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黑龙江省赫哲族音乐发展与传承 |
范文 | 陈霞 【摘 要】赫哲族音乐的拯救工作已迫在眉睫,为了确保赫哲族音乐不消亡于当代,我们应当审视、改变自己的保护方式,用多角度的思维与开阔的视野,用深入的理论研究与现代化技术相互支撑的方式来实现它的发展与传承。 【关键词】黑龙江省;赫哲族;音乐;发展;传承 中图分类号:J64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5-0040-01 作为我国人数较少的民族之一,赫哲族人民世代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俗语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特有的生存环境决定了该民族独特的渔猎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其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 一、黑龙江省赫哲族音乐发展 在70年代中,依玛堪歌手葛长胜、芦明、吴进财、尤安喜、毕张氏、尤芦氏相继逝世。1979年9月间,同江八岔乡依玛堪歌手吴连贵参加全国民间诗人民间歌手座谈会,即兴创作了数首依玛堪演唱,并建议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应抓紧抢救挖掘依玛堪工作”。抢救赫哲族民间文学联合调查组来到八岔时,吴连贵带病说唱了几部依玛堪片段,以留给后人。同江县于吴连贵逝世采录了吴连贵说唱的《木都里莫日根》《西尔达鲁莫日根》《木竹林莫曰根》《莫特格格富真》和《抗婚》五部依玛堪的片段,并由吴连贵和尤志贤翻译成汉文,发表在1981年《黑龙江民间文学》第2期上。《黑龙江民间文学》还发表了马铭超执笔的《赫哲族伊玛堪调査报告》。《安徒莫日根》《香罗莫日根》两部依玛堪,由尤志贤和傅万金用罗马字母国际音标按赫哲语唱词记录标音,并用汉语列出词义和译文三项并存形式,于80年代初发表在《满语研究》(1~6期)刊物上。1980年10月隋书今根据葛长胜说唱的《天鹅姑娘的传说》(原名《胡莎德都和吴定克的传说》)改编成依玛堪演唱,由赫哲族董兰菊等在哈尔滨演出并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受到欢迎。1980年《天鹅姑娘的传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优秀节目演出奖,并被选参加國务院举办的庆祝建国31周年联欢会演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录音。《人民日报》《文艺报》《北京日报》《新民晚报》和《会演会刊》发表6篇评论文章,对《天鹅姑娘的传说》的创作与表演给予了好评。作品由春风文艺出版社于1982年出版。1983年8月19日又获黑龙江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1980年深秋,为了进一步抢救依玛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黑龙江分会和有关单位组成抢救赫哲族民间文学联合调査组,先后于1980年、1981年两次走访了饶河、抚远、同江三个县,访问了四排、八岔、街津口等地的赫哲族依玛堪歌手葛德胜、吴连贵和尤树林等,录制了葛德胜说唱的《香叟莫日根》(傅万金翻译、黄任远记录整理)、《满斗莫日根》〈尤志贤翻译,晓寒整理)、《阿格弟莫日根》(傅万金、韩福德翻译、晓寒记录整理)以及尤志贤重新整理的《安徒莫日根》,均于1981年《黑龙江民间文学》第2期上发表。上述4部依玛堪于1983年8月均获黑龙江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满斗莫日根》于1983年12月又获“1979-1982年全国民间文学作品评奖”三等奖。1981年11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黑龙江分会编辑出版了《赫哲族依玛堪作品专辑》,即《黑龙江省民间文学》第2期。1982年4月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方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黑龙江分会秘书长王士媛,由赫哲族韩福德陪同去饶河四排村访问赫哲族依玛堪歌手葛德胜,并采录了一部依玛堪《木都力莫日根》,由尤志贤翻译、王士媛整理后,发表在《黑龙江民间文学》上,韩福德同时采录翻译整理出异文本《牟都里莫日根》(上半部),发表在《黑龙江民间文艺》上。1983年隋书今撰写的《依玛堪》文章和条目分别发表在《民族团结》及《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同年隋书今撰写的《赫哲族文学》一文,其中介绍了赫哲族依玛堪的分布蕴藏情况、艺术特征、演变历史和发掘成就,被选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一书中。1984年春由葛德胜说唱、傅万金、葛忠厚翻译、傅万金采录整理的《布尔达鲁莫日根》,发表在当年的《满语研究》(一期)上,后又发表在《黑龙江民间文学》上。1984年4月21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黑龙江分会理事会决定,授予葛德胜民间说唱家光荣称号,并颁发了证书。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黑龙江分会,于1984年8月编辑出版了《赫哲族依玛堪论文专集》,即《黑龙江民间文学》第12期。 二、构建数据库传承音乐瑰宝 赫哲族历来没有文字与乐谱,文化传承只能靠人们之间的口传心授。所以,传承者的消失也就意味着音乐文化遗产的消亡,它的保存与传承问题就不能靠传统的方式简单解决了。我们应当立足于当下,运用新时期的新技术来接替以往的传承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快速检索,保存持久等优点,结合录音、录像技术构建赫哲族音乐文化数据库。将学者们在田野调查中采集录制到的一些有影响的民间老艺人的代表曲目的录像、录音与详细的文字、乐谱相结合,进行全方位地收录与保存。建立详细便捷的检索目录,让世界各地的人民都能领略到独特的赫哲族音乐文化传统,真正做到资源快捷共享。 三、结语 赫哲人的祖先,创作了赫哲族传统文学、艺术,创作了原始、传统、古老、朴实、原生态的民族音乐,我们要做好保护与传承工作,实现赫哲族音乐宝贵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出版[J]. 田.中国音乐教育.2002(02). [2]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展望分析[J]. 赵薇.艺术科技.2016(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