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应用转型高校的信息技术人才定位及培养策略研究 |
范文 | 王金鹏 赵昕 邹念育 袁爱霞 摘 要: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既可极大缓解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又可以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及“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做好技术技能人才准备,更重要的是可改变一些高校长期以来存在的教学与科研脱节、教学与实践脱节、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的局面,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本文从专业建设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的长期实践,凝练出以科研带动教学依托教学科研一体化的专业转型发展思路,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本科教育改革之路。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转型;教育改革;专业建设;高等教育 当前,“供给侧改革”受到政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这一理念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被提出[1]。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全体会议中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增加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2]。“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需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这一理念于“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由李克强总理提出[3]。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本质上看,应用技术型教育和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完全契合。2016年3月21日,辽宁省教育厅下发《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启动2016年度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转型与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辽教发[2016]23号),确定11所高校为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其中包含我校(大连工业大学)。 应用技术型教育又称应用技术教育[4-5],在本质上是一种偏技术、重技能的教育,着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学校采取的培养方法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是一种“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6-7]。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对象是传统的制造业改造为智能化、数字化的现代制造业,这迫切需要职业学校输出大量有技术、会操作的合格技术人才[8-9]。 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部分地方已经成为国家决策,然而对于高校的各个不同专业的转型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问题[10]。目前最为关键的任务是探索出一条符合省青校情的地方高校专业转型发展之路。因此本课题的界定为:以现有的学科、平台作为支撑,将教学科研一体化作为依托、在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探索地方本科专业转型发展的长效机制,进而对地方经济做出贡献,为地方以及国家持续飞速发展的经济提供优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本文主要就是通过对课程内涵的加强建设以及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的调整从而探索实现面向高校应用型转变与新的信息产业结构的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创新模式。 1 培养目标及分析 1.1 培养目标定位 应用型信息技术专业是一门以经过培养后掌握通信基本理论并且拥有设计、研发能力为目标,培养“零距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在具体培养实施中,如果只重视一味对实践能力进行培养,那最后只会培养出与高职院校相同的职业蓝领人才,因此还要对能够激发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如果在培养过程中只局限于本专业,那最终只会培养出专业能力有限、发展空间与就业机会窄的人才,因此不能忽视现在科技的多学科交叉特性和个人未来的多维 发展。 经过调研充分了解了目前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相关信息,充分对人才的技术特点与知识结构进行探讨,以此来构建出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培养计划。在课程的内涵建设方面下功夫,即不止要重视理论教学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最终实现面向高校应用型转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1.2 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供给侧改革有别于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不能在普通高校转型发展改革上完全套用经济改革手段”大学转型应保持理性,既要把触角伸向社会,又要保持大学本色。 1.2.1 要遵循教育的稳定性,不可操之过急 大学是一个学术组织,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大学按其内在规律和内在逻辑运转,存在相对滞后性,有一定的学术惯性。 1.2.2 要遵循教育生态的多样性,不能搞一刀切 生态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一个核心特征。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竞争力的群落成员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而那些同质的群落,因缺少竞争力而渐渐被淘汰掉了。教育生态系统也是这样。教育生态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发展应注重特色,呈多样性发展的态势。 1.2.3 要遵循知识的体系性,不能忽视学科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从学科建设入手,加強应用型学科建设,在应用学科这个大的领域内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学科引领专业建设,使学生建立起宽厚的专业基础,培养出岗位迁移能力,为将来适应多岗位发展打下基础。 1.2.4 要坚持大学的学术性,不能放弃科学研究 作为大学这个大家庭一员的应用型大学,要坚守学术性,必须重视科研,以科研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并推进教学。 1.2.5 要坚持高等教育的高等性,不能弱化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坚持高等教育的高等性,就要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宽广而扎实的知识的基础上,以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中以不变应万变的岗位适应能力。 1.2.6 要坚持大学的卓越性,不能自甘平庸 追求卓越与追求真理一样,都是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核。当前,“双一流”建设是一个“顶天”战略,而应用型转型则是一个“立地”战略,二者分属不同的阵营。 2 培养模式改革及示例(以大连工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 2.1 培养模式改革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供给侧改革有别于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不能在普通高校转型发展改革上完全套用经济改革手段”大学转型应保持理性,既要把触角伸向社会,又要保持大学本色。 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在校内创建开放式的立体化的实践教学设施,并与校外实践基地联合督促学生多多参与省市级创新创业竞赛或各种科研项目会议等来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大大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尽快满足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本专业创建各种创新小组并逐步建立专业实验室以及校外实习基地。定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不同级别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同时带领学生参与已有的国内、外合作的科研项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以及科学素养。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共同考虑: 2.1.1 专业建设 为了满足辽宁省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于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过程中设计了分层分类的培养方案。其中分层代表将学生进行分层,即根据学生的目前基础将班型划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两层。分班依据学生的英语和数学两门课的测试结构进行筛选。基于两种班型的培养方案存在差异。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制定符合专业要求的培养目标,更好地使学生顺利毕业并提高就业能力,新增了“专业导师”对学生进行督导工作,“专业导师”的主要工作是针对不同专业、年级及研究方向的学生给出相应的阶段性培养纲要并提出指导型意见。 2.1.2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为了提高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好地满足企业要求,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主要包括在课堂上介绍企业案列、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先进的知识技能。对于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主要是新增了网络课堂,进行了开放式教学的探索实践。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1.3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信息技术人才,教师扮演者关键的角色。教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是教育的第一大资源。因此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长久以来,高校选拔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较重,只看重教师的学历与学术水平,忽略了教师的企业工作实践背景。为了提高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引进“双师型”的教师团队。“双师型”教师指既能教授基本理论性知识又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历的专业教师。为了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应该大力开展与企业的合作,使专业课教师走进企业,承接企业的研究课题。为了鼓励专业课老师可以拟定一系列“相关奖励”政策,如专业课老师将开发的专利别成功转化成教学案例引入课堂为学生讲解,让学生见识最新的研究成果。类似的奖励措施都可以帮助高校不断壮大自己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2.1.4 加强校企合作 教师与学生都需要走进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因此校企合作可以轻松帮助学生体验企业职工角色。校企合作的实现方式包括学校引入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历的优秀工程师对学生进行直接指导;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充分了解企业的基本文化与人才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企合作的研究项目,在实践中充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 2.1.5 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在校内创建开放式的立体化实践教学环境,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督促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创新创业竞赛或科研项目会议,以此来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丰富的实践创新能力。本专业建立自己的創新小组,开放各专业自己的实验室以及校外实习基地。老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现有的国内外科研合作项目或各种大学生创新竞赛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6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满足社会需求的的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不止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更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与较强的外语听、说、读能力。大连作为东北亚交往中心在国际交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学校可以积极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项目,交换留学生、互派访问学者、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创建留学项目。通过类似的一些列举措,可以创造出具有国际化的校园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2 培养模式改革示例(以大连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我校信息工程类相关专业主要分为信息技术专业、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等六个专业。通过对历年的招生与就业统计情况来看,综合较好的专业包括信息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较差的专业为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经过分析表明招生与就业情况主要与行业的景气度密切相关,即“就业兴→招生旺→生源好→培养高→竞争强→就业兴”,行业的景气度越高则需求越旺盛。为了解决我校信息工程相关专业的招生就业不平衡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信息工程大类招生这一方法有效解决。这一方法一方面可以使招生情况较好的专业对较差的专业起到促进的作用,进而使生源质量大大提高。 学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开启了我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新征程,学校将不断提高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度、体制机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度。以下以通信与计算机学科的融合,对通用与应用相结合进行了示例阐述。 2.2.1 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将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结构与计算机专业结构相结合,不仅需要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而且需要引进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以及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能够将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实际工程的教师。 2.2.2 课程群建设 在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群中添加与通信技术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例如单片机技术、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技术、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等。这些课程应用型较广,通常可以跨专业运用,大大提高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们的竞争力。 2.2.3 学生培养 为了紧跟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在课程群建设的基础上,对于学生的专业方制定,则面向光纤通信网技术、移动通信网技术、射频微波通信技术等最新、最广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论高校内涵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6,(5):28-33. [2]李枭鹰等.探幽与反思:走出大学教育信任危机的困境[J].现代教育管理,20170(5)12-17. [3]孙正聿.存在论、本体论和世界观:“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辩证法[J].哲学研究,2016,(6):19-27. [4]张冲.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他山之石---评哈佛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之争.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第9卷第1期.P43-P46. [5]李志义.大学教育教学中几个热点问题的反思.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第6期.P4-P7. [6]龙跃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亟待解决的三个重要问题.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10期.P11-P13. [7]张益新,黄志文.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P243-245.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63. [9]陈怀平,廉永杰.共通、异质与升华:当代中西方核心价值观辨析.文化建设.P54-P59. [10]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30. 作者简介 王金鹏(1979-),男,辽宁人,大连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通信工程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