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琵琶曲《霸王卸甲》的悲剧色彩分析
范文

    马一迪

    【摘 要】琵琶曲《霸王卸甲》是以历史战争为题材创作的乐曲,主要描写了在亥下之战中,西楚霸王项羽战败的场景。乐曲中除了对战争场面的细致描述,同时以“别姬”“楚歌”两段人物感情为主线,贯穿整个故事,将一代英雄项羽身上的悲剧色彩表现得出神入化。比《十面埋伏》更加具有悲剧色彩,因此,不管是演奏者还是欣赏者,对于乐曲的悲剧色彩应当有所了解。

    【关键词】《霸王卸甲》;悲剧;琵琶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3-0066-01

    《霸王卸甲》是我国著名的琵琶传统武曲,讲述的是在亥下之战中,项羽率领的楚军受到十面埋伏的重创,在乌江边自杀的历史事件。整部作品的悲剧色彩浓厚,对项羽在战争中失利,悲愤交加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通过侧面衬托出了对一代英雄人物的赞扬与怜悯。沉闷悲壮的色彩贯穿整部作品,用琵琶乐曲的历史厚重感形象地诠释,乐曲凄美婉转。

    一、琵琶曲《霸王卸甲》的基本介绍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以两支军队为主,一是陈胜领导的农民义军,另一军队便是项梁的武装部队,但都遭到了秦军的镇压。其后,项羽与刘邦联手,领导两支队伍推翻了秦朝,于是两军开始争夺天下,在亥下之战中,项羽寡不敌众,最终战败,自刎乌江边。历史的悲壮并没有因此深埋于地下,而被后人记载下来,并创作了这首千古绝唱,传承至今。于是便有了如今的《霸王卸甲》和《十面埋伏》,随着近代琵琶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霸王卸甲》保留了原曲,在技法上有了较大地改变,使得乐曲的演奏效果有了明显地提升。现代艺术大师刘德海根据自身的艺术境界以及对于乐曲的体会,从不同角度对乐曲进行了改编,主要突出了项羽的英雄气概以及悲壮的气氛。整首作品以悲怆为主线,对乐曲的风格重新诠释,沉闷悲壮的特色贯穿全曲,将西楚霸王的内心情感和人物形象体现得恰到好处,也通过侧面展现了英雄的无奈和悲凉。

    二、琵琶曲《霸王卸甲》悲剧色彩

    其悲剧色彩主要从战争场面的悲剧色彩和人物情感方面的悲剧色彩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战争场面的悲剧色彩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美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的。《霸王卸甲》的表演者在演奏过程中会运用到多种演奏技巧,展现对英雄项羽的赞颂。

    首先是营鼓;音乐起初的低音较为凝重,故事的悲剧性一览无遗。亥下酣战中使用了较多的扫弦,节奏强烈、密集的节奏显得战争场面更加激烈。音调逐渐升高再回落,再到最高点。鼓角甲声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故事的进度,将刀剑碰撞的声音形象地展现出来,细致地描绘出了项羽战败的悲壮。接着又将两军厮杀的场景利用十六分音符展现出来。平稳的速度烘托了战士们战败回乡的凄凉之感。

    (二)人物情感方面的悲剧色彩

    在整首乐曲当中,情感表现的核心就在于别姬与楚歌两部分,将英雄人物生动形象地诠释出来,楚歌这一段着重描述了在宁静的夜晚,汉营中传来楚歌声,声音逐渐清晰,越发洪亮,楚营内的士兵听着熟悉的歌声,开始想念自己的家人,因此无心恋战,成语“四面楚歌”便是出自这里。另一个悲剧刻画的点在别姬这一段,讲述的是楚霸王在听到歌声后与虞姬离别的场景。与楚歌前后呼应,生动形象地将西楚霸王项羽的悲愤,以及虞姬准备自刎的悲痛心境表现出来。从欣赏者的角度来看,人们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了人物的悲伤情绪,感同身受。

    三、琵琶曲《霸王卸甲》悲剧的表现手法

    音乐的结构与人类的情感,如抑制、兴奋、高兴以及悲伤等情绪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音乐是由纯粹的声音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的。

    (一)乐曲的引出

    《霸王卸甲》全曲透露出悲美的特点,表演者以丰富多样性的技巧来诠释复杂的故事情节,突出英雄的悲愤。在定弦角度来看,由四弦到一弦依次为A、B、E、A,将三弦降低了三小度,这是因乐曲的内容来设定的,让整个表演更具震撼力、写实性较强,围绕着英雄色彩的悲壮之美展开来,将楚霸王在战败后的悲愤心情以及楚軍的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刘德海先生乐曲引出时,用黯淡的音乐风格预示战争的悲剧,接下来又是一个巨大的悲剧接踵而至,使立意以及布局更加合理,更好地诠释了项羽的人物特点。

    (二)乐曲意蕴的流露

    乐曲在陈述方面多反复以及变换节奏,改变正常的律动感,主要表现了音乐的层次,为战争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刘先生运用了左手推拉的技法,营造了高低起伏的氛围,体现了霸王的镇定自若,坚强刚毅的性格却落得以死谢罪的命运。乐曲的高潮出现在“别姬”和“楚歌”,是一代英雄失败前的预示,将士听到悲怆的楚歌,内心的痛苦难以抑制,琵琶曲缓缓地将悲伤的情绪展开来,引起了强烈的共鸣。随着音乐的若影若现,时高时低,能够让听者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悲苦,并对一代英雄的悲壮命运感到悲哀和惋惜。

    四、结束语

    《霸王卸甲》是传统琵琶音乐遗留下的民族精粹。从表现手法上来看,能够更好地展现悲剧美学的内涵,应当深刻理解历史事件,体会人物内心情感,融入自身的真实情感,才能够利用琵琶乐曲将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展现在听众面前,使其感同身受,身临其境。

    参考文献:

    [1]付乐琳. 新编《霸王卸甲》中的性格演绎与文化解读[J]. 音乐创作, 2008(05) .

    [2]张冬莎. 乌江壮烈遗古恨 刘派‘霸王谱新情——刘德海新编《霸王卸甲》浅析[J]. 黄河之声, 2010(02) .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