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校音乐课程的创新模式研究 |
范文 | 【摘要】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音乐课程的教学尚属发展的初期阶段,但随着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的进一步探索和深入,该技术将会日趋成熟。本文以广东省音乐类非遗课程为例,从理论框架、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四方面初步探讨了如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校音乐课程,阐述其将带来音乐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对教学、非遗的传承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音乐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人类社会各项技术产生巨大飞跃,其中信息技术无疑是各项技术之中最令人瞩目的。信息技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与核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思维方式,对人们的工作、学习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促进包括教育在内各个领域的巨大进步。 “信息化”是20世纪中叶国内外专家对信息科技发展的一种表述。信息技术的介入使教育的思想、理念、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较之过去发生巨大转变,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教育的内涵。目前,信息化技术已普遍应用于高校的课程教学之中,但普遍存在总体课程资源数量众多,而音乐课程数量相对较少且单一的矛盾;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无法适应艺术课程内容多样性的矛盾;理论性指导与实践性特征的矛盾。 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蕴含丰富的文化精华、兼具多重的存在价值,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文化的复兴离不开教育的发展。高校教育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理念、方法、手段,傳承中国内蕴深厚的传统音乐,让文艺形态发生改变,产生一些新的文艺形式、新思想,带动音乐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意义 (一)有利于教育思想、观念、模式的变革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特点与优势,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高度结合,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将传统的以传授音乐知识为主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的教育观念的改革。当今教育的信息化,使得丰富的音乐资源得以全方位的开发,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通过声像、图文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运用多媒体多样化的手段探索可操作性强的、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模式。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音乐教育,将打破从前的封闭状态,实现开放化、大众化,拓展教育的时空,扩大教育的对象,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 (二)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音乐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探索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自主、探究、合作”式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资源共享的特点及时获取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内容与成果,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使之普及化。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运用数字展示、数字传播、数字虚拟等多样化的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仿真的学习场景,更形象生动地讲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使教学的形式更加灵活、方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三)有利于文化传承、培养高级人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的单向传输模式。教育信息化将使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依托高校开发音乐资源并加强艺术实践,可以发挥高校的智力资源优势,通过专业师资力量为音乐教育提供充分的专业指导;同时通过相关的课程设置、专业化的教学方法扩大、丰富音乐教学内容,突出文化特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更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间接推动社会文化事业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传统文化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有利于更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创新模式 教育信息化包含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基础(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法规和标准等五大要素。教育信息化技术的硬件建设是基础,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核心,信息化人才培养是关键,信息化法规和标准是保障。 (一)以教育信息化理论为指导构建音乐课程的理论框架 信息化技术在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应做到三个结合:即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的结合、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的结合。 尝试以教育信息化理论为指导构建音乐课程的理论框架,将改变过去一味注重音乐类非遗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以及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师结合多种信息化手段虚拟创设非遗产生、发展过程的真实情境,通过对学习者的多感官刺激,使其体验、了解真实的非遗表演环境。此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表演与实践的综合能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二)探索信息化理论指导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单一的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精神的学生的需要,探索多样化、适合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是改革的必然。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关系到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教育资源建设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努力丰富教育资源,大量使用与非遗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的同步传输与交互控制。 具体可分为两种模式:并列型模式、开放型模式。并列型模式是指老师正常开设校内非遗课程,学生在学习校内课程的同时,去网上学习相同类型的非遗课程。开放型模式是将校外音乐类非遗课程内容作为课程资源嵌入或引用,允许学生选修MOOC课程,或者使用“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教学。 在大学音乐课堂信息化教学条件下,可将并列型模式和开放型模式合理应用,完善或创新音乐教学模式。不仅通过课堂内的教学,还通过互联网、数字化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搭建非遗文化学习平台,提升学生的舞台表演、创新能力,由此激发学生对课堂中学习的音乐类非遗理论的深入思考;利用云课堂、超星等网络平台开设音乐非遗学习专栏,选登学生学习成果汇报、提供多样化音乐类非遗素材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传承非遗文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完善融技术与素质提升理念于一体的课程体系 以“信息化技术提高大学音乐素质教育专业化”为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的学科优势,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新突破。 将“音乐类非遗课程”作为大学音乐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舞台。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条件下,课程体系包括以培养文化艺术涵养、掌握现代艺术理念为核心的欣赏类课程以及培养扎实深厚的技术技能、创新意识为核心的艺术实践类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凸显大学学科优势,强调广东地域音乐文化,加强学生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和阐释。选择具有典型性、可听性的音乐类非遗作品,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较系统地介绍了有关音乐类非遗的基础理论知识,结合文化背景与音乐表演等方面綜合分析非遗作品,促进学生的深刻理解。不断挖掘课程中蕴涵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向学生灌输传统音乐是文化瑰宝的观念;注重音乐类非遗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促使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 把已开设的有关粤剧、客家山歌、广东音乐等课程建设成精品视频公开课或慕课,实现服务大众社会与文化传承创新的社会责任。 (四)建立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音乐类非遗课程的教学与艺术实践,为学生建立电子化的学习档案,其中包含学生身份信息、参与音乐活动的记录、评价信息、音视频作品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期的研究与准备,进一步挖掘、分析和开发艺术资源及评价体系,拓展艺术教育的内涵,为艺术评价系统的系统化做实质性的工作。 通过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营造,新型教学方式的构建,传统教学结构的革新,使教育评价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革,学生能力评价由过去只注重知识向更加注重能力方向转变、由过去单纯书面考试评价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以展演、音乐会等多种方式转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尽管目前在国内,应用信息化技术于音乐课程的教学还属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但随着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的进一步探索和深入,该技术将会日趋成熟。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中,把新生命和新理念注入音乐课堂的教学,符合音乐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对教学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多渠道、多感官刺激的信息化技术与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相结合,将成为我国音乐教学领域的主流发展趋势。 “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音乐教育课程,将使教育突破传统的时空限制,不再局限于学校的有限空间,从而超越民族、国家的范围,为创建与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教育形态,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姜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底层叙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01). [2]常宇.在首都各界青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J].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13(05). [3]王昌海,陶斐斐编著.中国教育信息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2). [4]陈雅先,潘妍娜.创设新型音乐舞蹈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作者简介:胡远慧(1975—),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研究。 基金来源: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新媒体语境下广东省音乐类非遗的数字化传承》(项目编号:GD17XYS05);2.2016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 “十三五”规划课题《广东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保护与传承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6GZGJ3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