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明中都城石雕的现状与开发研究 |
范文 | 洪亮 摘 要:明中都城遗址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其故乡临濠(今安徽凤阳)所建都城的遗址,位于凤阳县。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以后,建都南京,而以临濠为中都,于洪武二年(1369)开始兴建,至洪武八年停建。本文通过史料搜集和实地考察,主要研究明中都城遗址的石雕艺术特点,将元末明初的石雕艺术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并集当时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进行综合阐述,研究分析其艺术价值。另一方面,相比较北京故宫的石雕,明中都城的石雕有何不同,它的艺术对于今天发掘明中都城遗址文化资源有什么借鉴意义,都是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明中都城;石雕艺术;历史价值;地域文化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4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8-0124-03 明中都城遗址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其故乡临濠所建都城的遗址,位于安徽省凤阳县。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以后,建都南京,以临濠为中都。中都于洪武二年(1369)开始兴建,至洪武八年停建。 明中都城的规模是很宏伟的,但由于未完工,加之年代久远未受到重视,明中都城遗址在历史上没有得到系统的保护。特别是皇城(明代称“禁垣”),目前只有南墙和西墙保存较好,其内大片区域淹没在农田和村落里。现在能明显看到的有奉天殿、文华殿和武英殿的基址。在众多中都石雕中,以午门墩台保存最好,门洞内须弥座上的雕刻尤为精美。 一、明中都城修建的历史背景 《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五》记载,洪武二年八月,明军攻陷大都,元惠宗逃归漠北,元朝灭亡。朱元璋召集诸老臣,议论建都之地。明太祖听了大臣们关于在长安、洛阳、汴梁、北平等地建都的意见后,认为“所言皆善,唯时不同耳”,随后提出“临濠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为中都,何如?”朝臣多是淮西人,都愿意衣锦还乡,“皆称善。”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诏以临濠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后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之意,改临濠府为中立府,又因中都宫阙建在凤凰山之阳,故改作凤阳。 然而,这样一座奢华至极的都城,却在洪武八年突然罢建,其原因目前学界说法不一。《明太祖实录?卷九十九》记载:“诏罢中都役作。初,上欲如周、汉之制,营建两京,至是以劳费罢之。” 二、明中都城石雕的种类和艺术风格 (一)石雕的种类 有资料显示,明中都的建材选自全国,役民夫“已近上百万人”。①为了保证质量,多数料材上都镌刻有产地来源及工匠姓名。经过六年多的施工,中都城宫殿主体已建成,今天中都城里所见的石雕,就是当年宫殿的台基、踏道、钩栏、斗拱、华表、顶饰、柱头、栏板等构件,多为汉白玉质。据考证,明中都所用的汉白玉较南京、北京故宫同类的质量属于上乘。 1.从技法上看,明中都石雕大致可分为浮雕和圆雕两种。前者存世量很大,种类较多,保存相对完好,颇具代表性。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皇城午门汉白玉须弥座和建筑构件为例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午门须弥座:在午门正券两侧及楼台基座四周,总长566米的须弥座上,均为连续纹样的汉白玉浮雕。其图案有:龙、凤、鹿、象、麒麟、双狮、牡丹、芍药、荷花、祥云、万字、方胜等。须弥座通高1.61米,每块浮雕图案高32厘米,长约32-160厘米不等。浮雕深度约3-5厘米,图案栩栩如生,十分精巧。现任凤阳县博物馆馆长唐更生说:“南京和北京的故宫午门基部须弥座上,仅嵌有少量花饰,相比之下,中都城午门浮雕是独一无二的。” 浮雕的另一种代表形式是原皇城宫殿遗址上散布的建筑构件,以栏板和柱头为多见。这写石雕多为龙凤纹,还有狮球、大象、祥云、云水、花卉等造型, 其他纹样和形式的浮雕还有石碑残件、条石、抱鼓石、牌坊残件等。 明中都石雕的另一种形式是圆雕,主要以明皇陵神道两侧石像生为代表,亦有其他形式,如建筑构件、石狮等,本文以明皇陵石雕作为圆雕代表着重介绍。 现存的皇陵石雕品种主要有麒麟、狮子、老虎、马、羊、控马官、文臣、武将、宫人、华表、碑,排列在神道两侧。其他形式的圆雕还有螭首、太狮少狮等。 2.按材质分,明中都雕塑可分為汉白玉、石质、陶瓷、琉璃、砖瓦等类型,几乎为清一色建筑构件。汉白玉雕塑上文已经介绍,石质雕塑主要以皇陵石雕为代表,用料为凤阳当地产的石灰石。陶制雕塑主要体现在宫殿构件上,代表种类有镇兽、垂兽(脊兽)、鸱吻(螭吻)等。砖瓦则分为普通陶瓦,琉璃瓦、琉璃瓦当(水滴)、瓷砖瓷瓦等,另有不计其数的城墙砖块,本文不一一赘述。 3.从石雕功能上看,明中都石雕大致可分为实用型和纪念型两种。前者几乎为清一色建筑构件,而后者主要以皇陵石雕为代表。 此外,蚌埠市东郊的汤和墓、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的常氏三王墓、南京市紫金山附近的明功臣墓葬群和明孝陵,以及江苏省盱眙县的明祖陵虽然不属于明中都范围,但都是同一时期的陵墓遗址,前后时间差别不大,且地理位置相近,其石雕风格是一致的。 (二)石雕的艺术风格 中国古代石雕艺术是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中国古代石雕种类众多,有建筑石雕、宗教石雕、陵墓石雕、摩崖石雕、砖雕等。除去宗教石雕和摩崖石刻,明中都石雕几乎涵盖了其余门类,堪称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这里列举历朝石雕与明中都石雕的对比如下: 1.与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的对比 霍去病墓位于陕西省兴平市,墓颇高,呈丘状,四周饰有各种动物形象石雕。 从西汉到明朝,二者跨越一千多年,石雕风格差距较大。霍去病墓的石虎体形宽大,工匠利用原石的起伏扭转雕出虎的驱干动态,辅以柔和的斑纹,整体较写意。后者皇陵石虎作风简朴,轮廓清瘦,整体形象比较概括,特别是虎头,已经不再写实。 2.与六朝陵墓石雕相比 六朝陵墓都位于南京及周边地区,石雕规模宏大,保存较好,风格雄伟,其中以辟邪形象最为著名。辟邪和麒麟同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灵兽,颇有祥兆,历代统治者都喜欢用作装饰。六朝陵墓的辟邪昂首挺胸,蓄势欲张,动态十足;明皇陵的麒麟雕工细致,形态饱满,头大腿细,与辟邪的粗壮威猛相去甚远。 3.与唐乾陵石雕对比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乾县,规模宏大,保存较完好,在唐代陵墓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乾陵石狮昂首怒目,威严挺立,气势不凡;皇陵石狮线条相对柔和,尤其是嘴巴紧闭,已无狰狞之相;而中都石狮造型夸张,憨态可掬,倒像是可爱的宠物。 4.与北宋永定陵对比 北宋永定陵是宋真宗赵恒的陵墓,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是北宋“七帝八陵”之一。这一时期的陵墓建制已经接近明皇陵,无论在神道、角楼、神门、石雕种类等方面,均对明皇陵有深刻的影响。特别是石雕,有关资料显示,明皇陵石雕继承了北宋陵(主要是宋真宗永定陵)的规制,并结合中都城的特点,对神道两旁石雕进行了重新布局。② 5.与北京故宫对比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在元大都的规划基础上,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建成。北京故宫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大成,精美绝伦,奢华至极,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前文提到,明中都在宫殿布局上为后来的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绘制了蓝图,从图中螭首的比较可以看出二者是一脉相承的:在造型上几乎完全一样,用料都是汉白玉。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北京故宫螭首轮廓浑圆,线条柔美,透着秀丽之气;而中都螭首轮廓粗犷,线条刚劲,昂首瞠目,气势不凡。 据相关专家介绍,元以前的龙基本是三爪的,有时前两足为三爪,后两足为四爪,实例可参见唐、宋、元的瓷器纹饰。明代流行四爪龙,清代则是五爪龙为多。民间“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即形成于清代,主要体现在皇帝与下臣服装纹饰的差别,但这只是名称上的差别而已。从动物造型上来讲,无论龙和蟒都是四足蛇类,形状无差异。 目前,明中都石雕上的龙三爪、四爪、五爪都有,它们虽为明朝作品,但作者多为元末的工匠,因此这些石雕作品既继承了宋元的传统,又开创了明清的新风格,成为了后来南京和北京故宫石雕艺术的范本。相对龙纹石雕,凤凰纹饰的较少,但多造型精美,形态生动,特别是凤身上的羽毛,层层叠叠,毫发毕现。 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现在对明中都石雕艺术风格做一个小结:明中都石雕的风格总体上是返朴归真,线条圆润,以写实为主,风格简朴,上溯“汉八刀”的浑厚,中继南北朝石雕的隽秀,下承宋元雕塑之写实。相比前朝,明中都石雕在局部刻画上精雕细琢,整体呈现出一种独特风采。可以说,明中都石雕艺术集历朝石雕风格之大成,在中国石雕艺术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三、明中都城石雕的保护现状与开发前景 (一)历史上的变迁 关于明中都城的历史变迁,在其罢建后历经明清二朝,几遭拆除,多有损毁。而中都城石雕,则是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大量流失毁坏:民国初,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抗战前,皇城内金水桥部分被拆。抗战期间,日军占领凤阳,疯狂拆除皇城内官署、民房等建筑。 至建國时,城内只剩下凤阳县学。1957年,城西乡修筑水坝时,亦从皇城内拉走不少石雕,用作砌坝石料,至今都能看到。同年,皇城内东西华门内桥、文华殿桥、武英殿桥、奉天门东西二桥及其他桥梁,亦遭拆除。在十年浩劫的岁月里,中都城特别是皇城又因“破四旧”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石雕被红卫兵砸坏无计;皇城内的白玉石街道被人民公社彻底拆除,改为碎石路;金水河被填平改作耕地;1969年,凤阳县革命委员会为了补充县财政来源,居然把大量城砖卖到上海等地,对城墙进行“合法”拆除。1974年,凤阳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兴建县化肥厂,要求城西公社提供80万块城砖,这无疑是对中都皇城的又一次毁灭性打击。目前可见残破不堪的午门,即是此次破坏的结果,令人痛心。③ 改革开放后,破坏中都城的现象得到了官方制止,但是在民间,私挖私藏现象依旧存在。由于长期缺乏系统保护,在皇城内处处可见农家院墙砌上的字砖和瓦当、沟渠里静卧的石栏板、埋在田间地头的石础,甚至在猪圈、茅厕里都能发现琉璃砖,更有抱鼓石用做推磨,汉白玉望柱当垫脚石等等,种种现象,不能尽数。 近三十年中国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刺激了文物市场一度畸形膨胀。中都城石雕从以前散落田野无人问津到现在一睹难求价格飞升,一夜间变成了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宠儿”。据笔者调查了解,九十年代以来,来自周边地区的古玩商人更是趋之若鹜,通过各种渠道收购中都石雕,更有胆大的商人为了搬运大件石雕,往往白天来城内“踩点”,与农户谈好价钱,晚上租车连夜偷偷运走,悄无声息。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凤阳县政府及文保部门正鼓励农民自愿献出流落在民间的明代文物,并筹集资金用于收集古城砖等遗物,同时严厉打击走私文物行为,以前私自贩卖和破坏石雕的现象有了根本改善。 (二)保护与开发 1.保护措施 由于历史原因,明中都遗址在1949年以前一直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1961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公布皇城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国务院公布中都皇城及皇陵石刻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开始对其进行“保护现状,重点维修,分期实施”。 198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中都鼓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对凤阳“明中都遗址公园”项目作了重要批示。2003年,明中都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同时县有关部门正鼓励农民自愿献出流落在民间的明代文物,并筹集资金用于收集古城砖等遗物。 2004年,国务院公布明中都圜丘、方丘、涂山门、观星台等四处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明中都城遗址保护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研讨会在凤阳县召开。同年,明中都皇城城墙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标志着明中都城墙已经拿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通行证”。 2013年,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大遗址保护项目库的150处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 2015年,凤阳县博物馆建成,内设主展厅之一即为大明中都展厅,展示该县历年通过抢救发掘、征集、收购和接受捐赠等多种方式收藏的大批中都石雕。 2.开发前景 明中都石雕作为中国艺术史上重要的雕塑代表,又是皇家雕塑,其艺术价值无量。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明中都城在国内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同为明朝都城,明中都的名声远不及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 从历史上看,明中都作为中国“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位于县城的皇城是极其罕见的。但是宋元之后,中国的政治中心转移至北京;南京是六朝古都,又处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在民国时期作为国府,其历史地位也很高。而凤阳地处淮河流域,夹在南北对峙位置,自古“治日少而乱日多”,加之黄河夺淮灾害频发,所以一直积弱贫困,明中都城的名声自然远不及南京和北京。 另外从地域文化上看,由于境内有长江和淮河通过,安徽省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皖北地区处于淮河沿岸,以北方为主。皖南地区多处于江南,完全属于南方。而在民族学划分上,皖北地区属于中原民系,不同于皖南的江淮民系和吴越民系。这些历史地理原因,造就了安徽省地域文化的多样性。而目前安徽省的地域文化发展趋势明显呈“南强北弱”的局面:皖南由于其历史原因,已经完全形成了集历史研究、文艺创作和旅游开发等为一体的成熟文化产业链,主要以江南文化、徽文化、大黄山旅游为代表,享誉中外。相比较下,皖中北地区,尤其是皖北地区的文化产业则落后很多。这中间有历史原因,也有经济原因。笔者认为,开发明中都石雕文化主要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 (1)主题公园开发、文化带动经济 现在凤阳县正在斥巨资打造有“东方巴比伦”美誉、定位为明文化主题的的城市型遗址公园——明中都皇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公园总面积382.30公顷,规划以明中都城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以凤阳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逐步形成集遗址保护、考古科研、文化展示、旅游商贸、生态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凤阳文化新城,向公众展示真实的遗址及考古成果,再现“明朝古都”的文化内涵。 凤阳在做好文物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加大皇城旅游开发力度,扩大旅游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其文物价值,同时使文物保护形成良性循环。 (2)地域文化研究 从历史上看,道家思想一直是凤阳地域文化的主流,而淮河流域又是老庄文化的发祥地,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凤阳地区一直盛行道教,其地域文化中著名的花鼓灯和凤画中就夹杂道家无为、朴素节俭的特点。相比较下,明中都城石雕“穷极侈麗”、“华丽奇巧”的特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从这一点可以探究明初道家文化在凤阳的发展。 除了道家文化盛行外,佛、儒文化在凤阳地区也非常发达。从中都石雕繁华多样的种类来看,某些图案和造型是吸取了佛家和儒教思想的,比如午门须弥座上的万字图案,就是佛教符号;而牌坊上“恩荣”二字则深深体现出儒家“家国一体”的思想。因此,中都石雕对于地域文化的专业研究是有很大价值的。 (3)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 明中都作为“明初三都”之一,在明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里程碑地位。明中都石雕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文化品牌,开发一系列文化产品,用以提升凤阳县的知名度和政经地位。 作为皇城遗址的产物,明中都石雕在艺术学、博物学、图书馆学等领域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这些领域可以开展市际、省际文化交流。基于此,凤阳县在安徽省内北可以与皖北的中原文化交流,南可以与皖江文化和徽文化沟通;在省外亦可吸取南京和北京故宫的石雕保护经验,以及和国内著名遗址公园的交流借鉴等。 四、结语 放眼世界,在文化交流上相比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我国在国际中还处于弱势。结合国情和省情,凤阳县可以依托明清皇家文化的背景,以“世界文化遗产”的姿态走出国门,与世界文明古国的皇家遗址作比较,把中都石雕的知名度推出去,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注释: ①王剑英.明中都[M].北京:中华书局,1992:30-31 ②夏玉润.朱元璋与凤阳[M].黄山市:黄山书社,2003:406 ③夏玉润.朱元璋与凤阳[M].黄山市:黄山书社,2003:237-270,326 参考文献: [1]姚广孝(明),夏原吉.明太祖实录[Z].郑州:学识斋,1868. [2]朱元璋(明).龙兴寺碑[Z].合肥:安徽黄觉寺,1383. [3]柳瑛(明).中都志[Z].郑州:学识斋,1868. [4]王剑英.明中都[M].北京:中华书局,1992. [5]夏玉润.朱元璋与凤阳[M].黄山:黄山书社,2003. [6]刘思祥,王幼生.明中都罢建原因初探[J].安徽史学,1986(04). [7]杨士林,孔令宽.洪武中都城陶瓷萃珍[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