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赖声川戏剧中的中国文学 |
范文 | 马晓璇 【摘 要】赖声川戏剧中的《又一夜,他们说相声》中国文学作品的展现中,循着台湾小剧场运动的发展足迹,并在喜剧性的角度展现了传统艺术的精华。在现代化的戏剧问题上,展现鲜活的形象,构建了重要的启迪性作用。赖声川戏剧不仅保持了对政治和文化、思想的反思,还在一定的程度上构建了结构的框架,展现了延续性和变化性。并且主要内容展现了诙谐的语言特点,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味道,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和创新的智慧。 【关键词】川剧;文学;说相声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9-0047-01 一、孔子思想与诸子百家中国文学诙谐构建 在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下,儒术不仅能独树一帜,还能在长久的历史长河中国不断延伸下来。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呈现了“百家争鸣”的状态,还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心智的成熟性,为封建和宗法、礼乐等进行了进一步的超越和新文化形式的构建[1]。另外,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及其社会制度的重要变革,实现了本质意义上的有效变革。不少士人的崛起,让思想成为自由活跃的力量。因此,百家不仅需要本质意义上的活跃,还需要实现竞争压力下的争鸣状态构建。其中,董仲舒就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按照民事心事的规则进行展现孔子思想的“仁爱”精神,并在长期的思想引导下,便于历代领导者的统治。赖声川戏剧中的《又一夜,他们说相声》的儒家思想,主要是表达为臣民洗脑的思想,并从糊弄读书人开始,最后发展到百姓,也就出现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在强烈的道德约束下,要注重自身的地位,认识到自身的本能职责,做什么就要像什么[2]。赖声川展现的思想是,“仁爱”的思想,只好“人”“哎”,以讹传讹才有了今天这个思想。在讽刺的意味中,犀利地展现了思想的乏味,展现了民众心理有一种“寻根”的期待。 二、“老子”与道家思想中国文学诙谐构建 老子的思想主要展现的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换句话说“无为”思想才是老子思想的精髓[3]。那么,所謂的道也就是所谓的自然规律,是自然界的有效法则。从本质上看,老子的思想实际上是对百家争鸣思想的一个缓冲,只有在本质的基础上,才能构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在那个时代中,主要展现的不是奋力前行的思想,而是顺其自然的思想。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无论你怎么精心设计,怎么和天进行抗衡,都抵不过天意,都是枉费力气。赖声川在对老子思想的分析中,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句话本身就是表达的不需要秩序,要从本质的角度进行分析问题。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身体,确实不会生病,那么也就不需要秩序,更不会出现秩序问题。孔子的思想主要展现的是鸟兽不可同群。也就是说,人不能和动物一样,漫无边际生存,需要构建社会,共同生存。这就和老子的思想形成了对立的对比。从侧面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人的身体不存在,那么人还存在吗?因此,从本质上进行分析老子的思想,对政治统治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三、董仲舒在中国文学诙谐构建 董仲舒从一定的角度进行分析,就是一个“狂想病”患者。在家以外展现的是儒家的思想特征,但是到了家里,就像变了一个人,不仅严加管教自己的女儿,并进行鞭策,还对小脚妻子进行百般“挑刺”。这些还不足以展现他的奇特,在仅仅只有28平方米的空间上,还构建了一个小型的“开封府”,对家人的各种行为进行约束。虽然是把阴阳五行作为框架进行构建思想,即使他对皇帝再忠诚,作出再巨大的贡献,这样的思想高度,真的有利于统治者使用吗?真的可以为人民的生活带来安定和益处吗?利用现代化素质教育的思想进行分析董仲舒的思想,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正常成长,还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养成懦弱惟命的极端思想。正和中国式的父母相互照应,不是从引导性角度进行分析,把孩子作为思想的主体进行培养,充分展现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能力。那么,董仲舒的极端思想下,又怎么利于社会的发展。 四、阴阳家统一中国文学诙谐构建 从阴阳五行的角度进行分析,人人都不懂,但是,却被众多的人进行信奉。换句话说,不少人在行事之前都需要问八卦问神灵。这样的思想延续下去,就是谁家会为了风水弄个鱼缸在客厅?把风铃挂到楼顶上?从赖声川的思想中,认为阴阳蛊惑人心,这样的旁门左道,又怎么能统一国家?赖声川的思想上,生为人,可以有宗教信仰。但是,我们生活在现实之中,不可迷信。 五、总结 赖声川话剧《又一夜,他们说相声》,是一种即兴的创作来源,展现了独有的创作风格。在结尾的部分,随着神秘马千大师在笛音中的呈现,卜了一卦,没有留下任何语言就离去了,吴慧也随即离开,呈现了一脸的愕然。相声剧主要展现的是“娱乐性”,并不是追求的重点,是对现实文化的审视,也是对生活元素汲取,最大化地实现和弘扬现代化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林婷.精致艺术与大众文化如何结合?——赖声川剧场实践的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2]林婷.“合”的奥妙——论赖声川戏剧的拼贴结构[J].戏剧艺术.2015(06). [3]刘伟.杭州有一种创意的元气——赖声川导演访谈录[J].杭州(我们).2016(0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