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文化馆总分馆建设的实践举措及现实意义分析 |
范文 | 翁木顺 摘要:众所周知,文化馆是传递地区民俗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等文化产物一大重要机构,能够大大丰富人民群众学习和工作之后的生活。在其开展过程当中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精神文明,是一种能够将文化建设完全落到实处的一种公益机构。不可否认,良好的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制度能够在制度上提升人们群众接受文化的熏陶程度,同时还可以对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进行维护。因此,有关部门必须重视时于文化馆总分馆的建设力度,努力采取更加完善的制度来支持文化馆日后的建设、维护以及运行。 关键词: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实践举措;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7-0261-02 一、前言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及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之中确切说明了要以县级的文化馆及图书馆作为中心进行总分馆制度建设的推动,提升对于农家书屋的管理,努力实现农村和城市之间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整合和互通。这也是目前在我国进行文化馆总分馆制度,创建现代化的公共文化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充分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国内各大县市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建设县级文化馆总分馆以后的通知,对全省县级的文化馆总分馆试点单位进行明确。因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国内采取文化馆总分馆建设能够有效整个县级区域之中文化艺术之间的整合,努力实现共建共享,让人民群众能够随时和就近享受艺术,感受艺术。 二、推动文化馆总分馆建设的具体实践措施 (一)对投入机制进行完善,实现总馆和分馆的建设齐飞 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总馆建设首先需要增加对县级文化馆总馆之中经费、设备和人员的投入力度。县市级的文化馆总馆必须提升其馆内资源和队伍方面的建设,积极推动送戏下乡、文艺创作、阵地服务、艺术培训和非遗产等方面的力度,坚持优化及整合资源,将如今现有的人才作用充分发挥出来①。此外,还需要将总馆的职能进行发挥,制定行之有效的文化服务规范,积极统筹好城乡文化活动的开展。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可以下派专业性强的干部,对分馆之中的职员加以培训,竭力支持分馆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乡镇综合文化站及村文化室方面的硬件设施投入,尤其需要对分级投入责任主体进行明确,切实保证文化馆总分馆制度的落实过程当中服务能够达标,活动均能够顺利开展。 (二)对工作制度进行完善,制定例会制度 县市级文化馆在整个制度当中属于总馆和龙头,因此,首先需要对总分馆制度当中的工作机制進行建立和完善,才能够实现镇分馆和县分馆之间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情况,各分馆才能够努力对总馆所布置的任务加以完善,努力组织及策划具有本地特色的工作,积极对村镇间文化资源的的配送进行协调。因此,积极开展分馆的工作例会制度,让分馆定期汇报其工作情况以及布置下一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非常必要的。文化总馆需要在每个季度召开例会,对工作进行研究及策划,主要对目前文化资源整合、体系的运行及城乡平衡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②。除此之外,还需要每六个月进行一次扩大会议,参会人员主要有各分馆的馆长及总馆之中的业务骨干,对分馆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开展过程当中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采取可行的措施对其进行支持,努力研究出具体的改进方式。对于分馆所提出的存在的困难和诉求尽量满足,抽派总馆之中的骨干人员对分馆进行必要的扶持和帮助,将总分馆制度当中存在的优越性充分体现。 (三)采取激励制度,对上下级积极性进行调动 激励制度主要是采取一系列的理性化制度来对激励客体和激励主体之间作用的一种方式。这一制度的建立不单单会大大推动具体工作的落实,同时也是上级部门对于下级部门工作的奖赏和肯定③。因此,在后续许多工作的具体实施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目前,各地进行文化馆总馆制度试点单位正在逐渐推进,因此,则需要制定出一系列较为完善和有效的激励制度。 三、建设文化馆总分馆制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文化馆总分馆制是目前创建现代公共文化体系的一大重要措施 当前,政府是整个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导部门,公共财政作为基本的支撑,各大公共文化单位需要对其骨干作用进行发挥,将基层群众作为主体,社会各界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努力进行权职之间的协调,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带给广大居民一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制度。这一系列就形成了目前的现代公共文化体系。自从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中央和政府愈发重视国内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对于均等文化服务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④。文化馆是国内文化服务的一大主要阵地,对于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提升国内文化馆建设力度是当前我国建设知识性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总分馆制度是当前国内文化馆体系建设的一大模式,因其独特的先进性已经逐渐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有效推动了文化资源之间的合理配置 目前我国国内许多地区依旧存在比较大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尤其是在文化资源方面。国内大部分的地方普遍存在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同时人们对于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互促方面的认识不足,在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方面依旧存在等要靠的情况⑤。采取文化总分馆制度建设能够有效推动文化资源方面的合理配置。由于许多的乡镇文化站在此之前就有阵地,但是因为后续发展力量的不足使其在群文活动、文化人才等等方面和县市级的文化馆依旧存在比较大的差距⑥。然而有了总分馆制这一制度,许多乡镇的活动和具体培训项目有了依托,文化馆当中闲置的某些资源也能够实现有效利用,尤其是在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能够实现互相进步、互相补缺的效果。 (三)有利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覆盖 在总分馆制度当中将村文化室的管理和建设纳入了总体规划之中,同时在村文化室建设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标准,有利于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盲区进行消除⑦。当前,我国大多数地方的文化室基本都结合了农家书屋,而文化服务的一大主要内容就在于提供给群众阅读和借书。建设村文化室所包括的内容繁杂,除了需要对农家书屋管理,还需要积极鼓励地方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进行地域性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对传统艺术进行传承和发展⑧。例如,本馆近期与当地潮汕风旅游休闲景区进行合作,把文化馆分馆放到旅游休闲景区,这是一种尝试,并把当地的非遗项目分布在各景区,把富有潮汕文化特色的木雕、石雕、金漆画、嵌瓷、剪纸、英歌舞、潮阳笛套古乐、等一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项目作为文化馆分馆建设的内容,分布于各镇各景区,发展“一镇一类、一景一项”的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景点的文化内涵,实现了公共文化的均衡发展和整体覆盖。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创建公共文化体系方面,努力推动文化总馆制度的建设能够有效实现各地文化资源的合理分配,大大增加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为后续国内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 注释: ①李国新.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解读[J].图书馆杂志,2017(03):7-8. ②戴珩.提高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途辛上——《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解读[J].图书馆杂志,2017(03):11-12. ③陈云飞.着力构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嘉兴模式”——嘉兴市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情况介绍[J].图书馆杂志,2017(03):13-16. ④夏成梅.关于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几点思考[J].艺术百家,2016(S1):362-363. ⑤姜清英.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思路和对策——论南京市高淳区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J].艺术百家,2016(S1):364-365+444. ⑥柯平,邹金汇.论乡镇图书馆的转型——突破总分馆模式的发展瓶颈[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07):5-12. ⑦蔡晓英.当前区域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中的民生思考[J].艺术百家,2015(S1):76-78. ⑧周思娇.文化馆总分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大众文艺,2017(22):2-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