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舞台美术设计专业舞台美术史论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
范文 | 逄博 【摘 要】舞台美术史论的教学,可让学生了解戏剧与舞台之间的关系,熟悉舞台的发展,在专业教学中有重要作用。由于该课程的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故为深化学生的理解,专业教师需基于现状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完成教学目标,为后续课程的传授打下基础。 【关键词】舞台美术设计专业;舞台美术史论课程;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2-0144-01 一、舞台美术史论课程授课现状 很多高校会为提高学生的审美,培养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舞台美术史论课程的讲授,但实际授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教学理念要及时更新,从众多教材中选择最佳的教材,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模式。课程特点是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如果只是从理论的角度进行讲授,教学理念就会有一定的偏移,且教材的选择会影响知识的传递。若是教材的选择不适合学生,则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同时,教学模式简单,让知识传递变得单一,课程内容与其他内容脱节,使课堂变得自由,不易控制课堂节奏。[1] 二、优化舞台美术史论课程 (一)根据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环节。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是设计舞台整体造型、装饰舞台,学生完成的舞台设计多为模型,用模型的方式展示,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理论设计环节,即制作模型、手绘临摹。基于此,教师会在课上为学生提供不同舞台设计的图片,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解读,学生在这种授课模式下,不仅可以充分了解理论知识,也可以多方面理解作品。制作模型、手绘临摹是根据某个时期的作品资料,运用专业知识,制作作品模型,重新展示舞台作品的效果。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践尝试了解大师的想法,并融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使用不同技术的原因。 理论课程的学习是为具体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如果只是在模型制作、临摹中简单运用,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理论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分析了解大师的想法,结合使用的技术与现代设计理念,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作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转化。 (二)合理选择结课试题,概括总结。舞台美术史论课程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当课程讲授全部完成后,教师需为学生提供结课测试,通过测试检查学生是否全部掌握知识。教师使用的考核方式有两类,一是闭卷答题,二是开卷答题,前者是由教师整理课上的知识点,根据这些知识点提出问题,学生只需要记住答案就行,考核效果并不理想。后者是学生参照课堂笔记,回答试卷上的问题,虽然都得到了较高的分数,但考试形同虚设。除这两类外,教师也会要求学生完成论文,有些学生会参考资料进行论文写作,但有一些学生只是把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与教学目标背离。因此,要想真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求教师在保证正常授课的前提下,在课上加入考核的试题,学生需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解答,以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 这门课程设置了四个课时,在这四个课时中,教师可依序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各小组作为独立的出题人,经过组内讨论后给出具体内容,并确定标准答案。随后,小组间相互讨论,互相借鉴题目。最后,教师把试卷汇总,根据试卷整体的难易程度,删减内容重新整合题目,并适当补充新内容,确定试卷内容。这种检测方式的优点在于,学生主动参与课题的选择,在确定、选择试题的过程中,整理知识、发现疏漏,自我完善。[2] (三)强化学生课堂主体意识。任意阶段的教育,都必须明确一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才能完成所有内容的讲授。基于此,舞台美术史论课程的授课教师需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了解与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并在课上适当穿插讲解,由此,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授课时,需在现有的知识上向外进行拓展,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从教材中找到解決问题的答案,同时,教师也会为学生提供表达想法的机会与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不仅可以梳理知识,也会对内容进行辨别,明确教师的意图与想法,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系,按照这一需求,搜集资料。 教师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对课程内容的讲解,借助多种方式丰富教学环节,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可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思考问题,总结学习经验,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 总而言之,舞台美术设计专业中的舞台美术史论课程,是让学生了解舞台美术的发展,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改变授课现状,教师必须结合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我表达中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为实践打好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大庆.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考[J].艺术教育,2012,(11):34-35. [2]李威.在宽阔的视野下建设戏曲舞台设计特色专业[J].艺术教育,2011,(11):8-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