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水与火的缠绵
范文

    郭靖宣

    【摘 要】近几年,系列农村题材电视剧《乡村爱情》持续火爆,剧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特色和时代意义的典型人物。其中,谢大脚被塑造得更为丰满,她敢作敢为、大胆泼辣、却又柔情似水适时忍让,且力求经济独立,具有积极进取的向上精神。笔者现侧重谢大脚性格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剖析其设置的意义以及对农村题材电视剧人物设置与塑造的启发。

    【关键词】《乡村爱情》;谢大脚;形象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2-0087-02

    受改革开放的城市化进程影响,农村题材电视剧进入了低谷阶段,但进入新世纪,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呈现。2002年,谢晓嵋执导,赵本山、高秀敏主演的《刘老根》;2003年,赵本山执导,赵本山、范伟主演的《马大帅1》;2005年,朱彤执导,高秀敏、雷恪生主演的《圣水湖畔》;2006年,顾晶执导,程煜、丁嘉丽主演的《插树岭》;张晓春执导,王茜华、孙涛主演的《当家的女人》等,都从不同视角展现了特定时期的农村风貌。2006年,由张惠中执导,王亚彬、贺树峰等主演的《乡村爱情Ⅰ》既塑造了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王小蒙形象,又把具有现实意义的谢大脚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一、谢大脚性格中的传统性

    电影电视艺术“不能违背创作的基本因素,这就是必须塑造活生生的、使人难忘的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同时也必须表现出这些人所生活在其中的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①谢大脚形象中充斥着强烈的传统婚姻观念。《乡村爱情Ⅰ》第一集中就展现了谢大脚和李福激烈冲突的场面,谢大脚言辞犀利,说出了“这日子早都不想过了,赶紧离婚!”的绝情话,又拿王長贵是村长,有担当进行对比,让李福无地自容,无言以对。等李福走后,她一个人躲在角落哭泣,又透露了她对于美满家庭的渴望,似乎刚才说的话又都是气话,她又很懊悔。谢大脚哭得如此伤心,一方面,她为遇到李福这样的无赖无奈而哭,另一方面,她为这样一段失败的婚姻而哭,最重要的就是她在矛盾中痛苦着,这种矛盾是她痛苦的根源所在。她忠于家庭,渴望美满,所以跟王长贵日久生情,可她又不能果断地离婚,似乎对改造李福还抱有一丝期望;王长贵也有意娶谢大脚为妻,可又考虑到王香秀(王长贵女儿)与李大国的婚事而迟迟不能确定;王香秀的婚事告一段落,可因为象牙山村的招商引资又节外生枝等等都能体现出谢大脚在追求完美婚姻的马拉松中的无奈。她的无奈一方面源于她的被动,另一方面源于她的犹豫。

    张继笔下谢大脚性格中的传统性沿袭了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大多数的传统女性性格中的传统婚姻观念。改编自李凖小说《李双双小传》的电影《李双双》中的李双双虽然大胆泼辣,敢于直接揭发检举生产队的种种劣行,甚至直接到公社告状,反映情况。但当孙喜旺不满并提出离婚时,她却能够应允丈夫提出的“约法三章”维护婚姻。《当家的女人》中的张菊香是一个进步青年,具有非常先进的生活理念,但当丈夫李二柱提出离婚却也百般阻挠。《女人的村庄》中的张西凤是复原女兵,担任村长,当丈夫随村里人进城务工时,她也撒式地吐露了自己的苦衷与面对的困难,想让其留下来。传统女性的基本特征包含对家庭的忍让,这种忍让能够展示出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和处境。《乡村爱情》中的谢大脚渴求依靠,所以与长贵开始了恋情。

    谢大脚性格中具有自我封闭的特质,一方面是她与年轻人的封闭,还有一方面就是与所处环境的封闭。她有意无意撮合几对年轻人,但都没能修成正果,归根结底是她性格中的自我封闭。她试图撮合王技术员和陈艳楠、王天来和王香秀、王天来和李秋歌等等,他们除了都是年轻人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域外”的经历。王技术员是谢永强从外地请回来的钻井工程师,陈艳楠是分配在镇里的实习大学生,王天来是毕业一年的临床医生,李秋歌是豆制品总公司的监理,谢永强是刚刚毕业的创业大学生,王小蒙、刘一水、王香秀虽然没有那么整块时间的“域外”生活,但也都是经常学习在外。谢大脚无法加入到他们的生活圈,对于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够了解,即使她有意去了解,也因无法理解而显得与年轻人的世界格格不入。

    浓重的小农意识。在第二部中,谢大脚与刘大脑袋、王大拿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并发生冲突,表面上是因为买饮料过程中的误会,实则为她从内心里的抗拒。她抗拒刘大脑袋、王大拿实际上就是抗拒象牙山村的招商引资,她认为如果没有招商引资,她和王长贵早都能够在一起,她更认为王大拿投资象牙山村完全是为了得到她,所以三番两次阻止王氏集团一行人的考察。果不其然,经过她这么一闹,王氏集团打算取消对象牙山村的投资计划,这就引发了后面的事情,刘能、谢广坤、徐会计、王老七受到王长贵和徐会计的指使,深夜到大脚超市闹事。

    二、谢大脚性格中的现代性

    谢大脚性格中不光有“水”的一面,也就是农村妇女的传统性格基因,还有“火”的一面,那就是性格中的现代性。其实,不难看出她始终想做一个独立的个体,也就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并能够抒发己见的独立的人。首先,她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自己打点一个小卖铺,力气上的接送货,资金上的周转款都可以自己解决,也正是因为这些,从小买卖一步步扩大经营,升级成了大超市。其次,谢大脚以一个“社会人”的身份出现在典型环境中。除了老板娘的身份,还有媒婆的身份。那是她的职业,从第一次的媒婆出场就能够看出她本身非常喜欢这个职业,这种职业的兴奋能够体现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自我价值,也正是她这样的职业身份和她对职业的热爱,她身上带着其他传统农村女性所不具备的社会联系性。

    反之,除了这些表面的,我们也不难看出谢大脚形象中还体现了非常强烈的对于情感意识的觉醒。从第一部开始,她就与王长贵开始了恋情(即使那时她并未与李福离婚),第一部结束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河边共洗衣裳,表示出二人进入甜蜜期。这中间无论是她与王长贵在玉米地约会,还是长贵看店到深夜欲留宿,谢大脚始终都是拒绝的,她用自己的方式保护了自己从而不流于“离婚浪妇”的队列中。第二部中,谢大脚高烧昏迷,刘大脑袋照顾她,怕后半夜复发,又把门反锁,关了灯,等王长贵和王香秀过来探望,她怕人误会,生出事端,把刘大脑袋藏在衣柜里。即使后来被长贵发现并且误会,但从这件事情的本身来看,谢大脚是没有过错的,正是因为她想和长贵好好走下去,怕他误会,所以才出此下策。归根结底还是她性格中的现代性。

    三、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融合

    一切性格的刻画,都在于解释动作偶然性中的必然性。②影视艺术就是通过有限的具体形象使观众联想到无限的广阔得多的精神世界。系列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谢大脚追求平凡幸福生活,经历坎坷,体现了她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和乐观主义精神。谢大脚形象具有非常鲜明的两面性,一方面表现为她对于爱情和家庭的渴望与忍让,另一方面是她对名节、声誉、自尊心的极力维护。表面看这两点不足以作为性格对立的两面,但综合上述可知,她对于爱情和家庭的渴望与忍让源于她作为女性的内心回归,而对名节、声誉、自尊心的极力维护则源于内心深处的抗拒与不忿。

    她是矛盾的,所以痛苦。她性格的矛盾性不是分裂开来的,而是自始至终的纠结与矛盾。对于和李福的婚姻,她矛盾,在离婚后和长贵光明正大在一起与继续与王长贵“地下情”之间矛盾。如果他离婚,就可以和王长贵光明正大地在一起,如果离了婚,她还痛苦于之前的不幸婚姻。对于象牙山村的投资,她是矛盾的,在不投资与长贵完婚和投资造福全村之间矛盾。由于之前对于王大拿有着特别狭隘的想法,她害怕投资之后就不能和长贵顺利生活,但村里的几个人又经常上门闹事,要求必须妥协,促成投资成功。对于香秀,她也是矛盾的,在介绍给自己侄子李大国和成为自己闺女之间矛盾。香秀和自己的侄子李大国组成家庭,那香秀就是自己的侄媳,如果她和王长贵结婚,香秀又是自己的女儿。在她的认知体系中,只能有一层关系才是纯粹的,才不会被全村人诟病。她是一个泼辣的村妇,但又能体现出女人的细密,特别懂得情感的调剂,她在里屋精心打扮,故意把帘布拉上,等长贵准备好,拉开帘送给她一个美丽的笑容。这不是生活无事状态的玩耍,也不是故弄玄虚的勾引,而是她回歸到了女人的本真,或者说是人的本真特性之一——渴望美。平日里的琐事与愁苦让她无暇打理,蓬头垢面,适当地找一个机会,找一个适合的人回归自己才是她内心的诉说。这又说明她很豪爽开朗,在爱情中能够积极面对,不故作矜持。这其实也跟经历过一段婚姻有关。

    她是矛盾的,所以抗争。她的抗争方式不是泼妇式的拍腿大哭,也不是胡搅蛮缠式的骂大街,而是基于自己利益之上的自我维护,这种维护不会漫无边际地映射到其他人,而是就事说事,就人论人。这恰恰也是她与一般农村妇女不一样的地方,她更注重自己的尊严和名誉。每次的大事件中,她处于劣势地位,或者不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泼辣的处理办法就被她巧妙运用,其实她心里清楚,也几次与长贵坦言她是没有办法,解决不了所以出此下策,挽回尊严,缓解自己的尴尬。所以这种性格的两面性背后的复杂因素更多取决于多重角色和社会认同。

    谢大脚形象存在的意义,不仅是电视剧本身的需要,更是能够代表现代农村的一类人。她们的性格中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基本特征,又掺杂了非常鲜明的现代意识。《乡村爱情》编剧张继曾谈到:电视剧应该是单纯的快餐式文化,是大众媒体,不是精品。电影和书都可以传世,但电视剧不行。电视剧承载的东西越多就越危险。也就证明了张继致力于农村喜剧创作的基本方向,而非有意识创作新时代农村宣传片。谢大脚形象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体,是具有典范意义的人物塑造。这类形象的出现不是作者有意为之,而是现实农村群体出现的一类人的敏锐概括。

    注释:

    ①邹红.影视文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9).

    ②葛颖.电影阅读方法与实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1).

    参考文献:

    [1]吴中杰.文艺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裴显生.影视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