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演唱分析
范文

    杜亮

    [摘要]

    在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作曲家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部作品具有非常浓厚的艺术性和地方特色。作品将河南豫剧的部分元素融合进来,以其声腔韵味突出表达,节奏多变,表现力非常丰富,在演唱方式上以说唱形式为主,有着较为明显的音域跨度,演唱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对此歌的音乐发展层次及艺术特色、演唱技巧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与手段。由此,希望可以给喜欢这首歌曲的专业表演者或声乐爱好者从多个方面去深入了解和学习提供借鉴。

    [关键词]艺术性;地方特色;河南豫剧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5-0116-02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55周年,在1982年,由著名的歌唱家李双江、郁钧剑和作曲家士心等共同完成了《没有伟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这首作品。这首歌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借助豫剧元素,凸显了气壮山河、豪迈雄壮的气势,将主人公立志参军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表达得酣畅淋漓。本文主要介绍此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分析演唱的方法和一些处理的细节,结合对此曲的演唱体会,能正确把握唱腔特点并灵活运用到声乐演唱中。

    一、歌曲简介

    《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这首作品是郁钧剑老师作词,李双江、士心老师作曲合作完成的一首河南豫剧风味的原创歌曲,是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5周年创作的。这部作品反映了当年我国许多有志青年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入伍,体现出了为祖国奉献的强烈觉悟。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处于比较特殊的历史时期,传统戏曲无法正常演唱,很多剧团转而以现代戏为主,或者让戏剧表演艺术家改唱歌曲。由此中国的民族声乐里涌现出一批具有豫剧风格的“戏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属《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就这样一首具有非常浓厚的河南地方戏曲风格的声乐作品诞生了。

    二、歌曲的艺术特色

    这首歌曲的演唱部分融入了河南本土地方戏曲越调的元素,拥有非常典型的河南豫剧和越调调式特征,结尾音落在宫音上,整体的旋律呈现出类似“齿状”与“波浪状”交织在一起并向前进行,开朗、幽默、乐观和积极向上的风格特征十分明确,是一部结构分成三段体的声乐作品。在演唱这部作品时,除了需要注意全程的感情把握、技巧运用、速度、强弱的对比变化刻画、塑造人物外,更要把握好这首“戏歌”所属特定剧种(河南地方戏)演唱风格,了解该剧种的曲式特点和腔式特点,以便把这首带有“浓郁河南地方戏风格”的歌曲诠释好[1]。演唱时正确把握好“戏”和“歌”的尺度,特别是要突出豫剧润腔的合理应用,将河南方言和歌曲音调的关系处理得更为和谐,这样才能突出“河南味儿”的歌曲意蕴[2]。

    三、歌曲的豫剧元素

    在河南当地,豫剧可谓历史最为久远,也有着“河南梆子”的美称,是当地最大的戏曲剧种,因为早期的演员在演唱时常常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所以豫剧也被称为“河南讴”。事实上,河南梆子是豫剧得以重新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河南简称为“豫”,由此将其叫作豫剧[3]。在安徽北部豫剧也称为梆剧,在江苏和山东的部分地区则以梆子戏来代指。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除河南外,湖北、安徽、江苏、台湾等地区都有专业豫剧团,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开封一带的祥符调是豫剧最早产生的核心内容。祥符调传到鲁西南一带,以后又传到豫北的叫高调,传到商丘一带的叫豫东调,往周口、漯河、许昌一带流行的就形成沙河调,主要流行在洛阳的就是西府调[4]。这五大地域流派几乎囊括了豫剧所传播的全部区域,显示出某种程度的地域代表性。但是要从豫剧艺术特别是唱腔音乐上加以审视比较各地域流派的异同,就会发现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这三个流派之间的差异很小的,其主因在于它们都以祥符调为基础而衍生,并未对原来的音调旋法完全抛弃而形成独特的唱法,所以人们常把它们三派统称为豫东调。在唱腔句法结构方面,以眼起板落为主要表现形式,尤其以散板居多,唱法上也是假声(二本嗓)较多。总体特征是明快、俏丽、挺拔、昂奋,而豫西调的唱腔曲调是以中州音韵的洛阳为中心的语音和音调为基础,豫西调大多用真声(大本嗓)演唱,腔大低沉、声音圆润、粗犷浑厚,听起来朴实、浑厚、深沉、悲壮。

    该作品借鉴了豫剧唱腔里的很多元素,如念白、润腔,豫剧唱腔更加注重韵味,感情的真实、语言的灵活和气口较为合适,使得韵味不仅突出表现在音符、节奏和旋律之间,也凸显在肢体语言的表示和吐字上,与民族声乐相融合形成豫歌[5]。从演唱形式上,豫歌不单运用了我们俗称的声乐演唱方法,更需要注重把握音乐风格;从唱词语言看,豫剧凸显出极具地方特色的韵味和口语化的方言。

    四、演唱技巧的处理

    豫剧对于戏曲中咬字吐字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豫剧大师常香玉常说:“每个字都要斟酌,发出来的字讲究字正腔圆。”拖腔、甩腔、力度、重音等在豫剧的演唱中被经常使用,豫剧在唱念做打等表达方面也给民族声乐以强大的影响力[1]。

    演唱民族声乐也要以字正腔圆为要务,只有咬字准确,腔体才能真正打开,随着其打开的完成,声音自然就会好听。豫剧想来对吐字咬字有着十分高标准的要求,每个字是气浅或深,如何发出来,以重音处理或弱唱都有极为严格的说明。为此,民族声乐对其吐字咬字重点学习,既关注其美声的演唱技巧,也对每个字的发音做细节性处理,学习豫剧严格要求发音标准,打造出自身演唱的特色[6]。在对豫剧这种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戏曲进行演唱时,需要和地方音乐结合起来,将两者的共性和不同做好比较和了解,以促进地方特色音乐的发展、进步。

    在此曲中有很多地方在咬字发音上特别有讲究,这就要求演唱者在咬字发音上按照凹声的要求做到咬得准,做到字音准确、分出抑扬顿挫,讲究收声归韵,做到吐字清晰,才能表情达意,才能唱得稳[7]。如在歌曲开头的第一句“阳春三月我满十八,报名参军要离开家”中,按照普通话的发音“阳”是第二声、“春”“三”是第一声、“月”是第四声,如果按普通话的声调来演唱便会失去豫剧该有的韵味。演唱时要按照河南方言的声调往上挑着唱,即先把声音走低然后再折上去,也就是在“说”话的基础上去“唱”。“满”字要收韵,演唱时要有抑扬顿挫的感觉,把声音叹下去,有种往前抛,把声音甩出去最后又收回来的感觉,要注意字头的爆发力,要把每个字头咬清楚。又如“报名参军要离开家”这句当中的“报名”“参军”“离”要像河南方言的语气那样说出来,“离”音要下滑,演唱时底气要足,气要加强,声音收回来。再如“村后的青草地,牛羊伴鸡鸭”这句也是带有声调的河南话说出来的,“青草地”是很有特色的念白,声音在平常说唱的基础上,带上情感、韵律、节奏、强弱,聲音要挑起来。

    實践说明,民族声乐学习戏曲技巧对其自身演唱提高有重要作用,声乐演员演唱实践时从细节的处理上显示出更具显著的进步影响[8]。倘若将地方戏曲看作民族声乐演唱的辅助教学工具,其能够从吐字行腔、演唱气韵、舞台表演等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由此看来,在可行的前提下,可将豫剧唱腔及其他戏曲唱腔引入借鉴到民族声乐演唱中来,这将是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的一次重大改革[9]。

    结论

    《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从风格来看,个性十分突出,有着显著的旋律跨度,且难度不小,要求演唱者在演唱作品时不但要有科学的发声技巧,在表演和歌曲处理上还要具备一定的戏曲基础,在演唱作品时更需要有韵味和表现力。本文主要分析这部作品里的豫剧元素和演唱技巧,从艺术特征到唱腔运用再到演唱技巧的运用逐一进行分析,如何在演唱时把“韵味”把握得更到位,表现力更强,从而使声乐演唱能更好地借助于戏曲中的唱腔技巧来完成作品,这样才能表达出作品所需要表达的风格和特点。

    注释:

    [1]吕茵.戏歌的艺术特征及演唱——以《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为例[J].表演艺术,2010(12):31—33.

    [2]王利娟,刘伟.戏歌《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演唱分析与处理[J].音乐探索,2013(01):43—45.

    [3]乌日娜.论豫剧元素声乐作品《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的艺术表演[J].大众文艺,2015(09):148.

    [4]慎平远.豫剧唱腔在《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中的借鉴与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6.

    [5]朱意.浅析豫歌《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艺术特征与演唱[J].长江丛刊,2015(22):23—25.

    [6]李丹丹.论豫剧元素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与技巧——以《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8.

    [7]白雪.论河南豫剧唱腔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以《木兰从军》《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15.

    [8]江慧.美声唱法在戏歌演唱中的运用——以作品《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为例[D].西安音乐学院,2017.

    [9]李敏.豫剧唱腔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借鉴与运用[D].云南艺术学院,2014.

    (责任编辑:崔晓光)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