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榆中小曲”历史继承、传承状况及保护意义分析研究 |
范文 | 杨彩芬 【摘要】榆中“小曲子”历史悠久,通俗易懂,广为流传,深受全县人民的喜爱。其基本曲调虽与陕西眉户有相近之处,但有浓郁的榆中地方特色。“小曲子”俗称“地滩子”。所谓“地滩子”就是春节耍社火唱后场时观众围圈观看,故称“地滩子”,这种形式还在农家庭院屋舍演唱。“小曲子”因演出条件的限制,不推大本,只演折子戏,“小曲子”常演剧目的音乐有两类,一是用固定曲式演唱的越调类剧目,二是用西京调或枇杷调贯穿到底的演唱剧目,多是后来从秦腔移植过来的。榆中“小曲子”的演唱揉进了兰州鼓子的不少曲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本文从“小曲子”艺术价值研究出发,系统阐述了榆中小曲独特的艺术价值,充分论证了新时代非物质传统文化继承背景下,榆中小曲独有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榆中小曲 ?历史继承 ?传承现状 【课题】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科学规划课题《甘肃“一带一路”节点中“榆中太平歌”教学传承与研究》(立项号:GS[2017]GHB2437) (市级课题立项号:LZ[2017]GH641)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0-0231-02 榆中“小曲子”历史悠久,因其曲调优美,主要内容为表现广大民众日常生活及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榆中地区广为流传。其基本曲调与陕西的眉户有相近之处,更有浓郁的榆中地方特色,在曲调名称、旋律、曲式和风格等方面都和陕西眉户有很大的差异。究竟是陕西眉户的变异,还是榆中地区古有的曲调,因其年代较为久远,且留存文献较少,故无据可考。但根据榆中的民间老艺人口述,榆中“小曲子”早于秦腔和兰州鼓子。 一、含义、特征,代表曲目及表现形式 (一)“小曲子”的含义 “小曲子”俗称“地滩子”。所谓“地滩子”就是春节耍社火唱后场时观众围圈观看,故称“地滩子”,这种形式还在农家庭院屋舍演唱。在“大戏”秦腔没传入榆中之前,“小曲子”以花钱少、演员不多、服装简单、不受舞台限制等特点为群众所接受,加上 “小曲子”演出剧目内容浅显易懂,以群众喜闻乐见而见长,在我县的山山垴垴、沟沟岔岔到处传唱。 (二)“小曲子”的特征 在秦腔还未流入榆中时,“小曲子”主要表现为花钱少、演员不多、服装简单、不受舞台限制等,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尤其是榆中“小曲”内容浅显易懂,描绘演绎广大人民群众身边的事情,故而“小曲子”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小曲子”因演出条件的限制,不推大本,只演折子戏,在榆中小曲演出史上虽演过《火焰驹》的本戏,却是秦腔脚本。 (三)代表曲目 “小曲子”常演剧目的音乐有两类,一是用固定曲式演唱的越调剧目,如:“卖水”、“大捡柴”、“小捡柴”、“小放牛”、“下四川”、“哭五更”、“大保媒”、“闹书馆”、“钉缸”、“项梁打柴”、“怕老婆顶灯”、“张琏卖布”、“二瓜子吆车”、“两亲家打架”等;这些都是“小曲子”的常见曲目。二是用西京调或枇杷调贯穿到底的演唱剧目,多是从秦腔移植过来的,如“二进宫”、“调寇准”、“断桥”、“走雪山”、“花亭相会”、“三回头”等。 (四)表现形式 “小曲子”的曲调分为越调类和北宫类。北宫类接近兰州鼓子,比较难唱,普及面不广。群众经常演唱的为越调类,越调类的一半程式是越调起,尾子落,中间根据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选用曲调。戏的开场前奏曲,有欢乐气氛的八谱,忧伤情景的柳青。大红袍、花柳青、沙帽翅、满天星等曲牌则为间奏曲,用于演员动作表演的伴奏。经常用于演唱的曲调有“五更调”、“彩花调”、“紧诉”、“慢诉”、“渐渐高”(“银钮丝”)、“摔节子”、“三朵花”、“咿儿吆”、“盘山调”、“枇杷调”、“西京调”、“东京调”、“一串铃”、“叠断桥”、“金钱花”、“清风调”、“大路调”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中“小曲子”的演唱揉进了兰州鼓子的不少曲调,融合榆中乡土特色的曲调,具有浓郁的榆中地方气息。 “小曲子”伴奏的主奏乐器是三弦,一人或二人,还有板胡、二胡、竹笛、扬琴等,打击乐用撞铃(俗称罄碗子)和“四页瓦”(用四块竹板制成,双手各拿两块敲奏)。 二、历史渊源、传承现状及传承体系 (一)历史沿袭 榆中小曲从传唱的手抄本歌词和民间流传中都有记载。1840年鸦片战争时,这一带传唱的秧歌调中唱到,“清朝家十三省,种植鸦片成了风,吃坏了多少好少年,吃倒了多少有钱汉”。上世纪八十年代榆中县文化馆组织完成国家十五重点科研项目十大民间文学集成时收集了大量的现存资料,故榆中小曲现阶段保留情况较好。 (二)现阶段传承状况 榆中小曲流传年代久远,前辈艺人很多。兰州鼓子演唱艺人都是唱小曲子的高手,还有历代的秦腔演员与榆中小曲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小曲子演唱多有世家,连搭张家营村张拿事和其子张建成都是唱“小曲子”的好把式。石头沟村刘学礼等叔伯父子六人弹唱俱佳;甘草乡三墩营村的王守忠、蒋宜迪;清水驿乡稠泥河村的舒把式;城关的金應恒、汉连岱、金德权、王德新、孙喜庭、张宝琳、董正、未学礼、上庄乡的杨自修、丁永仁等。但是由于时代发展,前辈艺人传承难以为继,找寻不到合适的传承者,榆中小曲濒临断层危机。 1982年,榆中县文化馆为挖掘文化遗产,举办了榆中“小曲子”挖掘整理演唱会,邀请了汉连岱、金德权、王好礼、王守忠等“小曲子”民间艺人,演唱、录音、挖掘整理了“小放牛”、“下四川”和“小曲子”的29种演唱曲牌,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1984年兰州市举办庆祝“建国35周年小戏调演”,榆中县文化馆为传承和弘扬民间文艺,把榆中“小曲子”搬上了舞台,在新创作的现代戏《喜事风波》中做了尝试,甘肃广播电台录音播放,得到了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行家们的认同。1991年榆中县文工团排演了用榆中小曲子演唱的现代小戏《背善改名》,多场次演出,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1996年,榆中“小曲子”被公布为榆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时,被兰州市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三、榆中小曲艺术价值 榆中小曲曲调虽与陕西眉户有相近之处,但其具有浓郁的榆中地方特色。榆中小曲在曲调名称和旋律进行、曲式、风格等方面都和陕西眉户有很大差异,究竟是陕西眉户的变迁,还是甘肃及榆中地区故有的曲调,无据考证。在榆中地区虽无历史资料可查,但我们根据多方考察和民间老艺人的口述,得知榆中“小曲子”先于秦腔和兰州鼓子。保护榆中小曲,对研究当时民众的日常生活、文化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榆中小曲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 四、保护榆中小曲的意义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寓意和历史内涵。而本土民间音乐则是地域文化的灵魂,记录着一方热土的理想与梦幻。促进本土民间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对挖掘和保护榆中诸多地方性优秀音乐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意义。榆中本土音乐具有底蕴深厚,风格独特的特点,而榆中小曲的多样性、原生性、丰富性、包容性在发掘本土音乐中被充分挖掘了出来,具有十分独特的保护价值。在保护本土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土音乐资源,确立以本土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点,既可以促进当地居民在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的背景下,充分感受民间文化的多样性,提高审美心理,形成开放、平和、包容的文化心态,又能够以本土音乐开发与传承为出发点,大力发展当地特色文化旅欧品牌,形成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