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中国古典舞舞姿的特点
范文

    【摘要】中国古典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创立于五十年代。是我国古典舞蹈中的精髓,对世界舞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色。舞姿是人体的舞蹈姿态。舞姿动作则是舞蹈构成最基本的要素。中国古典舞的舞姿,作为具有独特文化品味的舞蹈姿态,以和谐的造型、强烈的雕塑感、浓郁的风格及丰富的体态见长。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舞姿;身韵;特点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古典舞舞姿的体态特征

    中国古典舞舞姿的体态特征,用四个字概括为“圆、曲、拧、倾”。是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元素,也是舞姿造型中必不可少的体态。我国舞蹈家将手、眼、身、法、步巧妙的与婀娜多姿、形态万千的舞姿造型相结合,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艺术,为传民族之情,达民族之意提供了丰富的舞蹈语汇。但舞姿的千变万化,总是不离“圆、曲、拧、倾”的体态特征。

    (一)圆

    “圆”,“圆”的体态在中国古典舞的舞姿中,运用非常广泛。它是身体以腰为轴心以圆为轨迹进行运动,形成“三圆”动律,即:平圆、立圆及八字圆。而八字圆又是各种转换连接中的必然过程,是转换的衔接点。在审美上它是一个弧线,在动作上主要在踝关节处做勾、撇、绷、,小腿要在膝关节处做端、直、掖,小臂关节运动的晃手,上臂在关节处的摇臂,以及腰、胸颈在回旋等都是舞姿“圆”的体现。

    如上身大圆套小圆运动组合而成的“云手”,依圆形(八字形或蛇形)交替碾行的“走圆场”,以腰为轴心,双臂在前后左右依八字形挥出圆形的“风火轮”,以腰为轴而臂为辅,做舞姿立圆的运动的“翻身” 等等,都是“圆”这一特点在身法、技法上的具体化。

    (二)曲

    “曲”,就是曲线,是中国古典舞舞姿中的又一特点。它注重形体的曲线美和运动过程的迂回曲折。是指身体和四肢弯曲成各种不同的弧度, 表现舞姿的柔美线条及柔和曲线,暗示含蓄的意思。在舞姿动作中,要避免棱角,不能直来直去。它讲究从反面做起,比方说“逢上必下,逢左必右,逢冲必靠”,“欲前先后”等等,例如做“山膀”时,双臂呈弧形线条;做“顺风旗”时,一臂上举稍弯曲,手心向上做“托掌”,另一臂拉开“山膀”形成双向弯曲。

    (三)拧

    “拧”,是中国古典舞美的支柱。是指下身固定,上身(包括腰、肋、肩、颈、头)向左或右作水平旋扭。“拧”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运用最多,其作用是非常重要而突出的,许多舞姿和技巧都用“拧”的动律构成,而且将它与别的元素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复合元素。在拧的体态特征中,多以腰为轴的“横拧”加以运用。不同的舞姿都是在“横拧”的基础,融入胸与肩的仰或含进行变化的。

    (四)倾

    “倾”,是指身体的倾斜。是以髋关节为限,上身躯干往前、旁、后做屈伸、伸躺等动作,如探海、踹燕,老鹰展翅等等。当然,也可在倾的基础上,加上其他的动作元素,形成各种丰富的姿态,让舞姿更加多元化。

    二、中国古典舞舞姿的点、线配合

    中国古典舞舞姿非常注重点线的配合,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表现,优美动人的舞姿可以丰富舞蹈的内涵,给人以立体、生动的美感。一个优美的舞姿,不单单是要与其身法动律提沉冲靠含腆移等体态特征相结合,而更重要的是,明白其运动的轨迹,通晓其节奏的规律,这样才能使形体动态与空间构图上展现出线条的圆形流动之美。

    (一)含义

    点和线是经常提到的专业术语,它本身的含义也是多方面的。它的点就是舞姿的造型,线就是舞蹈运动的过程。从动作的外部形态来看,“点”往往是指动作中的突出的强拍或瞬间的停顿;“线”是指运动遵循的路线,如从二点到八点是走直线还是弧线、圆线?从神韵及内涵来看,“点”是指呼吸中瞬间的闭气;提沉中起伏的强弱;眼神运用时的凝聚;身法变换中意念的闪动等。“线”是指运动全过程中内在意识的旋律感,如同歌唱时的乐感。

    (二)节奏

    用“点”和“线”来表现舞蹈动作外部运动轨迹及节奏处理的强弱快慢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古典舞在节奏上,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在“慢而不断、快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且有变动规律的节奏中进行的。此外,动作的力度也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有轻、重、缓、急、强、弱、快、慢等区别,这些都是通过肢体动作所表现出来的。点与线,身与心,外在节奏与内在节奏的完美融合,使中国古典舞的舞姿具有“以形传神,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的独有特色。

    三、中国古典舞舞姿在技术、技巧的运用

    舞姿与身法是中国古典舞的精华。中国古典舞舞姿的技巧以拧倾体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舞姿的技术技巧有较大区别。

    (一)旋转

    中国古典舞的旋转有小舞姿转和大舞姿转。它的技巧多以拧倾体态为主,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有很大的不同。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转要求动作保持直的,长而舒展的,有延伸感。旋转靠的是全身的协调性。舞姿从身体传达到手臂、跨,再由手臂传达到手指尖,让舞姿显得长而舒展,并富有生命力。而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除了有直体旋转,在身体形态上还表现为拧倾体态的转。因此,动作显得婉转而修长,腾空而延续,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的起“法儿”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大多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这就要求舞者以腰为发力点,做到动作与动作之间衔接点的连贯性,并将动作传达到全身乃至末梢,给人以行云流水般顺畅自如的视觉艺术。如大掖步转。

    以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挥鞭转和平转为例,挥鞭转属于直立转的一种,从芭蕾舞中借鉴而来,在保留了下身旋转的基础,加上上身与手臂的舞姿变化,使舞姿转更富有复合性和民族性。如在挥鞭转中加入托掌转,按掌转和穿手转等,不仅使身法在舞姿转中得到更好的运用,更加强了难度。而平转虽也属直立转,但其流动性相对强一些,空间变化幅度也大。

    (二)弹跳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弹跳,在用力的方法上要求轻、漂,运动过程中松紧结合,发力要集中,过程的速度要快,讲究“发力在根,用力在梢”,注重“寸劲”。近年来,弹跳的民族特性越来越明显,难度越来越大。

    在跳的过程中,将不同的舞姿加入到大、中、小跳中,能够更好地表现“拧、倾、翻、闪、展、腾、挪”的特点。这不仅将舞姿中的身法韵律得以展现,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强了难度。在其不断发展的同时,将地面的身法动作向空中发展,也可在空中进行变方向的训练,使舞姿弹跳,起伏跌宕,对比鲜明。由于弹跳技巧的爆发力量,为弹跳技巧复杂性的发展提供和创造了条件。

    四、结论

    中国古典舞已初步形成我们民族自己的一套训练系统,它以民族为主体、以戏曲、武术等民族美学原则为基础,吸收借鉴芭蕾等外来艺术的有益部分演化而来。通过充分了解中国古典舞舞姿的特点,舞者能够更好地将中国古典舞舞姿的体态特征与身法动律相结合,并配合手、眼、身、法、步,生发成出千姿百态的舞姿,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艺术。

    参考文献

    [1]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马俊杰(1990—),男,藏族,甘肃甘南人,阿坝师范学院,舞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