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王蒙:文明交流当包容而求同,沉稳有定力
范文

    我在与日本朋友的接触中,常为日本有识之士对于中日文化交往的诚恳热切而感动至深。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先生多年来致力于中日友好,被誉为“日本当代的孔夫子”。2003年,日本作家水上勉做了两次大手术以后,亲口对我说,他唯一的愿望是有生之年再到中国杭州西湖的白堤和苏堤上转一圈,哪怕是坐着轮椅。大作家井上靖70岁后6次到中国考察,写出了长篇小说《孔子》,他对儒学的人性化理解打动了大量中日读者。作家大江健三郎先生在一些历史问题上坚持和平反战立场,受到中国人民的普遍尊敬。

    中国和日本这两个近邻国家,文化交流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儒学好学、求仁、亲民、王道、积德的基本价值观,在中日儒学文化中都有体现。因此,见贤思齐、不同而和,这是数千年来中日文化交往的主调。

    历史上,影响日本的第一位儒学大师朱舜水赴日建立了舜水实学理论体系,它启发民众、培养道德、完善治理,使儒家学说在日本得到了助力社会改革的大好机会,为后来日本维新致强打下了基础。至近现代,当日本先于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之后,许多中国的先行者如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等又在日本接受先进观念,鼓舞了改良和革命的斗志。

    那些先驱者们,使命在身、信仰坚守、备尝艰辛、孜孜以求,为我们铺就了两国互联互学互鉴互补的文化之桥,使中日两国文化呈现出各有千秋、相异相通的文化面貌。

    中国和日本交往很多、很深、很相知,但文化性格与利益选择上仍有许多异质乃至隔膜,历史遗留下来的伤害也仍然有待勇敢公正面对。经过了许许多多牺牲和探索,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儒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重要基础,仍然有利于我們在新时代审时度势,包容而求同,沉稳而有定力。

    今天,我们面对着新的多极世界格局,需要新的思考与审视。世界各国的关系应该是君子之道、求同之道,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道,应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道。不同而和,互利双赢,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才能共同构建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文化交流,正是抵制单边主义、去全球化,构建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件盛事。

    (本文刊发于2020年12月17日《光明日报》第7版)

    王蒙,当代著名作家,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平(今北京市)。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曾获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价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与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约旦作家协会名誉会员等荣衔。作品翻译为二十多种语言在各国发行。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王蒙“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8: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