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漫谈京剧青衣唱演协调表演艺术 |
范文 | 王莹莹 摘 要:青衣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止旦。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里占养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止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表现这类人物时,演员基木上都穿养青褶子的衣服,即主体颜色为黑色的戏服,只对衣服的袖口、领口、前襟,以及横摆等部分进行镶边等简单装饰。正是因为京剧正旦这一行当的表演者以青褶子为主要舞台服装,所以正旦也成为“青衣”。 关键词:京剧;青衣;表演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110-01 一、唱功 京剧青衣主要使用“小嗓子”来进行演唱,“小嗓子”俗称“假嗓”,因为大部分京剧剧目中的演唱部分都是由青衣来担任,因此要求演员具有非常好的唱功,而具备深厚唱功的基础就是有良好的嗓音条件。青衣的演唱要求用丹日之气,有了气息的支撑声音才会更响亮,其在咬字叶字方而讲究“以字行腔”,,要求字止腔圆、字字入耳。这就要求演员掌握许多灵活多样的演唱技巧。比如,运气上的偷、缓,音量上的收、放、轻、重,以及行腔上的抑、扬、顿、挫,都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有人认为大青衣就是捂着肚子唱,只要唱好就行了,那是误解.大青衣也需要练基本功,有基本功身上就好看。除了形体功之外,还要掌握手、眼、身、步一整套艺术表演手段来刻画人物的内心感情。演员通过唱念做打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样戏才会更好看,才能给人留下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造角色刻画人物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像一砖一瓦地去砌造一座艺术宝塔一样下功夫才成。不要小看平常的艺术手段,也要练。有些演员在唱的方面很肯研究,唱得不错,但是有的人唱时净想要采(叫好),就只顾了拉长声和尽量扩大音域,结果忽略了整体美,脸红脖子粗张着大嘴很不好看。特别是青衣绝不能张大嘴,唱时要舒展、松驰,使观众看了不累,又声情并茂那才合格。 二、眼神 至于用眼神问题,不要以为瞪大了眼睛就有神了,其实总是瞪着眼睛反而会变成目光呆板,也就是常言说的“眼大无神”了。 梅先生的出场从来不是瞪着眼睛的,而是含光,在亮相的时候提拉一下精神眼睛才发出光来。按不同的角色规定,使出不同的延伸,是塑造人物的第一步。眼神很重要,眼睛的表情应该是丰富的,而且要求美,分人分场都应该有所不同。大青衣扮演的都是正面人物,是古代人物中受封建礼教约束最严的妇女,所以她们的眼神比起自身的举止动作更为稳重谨慎。比如《武家坡》中的王宝钏在薛平贵面前绝对不能直视谈话,总是低头侧面回避着对方的目光,偶尔正视一眼,目光也不能久停,这是封建礼教所决定的。由于那眼神合乎那时代的常情,又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所以也就好看了。不能像今天的妇女与熟悉不熟悉的人,经过介绍(包括自我介绍)之后就谈笑自若了。总之绝不能用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不自觉地带到或套用在古人身上。 《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的眼神更是多种多样:由骄傲、自负、矜持到失意、微醉以及隐痛又不肯外露感伤一系列的眼神变化运用都是深化“深宫怨”这一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相对之下“下腰”、“卧云儿”倒不属于最主要的了。对于大青衣来说,就是唱慢板时,眼睛也要含光,到一定时候再放,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常言说得好:“眼有戏,全身有戏”才能引人入胜,“眼无戏,全身无戏”就不抓人了。 三、身段 关于大青衣的形体问题,一般都以为“头正身正为正”,其实也不尽然。头也是由内心支配的。但要用得当,不能乱动,也不能不动,当动则动。如《醉》剧中当听“皇上不来了”,顿时失望和嫉妒的情绪油然而生,可是出于自己一直身处“三千宠爱一身专”的高贵身份和心理所限,最多也只能生气地说句“且自由他”,念到“他”字时头向右侧转,同时一甩袖,接起“扎哆咿”感情就出来了。那脖子一梗,干言万语无限哀怨尽在其中了。有人演“醉酒”,脖子不敢动,可能是怕失身份,其实失掉的是有作用的戏。有的内心情绪还要用气息来表演。如《醉》剧杨贵妃念那句“三千宠爱一身专”的“身”字时就要用气,同时一提拉腰,也就是一长身,表现趾高气扬的意思,骄傲劲头就出采了。梅先生的形体动作,是美不胜收的。 身段的美必须上下身合,又要稳重,脚步不能碎,才大方好看。设计动作要符合剧情,也要适合自己条件。梅先生在《别姬》一折中,在舞剑前的几句潜台词大意是:“您那边喝酒,我去更衣,去去就来”,是边走着边手势接近边幕一转身再偷哭,不像现在有的演员表演在那暂别一会也难舍难分的样子,虞姬看着霸王很痛苦地下场,是不合适的。当然当时虞姬内心是很痛苦,但也不愿被霸王发现,而是强颜欢笑安慰霸王,然后去换装来舞剑,对人物要理解透才好表演。 京剧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其融音乐、舞蹈、舞美、表演、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有养深厚的文化底蕴。青衣是京剧艺术生旦净末丑几个行当中最重视唱功的旦角,京剧青衣的动作造型要求庄重、大方,用假嗓,说韵白,唱、念、做并重,尤重唱功。 参考文献: [1]架凤霞.劇青衣表演形式与演唱技巧团[J].剧作家,2007 (06). [2]齐易.端庄俊美声悠扬一一京剧中的青衣行当团[J].当代人,2009 (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