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河南省某高职院校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及日常护理措施 |
范文 | 沈芳芳 摘 要 人类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渡过,睡眠质量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联系。相关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可能会增加代谢紊乱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如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问题;另一方面,睡眠障碍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如引发抑郁、焦虑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睡眠障碍波及的人群范围越来越广,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愈发突显。 关键词 大学生 睡眠健康 睡眠能够有效的调节人类身体健康,使大脑放松和休整。良好的睡眠质量是在校大学生学习与健康生活的基本保障。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特殊群体,面临集体生活、学业压力、就业、恋爱、留学、考研、经济困难等多方面的问题,来自生理、心理、社会的多种刺激和压力,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心理波动进而引起睡眠问题。作者查阅多篇相关调查文献显示:我国大学生失眠率高达12.92%~52.84%,而且其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1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对河南省某高职院校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96.7%,剔除资料不完整的34份,得到有效问卷256份。被试年龄17~24岁 (20.96?.62) 岁,其中,女生 156人(60.9%),男生 100人(49.1%);大一学生 80人(31.25%),大二学生 90人 (35.16%),大 三 学 生 86(33.59%)。 1.2研究工具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睡眠质量,该量表包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分为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共7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别记为0~3分,累计各维度得分为PSQI总分,得分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适用于我国人群,多用来测定被调查对象最近一个月内的睡眠状况,被试者完成试问需要5~10分钟。 2结果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256名学生PSQI总分为(4.53?.43),其中男生为(4.17?.789)分,女生为(4.80?.05)分。其中,PSQI≤2 分,即睡眠良好的有55 人,占总体 21.48% ;3≤ PSQI ≤ 7分,即睡眠中等的有161人,占总体 62.89%;PSQI≥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有40人(15.6%)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其中,女生26人(10.15%),男生14人(5.47%)。 将评分进行分类统计显示,男生PSQI总分为(? 4.55?.52)分,女生PSQI总分为(4.51?.43)分,男女生睡眠质量总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除此之外,其他各成份得分上,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睡眠质量分数与身体健康状况、运动频率及幅度、手机及电脑上网的频率、升学就业压力、人际关系、他人的不良睡眠习惯呈明显的相关性,与晚自习时间、宿舍断电时间及宿舍人数无明显相关性。此次调查结果显示:82人(32.03%)的学生推迟睡眠的原因是因为娱乐活动(聚会、上网等);35人(13.67%)的学生推迟睡眠是因为学业压力过大。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中,53人(20.7%)提到了宿舍环境影响睡眠质量,他人的不良睡眠习惯问题比重最高;有24人(9.37%)提到心理状态或感情问题;此外还有宿舍管理制度影响个人睡眠质量。 当发生睡眠不足之后,65.32%的学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浑身乏力等现象。大多数学生对睡眠健康不够重视,并未采取任何调节措施,仅有6.64%的学生曾经通过睡前听音乐、看书来放松心情,睡前避免喝茶或咖啡,适量运动、温水泡脚促进入睡等方式缓解睡眠问题,极少数学生试图通过喝酒、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来解决睡眠障碍,所选取对象中无人寻医进行心理咨询。 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时间宽松自由,身心发展不成熟,容易出现各种睡眠问题。高质量的睡眠对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非常重要,良好的睡眠质量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保持精力充沛;增强机体免疫力;分泌各种激素,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提高大脑储存及处理信息能力。长期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发展,影响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低下,影响身心及智力发育,引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下降,引发各种慢性生理性疾病,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急躁、兴趣不广泛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认识功能障碍和行为紊乱,造成生活质量下降。 4日常护理措施 提高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应从多方面着手,如情况严重,可在医师指导下合理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4.1建立信心 生活中偶尔遇到失眠现象,不必过分忧虑,身体会自然调节适应,困倦时自然就会睡眠。失眠担心会增加心理负担,导致失眠加重。 4.2作息规律 人类有一定的生物钟,要养成按时就寝与起床的习惯,建立自己的生理钟。不规律的生活和作息习惯会破坏生物,导致睡眠障碍。 4.3适度运动 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每天保持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运动。但应避免睡前剧烈运动。合理的运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进而促进健康睡眠。 4.4心理干预 大学生是身心成熟的关键时期,人格仍可塑造及完善,积极的心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非常有效,同时可以防止药物成瘾及药物滥用。 心理健康教育可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應能力、对应激性事件的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减少心理性压力的产生。合理使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教育工具,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恋爱的关系。 4.5 合理营养 睡前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带着饥饿上床,均不利于入眠。茶、咖啡、可乐等带有刺激性的饮料,尤其不利于睡眠。中医曰:“胃不和,而卧不安。”吃得不舒服很容易导致睡眠障碍。 4.6建立良好睡眠卫生习惯 (1)睡前温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可改善睡眠。(2)睡姿取右卧位,忌伏睡、蒙头或将两手放在胸前睡觉;枕头高度适中,忌过高或过低。(3)宿舍同学应共同建设良好的睡眠环境,养成关灯睡觉的习惯。(4)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份劳心劳力的工作。不要带着思考中的难题上床,临睡前听轻音乐有助于睡眠。(5)养成习惯,床只供睡眠使用,不在床上看书、打电话、看电视、玩手机。 4.7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学校、家长应高度重视,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压力,形成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立体育人环境。学校管理者应重视并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失眠现象,帮助学生解决睡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改善管理方式,建立严格有效的就寝制度和规范,创造良好居住环境;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体系,开设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教育项目,早期识别失眠的高危人群并及时干预。鼓励人格特征内向的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有利于减轻压力,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在压力下给学生提供保护,对压力入侵起到缓冲作用,同时也能使学生有良好的情绪体验,促进身心健康。 5结语 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应引起社会足够重视,积极改善生活环境,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发现并疏导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促进大学生人格素质拓展和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魏晓敏,丁园.上海市青年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11):1011-1032. [2] 徐伟.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泰安:泰山医学院,2012. [3] 谢霞,王步.大学生体育社团对大学生睡眠方式的影响相关性研究与分析——对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与研究之二[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46-4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