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与音乐文化发展 |
范文 | 【摘要】中国古代文人与音乐的发展息息相关,文人与音乐的关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变化。春秋战国时代,文人起到辅助创作的作用,汉朝乃至南北朝,文人成为音乐创作的主力,唐宋时期是文人音乐创作的黄金时代,从元代一直到清代,文人逐渐走进民间,创作出更加有民间色彩的音乐,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中国古代音乐主要由词与曲组成,与文学密不可分,文人以独有的美学鉴赏力与创作能力为音乐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美学思想,古代文人对音乐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古代文人;音乐创作;美学;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9.2?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3-0004-01 【本文著录格式】武恬.浅谈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与音乐文化发展[J].北方音乐,2020,02(03):4,11. 一、文人与音乐创作的关系变化 (一)先秦时期 《诗经》是儒家经典,收集了先秦时期各诸侯国以及周边少数民族的一些极具代表性的诗歌,实际上,这些诗歌原本就是根据当地人传唱的歌曲进行摘录的。《诗经》中除了地方民歌外,不乏一些带有明显文人创作色彩的歌曲,即使作为民间音乐收录的“风”中也是如此。比如有学者认为《关雎》不是随口吟唱的作品,而是文人在原始歌曲基础上进行了探索与修饰,使其变成更加精致的文学同时也是音乐作品,实际上,整本《诗经》都可以说是这样创作出来的。“风”作为民间音乐,具有最原始而真挚的情感,但是一些作品中那些经过文辞琢磨的优雅词句一定是经过文人之手得来的,可以说,“风”是由平民提供素材,文人进行词句润饰,共同创作出来的作品。《诗经》中的“雅”是贵族在宴会上享受的音乐,“颂”是祭祀音乐,文辞或精致华丽或典雅晦涩,自然都是由文人创作的。由此可见,文人在《诗经》创作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说文人在《诗经》创作中起主要作用,因为《诗经》中真正具有广泛传播性的还是“风”,“雅”和“颂”与民间关系并不大,在民间普及的主要是“风”,在“风”的创作中文人主要是对歌词进行润色,起到的是辅助作用,更为重要的歌曲的旋律与情感则来源于民间,总体而言,文人在先秦的音乐创作中主要起辅助作用。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乐府起源于秦朝,在汉代进入兴盛阶段,乐府官员在民间收集歌曲素材,送入乐府进行再创作并演奏。统治阶级一方面从民间歌曲中了解各地风土民情,另一方面作为宫廷乐舞享乐。民间歌曲相比于宫廷享乐音乐显得不够华美,于是统治阶级就让文人对这些收集而来的民间歌曲的词曲进行改编、润色等二次创作,以满足统治阶级的需求。比如汉乐府中的经典作品《孔雀东南飞》《陌上桑》,故事原型都是取自民间,但是华丽的词句与极具技巧性的谋篇布局与民歌质朴、简练的特点相悖,显然出自文人之手。 汉代,汉武帝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土地兼并形成门阀世家,导致文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达到高峰。从乐府诗的兴盛到《古诗十九首》面世,两汉四百年是古代诗歌由民间口口传诵到文人自主创作的过渡转型时期。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诗歌具有明显的民间色彩,“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汉乐府诗歌中文人创作成分更加明顯,但是仍然具有民间诗歌积极向上而富有感情的特点,到了《古诗十九首》,诗歌中带有更多的伤春悲秋与愁思难解的意味,常常感叹时光易逝、流年不在的忧伤与难以消解的相思之情,这就具有非常明显的文人烙印了,与民间诗歌迥然不同。文人不进行田间劳作,无法感受平民百姓的简单快乐,反而心思细腻、多愁善感。《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文人创作在音乐创作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时局动乱,文人开始更加不问世事,在音乐、山水中寄托感情。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文人音乐家,大量文人参与到音乐的旋律与歌词的创作中,音乐文化在魏晋时期达到空前的高潮。文人的音乐创作不再只是歌词,还包括谱曲,甚至亲自演奏。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一个高峰,对于音乐同样如此,这一时期出现的文人音乐家为此后的黄金时代做了大量理论与实践准备。 (三)唐宋时期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极盛时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唐代音乐呈现出华美自信的风格,具有饱满的热情。诗歌在唐代不仅是文学,也是音乐,唐代的诗歌是可以直接唱出来的,诗人创作诗歌的过程往往也是演唱的过程,比如李白的《将进酒》相传就是李白在酒席上当场演唱出来的。先秦时代,等级制度森严,贵族作为享受者往往不会自己去演唱诗歌,民间音乐在贵族阶层无法传播,只能由乐官去民间采集,提供给统治者了解各地民情。到了唐代,文人创作的优秀诗歌无论是市井小贩还是王公贵族都争相传诵。如此,文人就在各阶层之间搭起了音乐交流的桥梁。文人对于艺术更加敏感,在自主创作的同时,也会对民间流行的优秀音乐进行吸收改良,使其具有更好的艺术性,从而走出民间直达上流阶层,获得更大范围的流行。唐代科举制使得民间与上层社会的鸿沟被打破,来自民间的文人也有了进入朝堂的机会,音乐交流更加方便。 到了宋代,诗歌的主要形式变成了词,词与诗一样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歌词,而词比诗更容易唱出来,与音乐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宋代,音乐出现了明显分工,文人根据曲子填词,乐工或者乐妓进行弹唱,双方双向选择。有名的歌姬弹唱自己写的词会让词人感到光荣,能够弹唱著名词人的作品也会让歌姬名声大噪。宋代的音乐几乎没有了阶层的界限,皇帝也会去听李师师弹唱的曲子,可谓与民同乐。宋代诞生了一些专业填词人,这些人文学成就并不突出,但在当时却是当红人物,比如柳永和周邦彦,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已经超出了一个词人的身份,他们可以被称作音乐家。宋代是文化艺术的盛世,站在盛世顶点上的几个大家做出了文学性与音乐性都堪称伟大的成就,比如苏东坡,一个文学艺术的全才。唐宋时期的音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空前绝后的,诞生了一大批伟大的文人音乐家。 (四)元明清时期 元代以后,音乐形式更加丰富,开始以杂剧、散曲、传奇等带有表演元素的形式进行演绎,艺术性更加接近现代,文人同样是引领者。元代与清代,在异族统治下,文人被放逐到民间,创作出更有人文关怀的作品。 二、文人在音乐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音乐与文学相得益彰 文学与音乐关系密切,文人创作诗歌既是进行文学创作也是进行音乐创作。文学形式的改变催生出形式更加丰富的音乐形式,音乐在传播过程中获得发展,又影响到文人进行文学上的改变。唐宋时代,诗与词分别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也是最主要的音乐形式,这时的音乐是与文学不可分割的,二者相得益彰。 (二)文人为音乐文化提供美学思想 大多数文人并没有专业的音乐技能,他们之所以可以逐渐占据音乐创作的主导地位,是因为他们具备一般人没有的艺术鉴赏力与美学思想,文人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将自己对美的理解写进歌词里,赋予音乐独特的美学思想。与乐工不同,文人看中的是音乐所蕴含的思想,对于曲调的音符并不敏感,文人音乐创作赋予音乐文化的是独有的美学思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起源于民间,在文人的引领下逐渐繁荣,民间提供素材,文人凭借独有的美学思想进行升华,使其具有更大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小宁.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与音乐文化发展[J].黄河之声,2019(8):29-30. [2]孟瑶.试析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学科价值——评《简明中国古代音乐史》[J].新闻爱好者,2019(5):104-105. [3]陈叶凡.中国古代音乐史微探[J].北方音乐,2019,39 (15):1-2. [4]苏婷.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审美趣味[J].黄河之声, 2016(22):123. [5]谷雨桐.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浅谈人的生存环境与音乐的产生之间的联系[J].黄河之声,2017(21):8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