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佛山小剧场话剧的多元试验
范文

    苏隽

    【摘 要】佛山的众多职业或非职业团体,着力进行小剧场话剧的本地剧目探索及市场培育尝试,包括引进全国优质剧本、本地加工巡演、培育本地小剧场话剧观众群体,亦有非剧团模式的试验、特定扶持机制下民间团体的多元原创话剧探索等多种模式。虽然,经典之作尚待时间考验,但从整体面貌看,制作资金的多元性与公开性、制作主体的多样性,的确造就了剧目的多方面探索。

    【关键词】小剧场话剧;非剧团模式;扶持机制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025-02

    一、引进全国优质剧本,本地加工巡演,培育本地小剧场话剧观众群体

    佛山的小剧场话剧探索,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佛山话剧团的《情人》和《情感热线》等剧目,这种尝试仍未把小剧场话剧推上本地话剧的主流地位。

    2011年,原佛山话剧团推出本地原创小剧场话剧《大桥下》,由于演员精简,舞美精炼,因此,除在佛山“6号剧场”定点演出外,还在佛山五区巡演多场。实践证明,佛山是能形成小剧场话剧观众群的。《大桥下》后,佛山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在2012年引进了《精慌》《刘小东与江小文》两部小剧场话剧。这两部剧的引进,都经过事先观众需求预测与评估,其风格符合本地白领的审美。

    这两个剧目有相似的特点,即篇幅都比较短小,符合现代人的观赏习惯;演员精简,降低排演成本及周期;背景轻便,便于巡演。然而“包装”少了,内容与表演功力就成了致胜关键。因此,两个剧目的内容直接透视当下生活。《精慌》大胆揭露了当下男人的“精子之荒”和大千世界的“精神之慌”,而《刘小东与江小文》则解剖了当下林林总总的爱情生活。

    这两部剧均避开正规大剧场,除于“6号剧场”首演外,主要到本地企业或创意产业园等白领阶层聚集的地方演出,这种目标群体针对性强,与之前的小剧场意识探索方式有着突破性的区别。

    二、非剧团模式的试验

    若将佛山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的新剧目探索理解成老字号国营剧团——佛山话剧团剧目创作的延续,那么,一些剧团以外的文化机构以项目制方式运作的剧目,则更是显示出新锐戏剧力量的戏剧运营潜力。

    2016年,由佛山演艺中心出品的话剧《老公去哪儿》正式公演,出品方佛山演艺中心是以剧场运营为主要职能的,该剧的内容具有都市品位。

    据佛山演艺中心杨建伟主任介绍,该剧的制作资金,由政府的创作补助和演艺中心的创作资金共同构成,以约稿制的方式创作,编、导、演、舞美等环节都由佛山演艺中心组织。目前,该剧除在佛山演出外,还到云浮、柳州等地交流演出,已上演近十场。在佛山演出时,尝试过售票演出,票价为30-50元。但杨建伟表示,票房收益并不理想,一方面,佛山的话剧消费市场尚未形成;另一方面,该剧没有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明星。创作这个剧目,旨在进行本土创作的探索,并在市场推广上积累经验,也希望用适合的票价打开本地话剧消费市场。目前,该剧的资料已发给一些演出经纪公司,希望借助他们的网络力量,争取更多商演或交流演出的机会。

    三、特定扶持机制下民间团体的多元原创话剧探索

    近年,市、区级宣传文化扶持办法,改变了佛山戏剧生态格局,改变了“国家院团演大戏,群文馆站演小品”的态势。纵观近五年佛山的话剧创作,从量上看,群文馆站、民间社团的长剧产量,大有与国营剧团平分秋色之势,其中不少剧目邀请到编、导、演,乃至灯光、舞美、化妆、服装、道具方面的专业人士加盟,使得这类剧目的演出质量和可观赏性有相当的保障,是话剧新势力的代表。

    2014-2015年,粤语小剧场话剧《春班令》在广佛地区共演出9场。该剧的编、演阵容呈现出话剧和粤剧的混搭之态。从主题上看,传统戏曲的现状与坚守、两代人价值目标的分歧与共融,是该剧要传达的主、副线。从目标观众群上看,制作方有着明显意图,即带粤剧观众走进话剧剧场,并让话剧观众认识粤剧。该剧目的制作及巡演资金主要来源于佛山市文广新局的《佛山市骨干群众文艺团队扶持办法》的项目扶持,亦有商业赞助和市文化馆的流动演出经费作为补充。吴元标、贾健美等专业演员加盟演出,增加了剧目的号召力。作为一次话剧、粤剧混搭的探索,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吸引“社会问题剧”的多元关注角度;二是为网络“微剧评”方式试水。

    该剧每场演出后,都会在话剧之友俱乐部官方微博及微信朋友圈中发布相关信息,并引导观众评论。这个两代人为“艺术”与“前途”纷争的故事,得到了观众的积极反馈,第一,粤剧戏迷们看重的是戏曲艺术的生存处境与传承状况;第二,已为人父母的观众更关注剧中两位长辈对待孩子的态度;第三,年轻一代观众,关注个人的选择,以及如何抗衡既定价值观的问题。这种反馈和创编者的预期是相当吻合的,观众对人物形象、人物行为的评价让创编人员有极大的收获,达到了“社会问题剧”应有的效果。

    2015年,由南海區话剧队为主力演出阵容的话剧《少年冼星海》与观众见面,这个剧目使得一直以话剧小品为主要方向的南海区话剧队,开始了大型剧目的实践。正如作者任流先生所言,冼星海从骨子里注入了岭南文化元素,该剧重点强化了南狮文化、八音班等本地元素对其之后创作的影响。该剧由佛山市文联、南海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南海区文化体育局、南海区文联共同主办,并投入了启动资金,于2015-2016年间演出10场。在运作格局上,由市直文艺单位牵头,区级相关部门联动。其启动资金的构成,除文艺宣教部门外,还有更多的国有社会资源介入,证明了多部门联动搞戏剧的方式是切实可行了。

    禅城区戏剧研究会(原西贝戏剧天地)近几年来的剧目实践,也是通过多部门合作完成戏剧制作的。据负责人之一于霆介绍,该社团计划每年推出一个儿童剧目及一个成年人剧目。2015年的儿童剧《红领巾》,在禅城区文明办的资金支持下,共演出7场。而其他剧目都只演出一两场,未作巡演。该社团数个剧目的剧本均为引进,缩减创作成本后,主要成本用于排演与制作。虽然多数剧目仅为一次性演出,但对于这个培训与表演相结合的戏剧团体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表演平台,而区、镇、街文化站及其他社会力量,多年持续合作办戏剧的做法,也值得同行借鉴。

    近年来,禅城区相继制定了《佛山市禅城区文艺精品资助办法》《佛山市禅城区文艺社团(队)扶持办法(试行)》等政策,目的是调动和激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实践,创作出一批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佳作。2016年推出的话剧《满庭芳》就是在这样的政策下诞生的作品。该剧由禅城区文化馆制作,剧作反映了人们现有的生活状态,其主题相当朴实,即满庭的芳草,一定要有一颗充满缤纷色彩和关爱的心才能感受到。禅城区文化馆沈小丽馆长对该剧的评价是“取材市民生活,有笑点,有泪点,接地气,同时不失专业艺术水准,这是它受欢迎的原因。”据导演李潭介绍,该剧的制作经费,除了禅城区的扶持资金外,还集合了一定的企业资金,目前已演出5场,除在金马剧院的首演外,还在新媒体产业园、创意产业园,以及东鹏陶瓷等企业进行演出,之后将继续针对各种群体作巡演,实现文化惠民的目标。

    佛山多元的文化环境,滋生出多元的戏剧团体、戏剧剧目、剧目制作主体。虽然经典之作尚待时间的考验,但从整体面貌看,制作资金的多元性与公开性、制作主体的多样性,的确造就了剧目的多方面探索。

    作者简介:

    苏 隽(1979-),男,广东珠海人,汉族,文学硕士研究生,副高,研究方向:戏剧曲艺。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1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