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论E时代书籍设计的发展演变
范文

    邬娜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在信息时代下书籍设计的发展。由于新兴媒介的不断涌现,书籍的设计也发生着不容忽视的进步,人本、时效性、便利性等现代元素都逐渐被添加进书籍设计的领域当中。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书籍设计究竟发生了哪些具体的变化,还需要进行一些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关键词:书籍设计;E时代;新兴媒体;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TS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5-0047-01

    一、从”书籍装帧”到”书籍设计”

    书是人类表达思想、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物质载体,书籍装帧艺术便是对这个物质载体的结构和形态进行的设计。书籍设计是三个层面:首先是书籍的装帧, 第二部分是编排设计, 第三部分是编辑设计。书籍设计的实质顺序应当先从编辑设计开始,其次是编排设计,最后才是装帧收尾,深入浅出。同时这三个层面也是相辅相成。书籍的固定形式早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与审美追求,从“书籍装帧”到“书籍设计”的概念转变是观念的拓展,是与时俱进的一种进步。

    二、新兴媒介时代的特点

    1.视听兼具。由于新兴媒介本身具有声音,图像,颜色三者兼备的特点,受众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系统同时接受不同的符号信息。因而产生了區别于传统媒介的强烈的参与感,如电影更能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2.生动性与互动性。电视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力是相当突出的,例如大型文艺晚会,重大球赛,。他们在同一时间共享同一信息,并产生交流与互动,这种设计在无意识中间接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意识。

    3.超越时空限制。“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许多新兴媒介瞬间就可以把信息传向四面八方,其迅速的时效以及广阔的覆盖面这一箭双雕的效果任何传统大众媒介都无法比拟。

    三、新兴载体下书籍设计做出的改变

    新兴媒介时代对书籍这一传统媒介产生了根本影响,它直接改变了书籍的媒介地位、功能以及大众对书籍的观念、需求,间接改变了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

    1.书籍承载信息的功能削弱,短期实用功能上升。长期以来人们赞美书籍为“智慧的源泉”,是因为书籍一直以来是传承知识信息的主要工具。现在,替代介质发展成熟,电子媒介上的内容建设越来越深化,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图书馆数字化的进程。显然,传统纸质书籍在信息传播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下降,书籍曾经崇高、经典、神圣的光环黯淡了不少。

    2.书籍买方市场形成,书籍需要主动吸引读者关注。书籍作为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因而书籍正在挖掘自己的优势,主动增加书籍的吸引力。这些改变体现在:(1)书籍更加人本化,更加贴近读者的多方需要;(2)书籍更加注重呈现感,注重形式的包装,从视觉和接触感上拉近读者;(3)对外加强信息宣传,对自身则加强信息的传达设计,加强阅读的便利性,以适应快速甄别信息、快速阅读的需要。

    3.书籍顺应信息图示化的趋势,增加了多媒体元素。随着多媒体传播方式的深入,书籍媒介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不仅从内容上顺应信息图示化的趋势,更加从形式上增加了多媒体符号的运用。书籍变得越来越图文并茂,进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

    四、E时代书籍设计将何去何从

    书籍本身并非独立,它与印刷,装订等多门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传统的印刷书籍到今天的电子书,媒介不断的更新,书籍的形态也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1.电子书的出现。电子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 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设备中, 借助特定载体来读取。电子书籍以其获取与携带更加便捷等优势而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拥有一定的市场和规模,成为书籍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博客的兴起。 博客,是一种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信息的网站。一个典型而又完整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以及其它与主题相关的媒体。大部分的博客内容以文字为主,同时也有一些博客专注在艺术、摄影、视频、音乐、播客等各种主题。博客在社会交流中具有非常强的互动性。

    3.手机出版的发展。手机出版就是以手机为媒介所进行的出版行为,是网络出版的延伸。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正在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终端,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正在使手机媒体成为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出版平台,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对手机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感,由此可见手机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五、结语

    当现代化的社会加速到来时,书籍设计面临媒介与载体的变动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进步。相比新兴媒介下的新型书籍,传统的纸质书籍确实存在一些弱势与弊端,但只要通过调整,就一定会使得传统书籍显现出现代新型书籍所不包含的独特优势。社会本身就是适者生存,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书籍才能更好的作为信息载体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1]Michael Grothaus,Jays(译).两种媒介的交战:iPad无法取代传统书籍[J].城市画报,2010.

    [2]崔保国.媒介变革与社会发展[G].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蔡东娜.论书籍设计及其媒介的传播特性[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

    [4]吕敬人.书籍设计的形态、要素和表现力[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