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
范文 | 刘兆义 摘要:小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有限,而课堂是其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小学数学是小学的重要课程,现下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想法,第一部分是基于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研究,提出传统教学中,小学生“数学难”的成因。第二部分是学生的详细情况,有针对性地建设有效的数学课堂。第三部分依据现有的教学手段、再结合教学评价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第四部分是综合教师们的教学水平、让其互补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期望能够对于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4-162 小学教学是学生重要的一部分,而数学更是小学的重中之重,而现下的情况是数学教学的时效性还需要一定的提升。数学一味地被动接受学习的方式已经被时代淘汰,而现在的数学学习形式除了接受学习以外,还应该让学生有着自主动手、合作交流的能力。不仅如此,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数学的时间,而且经过一些问题和奖励来提高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合理地创造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中通常蕴含着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是思维的启发点和活跃点,也是学生探究的起点。问题情境的产生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思考而且还可激发学生的乐趣因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便需要根据数学教学的知识重难点、学生思维的疑惑点来巧妙地设置问题,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从而确保问题的提出能够创设出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让学生能在问题和兴趣的驱动下自觉思考,主动地进入到自主、深入探究过程中。 例如,在教授《负数》这部分知识时,笔者结合本节的内容,为学生们创设了问题情境,问题如下:负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负数具有什么意义?什么时候需要使用负数?问题提出后,笔者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思考时间,这时,学生们纷纷调动知识、散发思维,展开了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2.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是知识的来源和最终的归宿,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性,有效点燃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便可以从现实入手,将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实际经验有关的素材融入到课堂过程之中,从而充分营造和还原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站在生活化的角度来思考和看待问题,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容和基本原理,理解数学的应用,从而点燃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们加深对小数部分知识的理解,笔者与学生们展开了生活对话。对话如下: 师:同学们,你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带“.”的数字? 生1:在超市购物时遇到过。 生2:商品的标价中遇到过。 生3:称量体重时也遇到过。 师:看来小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老师在这里也收集了一些小数,大家来尝试读一读吧,如下:5.2,3.6,1.25…学生们尝试读数。 师:非常好,大家都很准确的将这些数字读了出来,那么大家观察这些小数具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老师就带领大家一同学习小数的知识吧。如此以来,每位学生都产生了对小数知识的浓厚兴趣,主动地进入到了知识的正式学习中。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习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强调的是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也认为,就教学而言,不应只是一味地关注知识的学习,还应重视学生其他方面(认识科学本质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和思维能力等)的提高。因此,就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可以采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多媒体、计算机等);还可以找准时机,适时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不断树立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 例如,以“位置”内容为例,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是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创设游戏活动(找座位游戏、点名游戏),引领学生感知位置,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现实情景,如课件演示电影院“对号入座”,出示挂图“小蚂蚁如何吃苹果”。有效借助这种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点,更有效地激发其主动思考,从而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 合理的评价对学生具有很好的积极鼓励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不是很有自信心,所以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借此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比如当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出现进步的时候,老师可以对其进行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同时要告诫这个学生不要骄傲;当一个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的时候,老师要对其进行鼓励,让其不要灰心,并帮助这个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重新拾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情况之下,丰富小学数学的课堂形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飞速发展的社会提供综合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金存.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55. [2]马焕福.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23-124. [3]楊再飞.“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路径探索[J].学周刊,2018(35):56-57. [4]张晓峰.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8(36):31-32. [5]许义莹.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9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