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传统文化融入生活 |
范文 | 王星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在生活中能顺应自然规律,运用智慧之光开启幸福人生;为治国理政提供丰厚思想支撑,提高中国世界影响力;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心灵的指路明灯,是民族的精神脊梁。 关键词:传统文化;生活;精神脊梁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脊梁 1.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它包含着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这些思想家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些是中国人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根基。 2.优秀传统文化为治国理政提供思想支撑(是经世治国的)思想。中华传统文化中充盈着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其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等,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中国历代国家领导人都利用传统文化治国理政,包括国外一些国家领导人和企业家也参考中国的《孙子兵法》《道德经》治理国家和企业。《道德经》是一部惊世名著,短短的五千余字却包容了世间万物及其变化发展规律。老子不仅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二是发展国际间关系的外交思想。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的儒家思想。中国也希望各国能走和平发展道路,把和平发展的观念落实到实处。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直至今日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世界一体,大同社会。 二、传统文化怎样融入生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的内容。 1.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在于这些思想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爱国是根本,好比大树的树根,人民是树叶,只有树根扎的实,树叶才茂盛。敬业、诚信、友善是做人的本分,只有守住了本分,就守住了幸福。 2.新聞媒体要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新闻媒体要担当起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把最优秀的文化大餐奉献出来,让群众汲取知识,饱餐优秀文化盛宴,接受优秀文化洗礼。比如央视《百家讲坛》节目利用了央视的强大覆盖力、传播力,向观众打开一扇窗,让百姓一睹名家风采,走进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学术殿堂,接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文化熏陶。央视公益宣传:善行无迹,留一盏灯给别人;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还有各地方台节目:《中华好诗词》、《大国文化》、《历史真的很有趣》通过观看节目,寓教于乐、寓文于娱的形式,让优秀文化充分展示在画面、声音、文字中,像空气一样浸润人们的肺腑,净化人们的精神家园。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学会珍惜,懂得感恩。 3.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工厂、军营、社区、幼儿园立德树人的实践中。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国民的一种文化素养。要入心入脑,要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言行。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工厂、军营、社区、幼儿园,这要求我们从基础教育抓起,发挥主渠道作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一起抓。在幼儿园开设国学讲堂,耳濡目染,从小学习。成都一名小学生做博物馆的讲解员,他从小热爱中华文化,看了好多这方面的书籍,愿意把它们传播给更多的人。 4.干部要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我党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干部肩负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始终要做“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在于实践。例如优秀的传统美德和礼仪、包容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清正廉洁的官德、无私无畏的价值追求等。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就是因为我们能够践行优秀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精神家园里最重要的内容。提高干部传统文化素养和为官执政道德建设结合起来。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争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是我们心灵的指路明灯,使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学好了传统文化,就可以让我们的人生立于不败之地,自然人生,闲适人生,进取人生,就能够面对人生的重要抉择,让我们能够用智慧之光照亮未来、照亮全中国、照亮全世界,促进家庭温馨、社会祥和、促进社会进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