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画的现代转型
范文

    易鸣舟

    摘要:由于西学的冲击也为了适应政治,“中国画”这一专有名词开始走上历史舞台。1985年是80年代的“文化热”中中西文化讨论最为激烈的一年。随后,在世界艺术洪流的撕扯和推攘下,中国画被逐渐边缘化,国画家面临着比其他画种艺术家更为严苛的考验,但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具有突破精神的现代水墨艺术家。

    关键词:词义;传统;水墨画;谷文达;现代中国画;中国画转型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4-0171-01

    19世纪末的知识分子想用西方的新观念和思想来建立新的秩序,原来习以为常的,以为世界只有一种文明的中华文明受到了新思想的洗礼,因此中西文明开始产生冲突和反抗。国门被强行打后,在原有词汇已不能表达自身立场的情形下,产生了“中国画”。而当我们说到“中国画”时,会自然地和“国学”、“西学”等联系起来,事实上,传统的词汇“词章”“义理”等,虽然可以把内涵和方法论做中西之间的比较,但词的不同会导致思想观念的差异。西方新思想進来后,如何应对冲突,就给中国的艺术家提出了问题。“中国画”产生和在思想和哲学领域与西学因为差异而出现的冲突是相互关联的。在这个时期,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是几位重要人物。

    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学院艺术和传统艺术都在不同层面上获得收获。这一年里,在传统艺术方面最引人争议的便是李小山在《江苏画刊》上发表的《当代中国画之我见》,阐述了一个重要观点: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

    他并没有在文中明确指出“中国画”的范围和意义。在他看来,中国画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不断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创作观念上不断缩小的历史。

    绘画形式的不断减少,是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加强而缩小的,文明程度的提升,许多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形式被摒弃,民族最初的那种原始的抽象性的造型观念被现实主义淹没后,中国画变得越来越强调技术(为追求“意境”而不断强化的艺术手段),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在技术巅峰的同时也变成了僵化的毫无生命力的抽象形式。

    等中国画发展到黄宾虹、吴昌硕的时代,差不多已经进入尾声,这预示着传统中国画开始于现代国画分裂。中国画要生存,就必须接受根本的转变,而不再是经验上进行修补,这也意味着又一个观念输入的阶段到来。但比于80年前的那次观念输入,这一次艺术家们有了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开放的心态。

    80年代,面对“中国画已死”这样的现实,他们必须重新强调绘画观念问题,虽然在传统绘画的末期,黄宾虹齐白石等人为改良中国画作出了不少努力,但其实质还是对传统形式的修补。例如黄宾虹认为欣赏古画大部分是去欣赏古人的用笔用墨,而只要笔墨做到家,其实章法本身并不重要。他在提到笔墨时,批评死、板、刻、浊、薄、小、流、轻、浮、甜、滑、飘、柔、艳;强调重、大高、厚、实、浑、润、老、拙、活、清、秀、和、雄。但这种改良观点实际还是把自己的艺术和观点限制在已有范围之中,他习惯于在各地写生时带着古画实地查看,在现场体会前人的体会,只是在延续前人习惯的基础上去除了章法的重要性,这是一种筛选举动而非改造举动。虽然在《我见》这篇文章中确实存在一些概念的混淆,但李小山的穷途末路式的呐喊无疑使得保守的老先生们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强大的西方现代主义美术冲击之下,中国画势必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否则这门艺术将难以为继。而80年代的青年艺术家们深知中国画面临的困境,于是出现了像谷文达这样完全进入现代艺术观念的艺术家。

    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学院派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贬低,但不可否认的是,成熟的新鲜血液依然大部分诞生于学院派。谷文达是80年代的新潮美术中唯一能够和青年群体相抗衡的个体艺术家。他试图超越传统,探索文字语义,用破坏传统的手段对反击传统。其艺术情感是经过过滤的极其理性的,他认为艺术的表现对象应该是一种人对形而上内容的感悟,但同时也是一个对直觉高度崇拜的人,着重点在于超越自身文化。他认为文字“是一种新具象。抽象画一旦和文字结合起来,从形式上看是抽象的,但文字是有具体内容的。这种结合使画面内容不得通过自然界的形象传达出来,而是通过文字传达出来的,改变了原来的渠道,同时也使这幅抽象画的内容比较确定了。”这也就是通过文字的所指和画面产生一种新的理解通道,使观众在做“阅读理解”时有了一种全新的方式。

    谷文达是一个特殊例子,在整个中国画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词汇和流派,艺术家都站在各自的艺术角度和文化背景用各种方式进行各种艺术尝试。这期间全国各地都在举办中国画研讨会,会议当然少不了新、旧两派的语言交锋,这对今后的中国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进派没能抓紧时间在有限的热度里转化成具体作品,以谷文达为代表的一股“宇宙流”虽然冲击了中国画坛,但并未冲乱强大的传统阵脚。

    近现代以来,老中辈的中国画家周思聪、卢沉、李世南等人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也努力变革,虽然没有形成强大的统一力量,但他们的勇气和倡导的方向对于建立中国现代绘画体系的价值要远远大于他们的作品本身。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