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研究与实践 |
范文 | 季露燕 【摘 要】著名教育者陶行知先生不仅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同时也提倡创新教育,就是“六大解放”思想,帮助学生解放出双手、头脑、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把对学生的教学、学习和动手相互结合,加强对学生的生活教育。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也应该把小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通过老师的科学合理引导来进行教学,这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对于我国现代小学语文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分析与研究,重点研究陶行知教育家所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具体实践过程,以此来推动“六大解放”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把陶行知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发扬光大。 【关键词】“六大解放”;小学语文;研究与实践 当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还是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教育者必须引起重视和关注。充分的帮助学生解放双手和大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的创新和思考,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国公民必须具备良好的人物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等一些方面的基本能力。因此语文学科教育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而小学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在小学义务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同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創新教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求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对此,就应该加强“六大解放”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解放小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后续的人才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一、“六大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迅速,社会竞争激烈,人才之间相互竞争,其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是社会人才的重要表现。因此,必须加强对创新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创新意识和精神依然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陶行知教育家所提出“六大解放思想”的创造教学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重大贡献。其中,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加强其动手能力的培养等教学思想,都和陶行知教育家所提出创新教育思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创造精神相互影响和融合。陶行知教育家提出的创新教育思想,有效的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去认识到当前教育所存在的“应试教育,为考试而学”的弊端就是提前扼杀了小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这种创新教育思想,不仅仅是对素质教育的良好体现,同时也推动了新课程的改革脚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通过自身的教育思想,人格魅力和高尚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广大教育家做出了良好的榜样。因此,在提倡创新教育的背景下,陶行知教育家所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就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六大解放”思想的实践 (一)帮助学生解放大脑,自主思考 陶行知教育家曾经告诫人们,教育事业就像人们平常喂鸡一样。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去学习,把教学知识重点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学生是不情愿去学习和理解的,同时这样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也得不到提升。因此,相对于教师只顾自己传授知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和研究就更加重要,因为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去学习,会更加容易接受所学知识,记忆也更加深刻。因此,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思想,认为儿童可以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即学即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解放自己的大脑,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并且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小先生”思想就得到了具体应用。如,在讲到小学四年级上册中《精卫填海》这一篇课文时,本课文主要体现的教学精神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到精卫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老师简单地讲述和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和理解,让学生自主形成小组,互相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加强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感受精卫心中的不甘和悲愤,并可以学习精卫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上,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不断努力。在讨论结束后,老师把学生的讨论结果加以整理和归纳,指出不足之处,并纠正有的学生的错误思想,只有积极的帮助学生解放大脑,使其自主进行思考和想象,才能更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解放学生双手,指导学生主动去动手实践 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不应该只存在于课本之中,凭空想象是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因此,必须解放学生的双手,加强对其动手能力的培养,才可以让他们充分的感受和了解这个世界的美好和奇妙。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和操作,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去理解和感悟语文课本中知识内容。如在讲到《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课后实践,寻找爬山虎,仔细观察爬山虎的脚,然后思考是否和课本上所描写的是一样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就可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习效率。 (三)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主动去观察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不应该只是加强学生对于课本上知识的观看和学习,更应该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释放自己的双眼,主动去观察、发现和认识课本外的世界,开拓自己的视野,认识更多的新事物,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判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整体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四)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积极表达 作为小学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提问、勇敢表达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小学学生相对年龄较小,对世界充满好奇,看见或遇到新鲜的事物都会问“为什么”,因此当学生向老师发出提问时,老师应该耐心给学生讲解,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同时在实际教学课堂中,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提问,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再加以引导,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从文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做到敢问、敢说、积极主动表达,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相合作,相互沟通交流,就提升了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结束语 创新作为当下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主动研究陶行知教育者“六个解放”的具体思想内容,并且合理科学的应用在教学中,把陶行知教育家的教学观念作为教学标准,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不断创新和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我国新课程改革事业打下基础,推动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蒲永红.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名师在线,2019(26):29-30 [2]张晨.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91+120 [3]吴佳书.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15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