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胡腾舞的历史印记、美学特征及传承发展 |
范文 | 摘要:胡腾舞是源于西域、盛行于唐代的一种男子独舞。唐代的乐舞诗、胡腾舞木俑和壁画等都生动地再现了它的辉煌与独特魅力。胡腾舞的舞姿雄健迅疾、刚毅奔放,以其阳刚之美风靡了大唐朝野,为中原音乐舞蹈注入了新的艺术元素,成为丰富灿烂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舞蹈和流行于河西走廊的广场舞中都能看到胡腾舞的踪迹。 关键词:胡腾舞;历史印记;特色;传承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2 唐代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外施行开放政策,吸引了各国商人来中国从事商业贸易活动。擅长行商的中亚粟特人便是其中最大的贸易群体和受益者。在盛唐时期,粟特人的商业活动几乎覆盖了西域的整个市场领域,成为丝绸之路上贸易的垄断者。随着贸易网络的完善和经商人数的增加,粟特人便在河西一带聚居并繁衍生息。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年),河西和陇右一带20余州被吐蕃占领,原来杂居在这一地区的粟特人不得不远走他乡,或经商或卖艺求生。商人们牵着驼队,驮着西域的皮货与中原产的丝绸、瓷器、珠宝和珍玩等物品进行交换。每当双方交易成功时,便坐在一起饮酒作乐,起舞助兴。“舞者头戴卷檐尖顶帽,上有铃挡,身穿窄袖‘胡衫,腰束带,足穿锦靴,舞于花毯之上。”[1]胡腾舞由西域粟特地區经河西走廊传入长安,故舞者多称“石国胡儿”或“凉州胡儿”[2]。胡人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称谓,后来演变为居住在我国北方和西域的外族人或西方人的一种泛称。 1 胡腾舞的历史印记 1.1 唐诗中的胡腾舞印记 唐诗作为一种文献史料,其中有大量诗篇记录了唐代社会的乐舞活动,广为传播的西域乐舞就在唐诗里留下了生动而形象的记载。胡腾舞是唐代著名的“三大乐舞”之一,因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而风靡大唐朝野。 诗人李端在《胡腾儿》中写道:“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帐前跪作本音语,拈襟摆袖为君舞。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3]该诗生动地描绘和记录了胡腾舞舞者的身世、相貌、服饰以及舞蹈动作特点。“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氎胡衫双袖小。手中抛下蒲萄盏,西顾忽思乡路远。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四座无言皆瞪目,横笛琵琶遍头促。乱腾新毯雪朱毛,傍拂轻花下红烛。酒阑舞罢丝管绝,木槿花西见残月。”[3]刘言史的这首《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不仅具体地记述了胡腾舞的舞姿、服饰和舞者的相貌,同时还描述了舞者急促多变的步伐。如“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就是对纷繁变化的各种步伐的写照。 以胡腾舞为代表的西域乐舞,之所以深受唐代文人墨客的欣赏和喜爱,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繁荣的文化环境密不可分。尤其是乐风中“具范兼容”的大家风范,对促进唐代多元乐舞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乐舞和诗歌的关系一向紧密,因此胡腾舞的广泛传播与唐诗的发展也有巨大的互动作用,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4]。 1.2 文物古迹上的胡腾舞印记 胡腾舞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从西域传入中原,而且曾风靡中原朝野,因此在许多出土文物和古迹上都留下了生动形象的印记。 现藏于河南焦作市博物馆的一组唐代胡人舞蹈木俑,生动地再现了胡腾舞表演者的装束、面部表情和刚劲洒脱的舞姿,向世人充分展示了胡腾舞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为后世研究唐代乐舞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这组胡腾舞木俑共有5件,其身高均为30厘米。5个木俑分别站在各自的踏板上,其相貌及着装都具有西域胡人的特征。木俑个个深目高鼻、脸颊丰满,留着络腮胡,头戴螺旋毡帽,身穿束腰长袍,脚穿长筒靴。5个木俑的舞蹈动作也各具特色,有的扭头摆髋,有的左顾右盼,有的甩袖呈勾手状,其表情风趣幽默。此外,5个木俑还有个统一的标志性动作,就是一律衣袖飞舞,下摆飘扬,呈现出极强的动感。舞者的双脚都呈丁字形,在踏板上成踢踏状,类似于现代踢踏舞的动作。著名史学家和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推断,这5件木俑所跳的舞蹈,就是来自西域的胡腾舞。 甘肃省山丹艾黎博物馆收藏有一座胡腾舞铜俑,俑高13.5厘米,底座高3.5厘米(由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捐赠,系国家一级文物)。舞者是唐朝西域胡人形象,身着胡服,头戴卷边尖顶毡帽,右臂前上举、小臂略屈,左臂侧屈叉腰,身背盛酒的葫芦,左腿屈膝向前提起,右腿直立在六瓣莲花底座的中央。这件胡腾舞铜俑生动地刻画了胡腾舞艺人灵动的舞姿,再现了古代西域人雄健豪放的民族性格和彪悍粗犷的男子气概。除此之外,在西安东郊发掘的唐代苏思勖墓中有一幅乐舞壁画[5]。在壁画的中央站着一个舞者,身穿胡服,头戴胡帽,左手上举搅袖,右手反手叉腰,头右摆双目斜下视,双腿并拢膝微屈,整个身体向右倾斜成“缺月”状。在舞者两旁还有9个乐工和2个伴唱者。据考证,这幅壁画表现的也是西域传入中原的胡腾舞。 2 胡腾舞的美学特征 2.1 胡腾舞的形态特征 胡腾舞以下肢的踢、踏、跳跃和空转以及上肢的勾手搅袖、摆头和反手叉腰等动作为主要特征。胡腾舞动作幅度大,技巧性强,变化复杂。常见的高难度动作有腾跃、大幅度的顶胯、弯腰和摆腿等。同时,要求上下肢动作高度统一,技巧动作轻巧娴熟,舞姿潇洒奔放,舒展有度,富有很强的力度感和节奏感。 由于舞蹈动作急促多变,所以舞者“红汗交流珠帽偏”,雄健的舞风又令观者“四座无言皆瞠目”。而“反手叉腰如却月”的舞蹈姿态则又显示出另一种柔美的艺术格调,其舞姿强调矫捷豪放、刚中有柔、刚柔相济。胡腾舞的基本轨迹是走弧线,动作力度和强度都充满了爆发性和流畅性。肢体的位移和幅度也都充满了多变性和审美性。表演时,一般以致礼的方式作先导,如“帐前跪作本音语”就是舞蹈前的先导仪式。到现在,这种传统的致礼方式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舞蹈中还能看到。 2.2 胡腾舞的节奏特征 唐代乐舞按表演风格分为“健舞”“软舞”和“法曲”三大类型。胡腾舞属于“健舞”类,此类舞蹈动作以跳跃上腾、节奏明快见长。腾、踏、跳、跃是胡腾舞动作节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从胡腾舞舞者飞扬的飘带和摆动衣袖,就能感受到其鲜明铿锵的节奏和活泼轻快的速度。如“丝桐忽奏一曲终”“横笛琵琶遍头促”“蹲舞樽前急如鸟”和“跳身转毂宝带鸣”等,都生动地记述了胡腾舞明快的节奏特征。 胡腾舞伴奏有横笛、琵琶、笙、竖箜篌、排箫、手鼓、答腊鼓、铜钹和阮咸等响亮而富有气势的乐器,通常以高音为主。伴奏音乐自始至终都以欢快跳跃的旋律为基调,使其与胡腾舞的风格一致,如“皆初声颇复闲缓,度曲转急躁”。表演时,伴奏乐队以舞伎为中心,在其两侧成对称队形进行演奏。在10人以上的伴奏队伍中,吹奏、弹拨和打击等各类乐器一一俱全。在盛唐时期,来自西域的乐手在中原非常受欢迎,乐手们不仅要在宫廷传授胡乐演奏技巧,还把自己的演奏技艺传给平民百姓。正如王建《凉州行》所记:“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6] 3 胡腾舞的传承发展 3.1 胡腾舞在唐代的盛行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均处世界领先水平。其推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不仅推动了封建社会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乐舞文化。其中,西域乐舞不仅在宫廷乐曲中升入坐部伎,而且渗入朝野里巷,其影响已“不可复浣涤矣”[7]。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爱具有异域风情的西域乐舞,并在宫廷设有太常和教坊等乐舞专责机构,高崔蒐就是其中的一位专业舞师。其因聪明机智、才艺双全,深受唐太宗和文武百官的喜爱。到了唐玄宗时期,玄宗皇帝对西域乐舞更加痴迷,练习西域羯鼓而敲坏的鼓槌就装满了4个柜子。为了推广西域乐舞,唐玄宗在宫廷设置了乐舞人才培训机构,并亲自指导乐工练习。在唐朝历代皇帝的推崇和倡导下,先后涌现出了众多能歌善舞者和乐舞创作人才,如高宗时的胡腾舞名家安叱奴、武则天时的武延秀、玄宗时的宫廷舞伎公孙大娘、擅长跳胡旋舞的杨贵妃和梅妃等,贞元时的韦皋、兹宗时的李可及等人都擅长乐舞的改编和创作。盛唐时期,乐舞活动几乎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上至皇帝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人人喜欢参与其中。凡是遇上朝会、宴饮、祀神和会友等活动,都会有乐舞表演,表演场所辐射宫廷、酒楼、街头和宅院等。由此可见,胡腾舞等西域乐舞的广泛传播与发展,与唐代强盛的国力、发达的经济、繁荣的文化、开放的政策以及历代统治者的喜好和推崇密不可分。 自西域樂舞传入中原起,经过数百年的流传和演绎,其特有的艺术元素与中原传统舞蹈有机融合,产生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使其更加切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大量遗存的唐诗和壁画等史料表明,西域乐舞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改变了唐人的生活方式,对唐代艺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丰富灿烂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胡腾舞在当代的传承 在今天看来,在唐代风靡一时的胡腾舞原形已渐行渐远。但是,远去的只是它的外部形态和表现形式,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扬壮大。如今,人们可以从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中寻觅到它的踪迹,如新疆俄罗斯族的踢踏舞和维吾尔族的男子独舞等。2010年8月4日,大型乐舞《来自唐朝的声影》在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上亮相。这部由西安音乐学院和台湾新古典舞团联合演出的大型乐舞,成功地再现了大唐乐舞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文化气息,使观众领略到了乐舞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来自唐朝的声影》共分两个部分,即“西安鼓乐”和“唐乐舞”,共有59名男女演员同台演出。其中,“唐乐舞”中的小曲《拔头》,由男子表演[8]。舞者动作节奏明快,舞姿洒脱豪放,吸纳了唐代“健舞”的艺术元素和艺术风格。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甘肃省山丹县艺术工作者在相关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唐代诗人李端和刘言史诗中描述的胡腾舞形象,结合胡腾舞铜(木)俑上舞伎的眼神、手势与体态特征,提炼出了胡腾舞的基本舞姿形态和舞蹈元素,并融入了流行本地区的一些民间舞蹈动作,经过反复研究和精心创作,最终把古代静态的胡腾舞舞姿以动态形式呈现在当代舞台上,成功地再现了胡腾舞昔日的风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观众的注意力。由山丹县艺术工作者创作的双人胡腾舞,获得了全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大赛的创作和表演两个奖项。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一些舞蹈爱好者借鉴了胡腾舞动作刚劲有力、节奏明快和风趣幽默的特点,将其改编成健身广场舞,在河西地区推广开来,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4 结语 胡腾舞是西域乐舞中的一枝奇葩。不论是反手叉腰或腾身一跃,还是环行急步或东倾西倒,都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胡腾舞向世人充分展示了极具西域民族特色的乐舞文化,表达了其民族情感和气质。它是西域各族文化乃至西亚文化与中原文化共同孕育的结晶,是唐代民族大融合背景下各民族艺术相互吸纳和借鉴的具体体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汇聚了如胡腾舞和胡旋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乐舞文化,为古代乐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今天,在文化自信背景下,要进一步挖掘传统乐舞文化的精髓,与当代多元舞蹈文化相结合,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乐舞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建新.唐诗中的西域“三大乐舞”——《胡旋舞》《胡腾舞》《拓枝舞》[J].民族文学研究,2012(06):128-137. [2] 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92. [3] 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0:5310,5354. [4] 张明非.唐代乐舞诗的艺术成就[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03):37. [5] 任维.唐代乐舞壁画(封三介绍)[J].文史知识,1983(12):122. [6] 张明非.略论唐代乐舞的兴盛及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8(4):38-44. [7] 王宁.试论丝路对西域音乐在中原流行的推动与传播[J].兰台世界,2014(01):54-55. [8] 梅林.唐朝我们永远的艺术梦乡——记大型乐舞《来自唐朝的声影》演出[J].舞蹈,2010(10):32-34. 作者简介:段珍珍(1989—),女,甘肃张掖人,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音乐舞蹈文化。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