谱色泽生动鲜明,常“观其面而知其人”,有喜有悲,直观简便,形象跃然于面上。戏曲脸谱以夸张、象征、变形等手法,在脸上开画出绚丽的图案。汉剧分为十大行当,几乎每一行都有“花脸”的谱式,本文所谈,仅限于汉剧“五丑”一行脸谱。 丑角表演可上溯到周代的优伶、排忧,与汉时百戏中的“插科打诨”者、唐时参军戏中的“参军”、“苍鹘”都有渊源关系。到宋元南戏时期,还分支出“副末”和“副净”。丑角化妆以鼻梁抹一块白粉为标识,或以方形、菱形、蝴蝶型、枣形等勾画不一。传说后唐皇帝李存勖喜欢粉墨登场,为了避免被人识破身份面目,在鼻梁上挂一块白玉。后被丑行艺人效仿,改白玉为鼻梁上画白粉。且不论传说是否属实,但醒目的白色块和讽刺意味的表演,蕴藏着引人深思的醒世特征。 丑行扮演的人物类型极为宽泛,正如戏谚所云:“无丑不成戏”。从“老丑”到“娃娃丑”,角色囊括社会各个阶层的形形色色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到“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丑。汉剧丑角脸谱与其它行当的脸谱相比,在勾画手段和处理方法上有很多的相同点,但丑行含蓄、简练,又有别于如净行的张扬、繁复,因而也形成了特有的谱式。 下面,仅就我在师傅黄三艾指导下,收集整理并绘制的部分“五丑”脸谱,一一奉上,以供同行探讨、研究: 一、老丑脸: 1-1【八仙闹海】(张果老) 1-2【打灶神】(田二) 1-3【广平府】(李虎) 1-4【九锡宫】(程咬金) 1-5【哭祖庙】(董惠) 1-6【清风亭】(康氏) 1-7【秋江河】(艄翁) 1-8【取成都】(王累) 1-9【状元媒】(傅龙) 1-10【甘露寺】(乔福) 1-11【奇怪的脚印】(胡小丹) 二、如意脸: 2-1【八义图】(太监) 2-2【打灶神】(小二) 2-3【马武夺魁】(胡干) 2-4【海舟过关】(海舟) 2-5【烹蒯彻】(贾斯文) 2-6【破天门】(穆瓜) 2-7【做祭文】(皮金) 三、蝴蝶脸: 3-1【打花鼓】(卖艺汉) 3-2【审陶大】(陶大) 3-3【收痨虫】(济公) 3-4【双下山】(本悟) 3-5【太白观表】(番臣) 3-6【游赤壁】(佛印) 3-7【一捧雪】(汤勤) 3-8【打渔杀家】(丁郎) 3-9【三国志】(蒋干) 四、象形脸: 4-1【盗鸡】(时迁) 4-2【张羽煮海】(小龙) 4-3【玉堂春·庙会】(金小二) 五、元宝脸: 5-1【碧游宫】(多宝) 5-2【二度梅】(书童) 六、丑歪脸: 6-1【打棍出箱】(差乙) 6-2【打张堂】(张兴) 6-3【金山寺】(小沙弥) 七、阴阳脸: 7-1【桑园逼封】(钟离春) 7-2【战武昌】(赛孔明) 八、娃娃脸: 8-1【大劈棺】(二百五) 九、金钟脸: 9-1【二度梅】(乌拉金) 9-2【双狮图】(书童) 十、腰子脸: 10-1【花田错】(刘永) 10-2【拿活虎】(余德山) 十一、扇形脸: 11-1【乌龙院】(张文远) 十二、八字脸: 12-1【偷盗遇魔】(吊颈鬼) 12-2【卧薪尝胆】(伯丕) 12-3【逍遥津】(华歆) 十三、金钱脸: 13-1【拾黄金】(花子) 13-2【合银牌】(韩十五)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