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试论巴赫奏鸣曲室内乐钢琴与小提琴合奏艺术
范文

    樊华

    【摘要】J·S·巴赫是巴洛克时期德国的一位伟大音乐家,也是著名的巴赫音乐家族中最为有名的一位成员。巴赫的一生创作了很多的经典,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的音乐形式。巴赫在管风琴、小提琴、大提琴和大键琴方面都有不朽的杰作。室内乐作为一种由众人参与并合奏的音乐形式,如同器乐界的足球一般,能够在合奏中磨练演奏者的技巧的同时,又能使众人获得同乐乐的快乐,在音乐教育方面有重要意义。在巴赫为柯登亲王演奏时期,创作出许多这方面的杰出作品,如他的六首小提琴与大键琴奏鸣曲。本文从室内乐合奏角度,研究巴赫奏鸣曲的现代钢琴与小提琴合奏特点与技巧。

    【关键词】巴赫奏鸣曲;钢琴与小提琴;室内乐;合奏

    引言

    音乐和文学、美术、建筑等其他艺术一样,是表达人的情感、思想的方式。西方音乐在文艺复兴之后,迎来了长达数百年的四个时期的发展高峰,并形成了多种音乐形式。不过,每一种形式的音乐都有其特点。如交响乐和歌剧等大型音乐基本上是无法用来自娱自乐的,而独唱和独奏类的音乐在表现力上虽然很强,但是也更适合于台上。唯有室内乐,可以在日常、在台下,无需太多人,就能练习、演奏并享受。室内乐合奏就如同足球一样,它提供了参与性,是一种能让大家融入其中的集体活动。巴赫,作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代表人物,以其涉猎广阔而闻名,在室内乐合奏方面,巴赫也作有不少杰出的奏鸣曲,值得广大音乐者学习。

    一、J·S·巴赫的生平与创作

    (一)巴赫的音乐人生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德国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小提琴和大键琴演奏家。1685年生于德国埃森纳赫市,1750年逝于德国莱比锡市。J·S·巴赫是巴洛克音乐时期代表人物,是西方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

    巴赫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巴赫家族在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共诞生了52位著名音乐家,其中J·S·巴赫的成就最高。巴赫幼年双亲早亡,跟随担任风琴师的远房兄长接受普通教育和音乐学习。巴赫从小就表现出很高的音乐天分,中学期间他在合唱、风琴、小提琴演奏等许多方面都展露锋芒。成年后,巴赫在德国各地担任教堂或宫廷乐长、管风琴师、合唱指挥、教师、作曲等。

    巴赫在音乐史上享有“西方音乐之父”的美誉,他的音乐创作代表了整个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顶峰。巴洛克音乐时期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音乐艺术,也为随之而来的古典音乐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尔基在评价巴赫时如此写道:“如果象山一般地罗列伟大作曲家的名字的话,我认为,巴赫就是其高耸入云的顶峰,那里,太阳在雪白推眼的冰峰上永远发射出炽热的光辉.巴赫就是那样,像水晶一样呈洁,透明。”

    (二) 巴赫的创作

    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除歌剧外,他几乎涉及了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巴赫的作品太多,通过严谨的考证,人们整理出了 BWV作品集(BWV为德文“巴赫作品目录”的缩写)。其中BWV 1-771为管风琴作品;BWV 772-990为键盘作品;BWV 991-1080为管弦乐、器乐作品。巴赫一生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1)魏玛时期(1708-1717),巴赫在魏玛宫廷的小教堂担任乐长,这时的巴赫已经以出色的管风琴家而闻名,期间谱写了许多重要的管风琴作品。

    (2)柯登时期(1717-1723),这期间巴赫在柯登亲王宫廷内担任乐长,亲王喜爱室内乐,巴赫在此期间为各种乐器写作了组曲、协奏曲和奏鸣曲,还有大量优秀的键盘音乐。著名的勃兰登堡大协奏曲就是作于此时期,而BWV1019等有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也正创作于这段时期。

    (3)莱比锡时期(1723-1750),1723年开始巴赫在莱比锡市托马斯教堂担任乐监,并兼任莱比锡市音乐指导,此后他一心一意为教会服务,写作他热爱的宗教音乐。期间写下了大量的声乐作品,其中包括《马太受难曲》和他的最后一部作品《赋格的艺术》等。

    二、 巴赫奏鸣曲的现代钢琴与小提琴室内乐合奏

    (一) 室内乐的发展

    1.巴洛克时期

    从巴洛克时期开始,西方音乐领域中的器乐创作与表演逐渐繁荣,形成了多种新的纯器乐体裁。这一时期的交响乐还未成型,纯器乐体裁的作品都属于室内乐范畴,如:三重奏鸣曲、古组曲等。管风琴、大键琴等键盘乐器在此时期发展迅速,最初的钢琴也在巴洛克晚期出现。当时,以巴赫、亨德尔为代表的巴洛克作曲家为键盘乐器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将巴洛克室内乐的创作推向了高峰。

    2.古典主义时期

    18世纪,随着钢琴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良,钢琴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乐器,许多作曲家开始将创作中心转向了钢琴音乐,钢琴音乐得以迅速发展。古典主义时期是室内乐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三位代表人物。海顿主要发展了钢琴三重奏这一表演形式,并确立其由钢琴、小提琴及大提琴构成的演奏模式。莫扎特对钢琴三重奏体裁进行了完善,还在五重奏的创新中,大胆选用钢琴与管乐进行合作。贝多芬的钢琴室内乐创作不仅继承了莫扎特的创作特点,而且更进一步对古典范式进行了扩充,作品的个人风格极为鲜明。

    3.浪漫主义时期

    19世纪的欧洲音乐蓬勃发展,西欧的浪漫乐派与东欧、北欧的民族乐派并存,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曲家,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技法与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均有突破性的发展。早期以舒伯特的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为代表,中期有勃拉姆斯的《f小调五重奏》等,中后期又涌现出柴可夫斯基、肖邦等民族乐派,钢琴在室内乐多重奏中的演绎发展到巅峰。

    20世纪以后的音乐发展呈现出语言与风格的多样性,形成了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民族主义等多个现代流派,其中民族主义音乐有了新的发展。

    (二)BWV1014-BWV1019六首奏鸣曲合奏特点

    奏鸣曲在巴洛克时期被大大地完善。巴洛克式的奏鸣曲在风格上有两种分类形式:“室内奏鸣曲”和“教堂奏鸣曲”。室内奏鸣曲这个词原来只表明地点(即宫廷,室内)而并不指表演属于何种类型。后发展成有几个舞曲式的乐章,由两个或三个弦乐器手演奏,用键盘乐器伴奏。巴赫的小提琴有伴奏奏鸣曲中,最有名应该是《六首小提琴与大键琴奏鸣曲》。这六首奏鸣曲,是BWV1014—1019,不同于著名的g小调无伴奏奏鸣曲,这六首低音伴奏偏重于技巧化与通过技巧来表达知性。

    BWV1014,B小调,共4个乐章:1.慢板,序奏型的前奏曲。全乐章结构是A—B-B'—A三段体的变形;2.快板,乐章之始是大键琴低音和小提琴以赋格方式的对话,展现出各种对位技巧,全章结构为明确的三段体;3.行板,从小调转为明朗的大调,旋律上加了许多华丽的装饰音;4. 二段体快板,活泼的终曲,以准赋格曲进行的对位法型。

    BWV1015,A大调,不同于BWV1014的沉痛,这首充满了积极与明朗。共4个乐章:1.行板,从赋格方式开始,大键琴以模仿的方式推进,中部主题改换以新形式,结尾以柔美的旋律结束。2.较快的快板,大致3段体构成,第一段以大键琴的低音和小提琴充满活力的旋律合奏开始,以赋格方式进行,中段以大键琴16分音符分散和弦上呈示的小提琴8分音符分散和弦的3小节为新主题。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重现。3.稍慢的行板,整个调子幽暗深沉,是一个既优美又深刻的乐章。4.急板,略微的活泼使得乐章带上了点幽默感,赋格方式的两段体。

    BWV1016,E大调。这首在表达情感上,是介于第一号与第二号中间的作品。共4个乐章:1.慢板,和声曲风格,流畅的旋律如同咏叹调般柔美。2.快板,赋格曲式的二段体,3.不太慢的慢板,夏空舞曲的风格,不断采用变奏方式反复的大键琴低音,至65小节为佛里吉亚终止式。4. 二段体快板,急促而充满喜悦。

    BWV1017,C小调,偏于沉重。共4个乐章:1. 二段体西西里慢板,西西里舞曲的感伤风格。各段分别反复。第一段旋律即巴赫《马太受难曲》中女低音咏叹调《神啊,请怜悯我们》。2. 三段体快板,雄壮而有力。3.慢板,如夏夜般温暖、宁静和柔美,主旋律充满强弱变比。4. 富有生气的二段体快板,各段都有反复。

    BWV1018,F小调,这一首在全部6曲中调子最为低沉。共4个乐章:1.最慢板,这一乐章长达108小节,大键琴以三声部推进,小提琴在这基础上奏出独立的旋律,其开头动机类似祈求慰籍。2. 二段体快板,各段分别反复,充满活泼的生气。3.慢板,小提琴自始至终都以8分音符双音进行,大键琴以二手交错呈示32分音符竖琴风般轻快的琵音。4.活泼的三段体快板,小提琴与大键琴之间有绝妙的互为应答。

    BWV1019,G大调,共5个乐章:1.快板,三声部精彩的对位方式,频繁使用双重对位等手法,三段体。2.最慢板,充满哀伤而优美的旋律。3. 二段体快板,这是大键琴独奏曲,完全没有小提琴。4.慢板,和第二乐章一样,只有21小节,小提琴与大键琴如泣如诉地应答。5.变为轻松愉悦,三段体。

    (三)巴赫奏鸣曲钢琴与小提琴合奏时的技巧

    因为巴赫的有伴奏奏鸣曲是巴赫为古钢琴和古小提琴而作的。古钢琴声音纤细、力度变化小,同时代的古小提琴音量也较小,而现代钢琴声音洪亮、音域宽广、力度层次丰富、变化幅度大。小提琴与当时相比,已取得更大音量和更好的音质。因此完全再现巴赫原貌是不可能的。只能说在现代乐器上尽量尊重原作的精神,努力接近巴洛克时期的演奏风格。表现巴赫风格与演奏时所运用的技巧是紧密相关的。

    (1)钢琴触键。用现代钢琴演奏时要注意模仿大键琴的特色与韵味。触键掌握分寸,在演奏时要更精细地区别声音的连断奏、连奏的触键集中。保留每个音的起奏点、断奏触键占满音符实值的。在乐句的划分上也要有较高要求,在保持重要的总线条的同时,尽可能细地表现出构成音型的小图案,使得作品更雅致。

    (2)二重奏的力度。 巴赫作品的力度变化是内在的,大幅度的强弱的起伏不能过多,不然会失去其庄重的风格和内涵。这套作品纵向上强调各个声部之间细微层次的力度变化,横向上用一强一弱的明暗对照来表现舞曲感,也是把握该作品演奏风格的重要方法。

    (3)小提琴的速度。著名音乐家莫扎特曾说过,巴赫的奏鸣曲必须用较慢的速度演奏。在这些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可以考虑用19世纪音乐中类似片断的慢一些的速度演奏。从容地依次进入主题、对题、答题。让每个有不同特点的独立声部更加清晰,同一乐章中的速度变化不易过多,否则容易破坏了乐章的动力感。

    (4)钢琴的装饰音。受当时的键盘乐器的性质影响,以装饰性为特征的装饰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装饰音的演奏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对作品风格的把握,作为一般规则,巴洛克时期的颤音从上面的辅助音开始演奏,弹奏时要根据颤音出现的不同位置注意其细微的差别,才能更好的体现作品古朴的趣味。

    (5)合作。合作是室内乐合奏中解决了技术问题以后最重要的课题,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时还要注意:同度齐奏比较单调,除了为取得简洁有力的效果外应谨慎使用;乐器间音色不同,为避免不融合感,应避免较长时间的不完全协和音程的平行进行;尽量不用相同的节奏型,应做到互相对比和互相补充;要注意使用“广义的线条运声法”,让两件乐器在各自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结合在一起;可在两件乐器间采用应答或自由模仿的方式,来巧妙地处理动机和音型;要不失时宜地在乐器间进行主导性的交换;对陪衬声部也要赋予生命力,使之具有某种意图。即从内容上讲它也须有所倾诉,从形式上讲要善于使用补助音型和基本动机。

    结语

    几十年来,我国有数位如丁芷诺和王振山教授一样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不倦地从事着室内乐教育工作。在这些音乐家们大都认为,室内乐给予他们的熏陶, 是他们获得音乐修养和积累的最佳途径。室内乐演奏给人带来的惊喜和收获是巨大的,能重新锤炼了演奏者的技术手段,使技术变成实用的工具,而非花哨的堆砌。打个比方说,室内乐就如同是音乐的“语文课”,让人读懂那些伟大音乐家们的隐喻,教会奏者用音乐来“讲话”,培养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帮助与默契。音乐表演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表演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因此,从音乐研究的角度来看,任何的音乐都可以用室内乐的标准来衡量。

    参考文献

    [1] 林朝阳.谈室内乐的合奏艺术[J].乐器,2003(10):10-11.

    [2]高原.钢琴室内乐在我国的发展[J].艺术教育,2012(07):82.

    [3]郑文韬.巴赫《g小调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研究与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2012.

    [4]李金菁.论钢琴室内乐的演奏[D].山西大学,2012.

    [5]徐国弼.室内乐的写作与欣赏[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8(04):21-32.

    [6]邹彦.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D].上海音乐学院,2006.

    [7]唐薇.浅谈巴赫有伴奏小提琴奏鸣曲音乐创作[J].音乐创作,2012(12):164-16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5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