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凡课“预”则立,“不预”则败 |
范文 | 章秀梅 摘要:预习是小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习惯。据调查,每一个优秀的学生都有良好的预习习惯。这里的预习不是简单提前看一看书,而是通过预习,孩子提前理解本课的学习重点要学的是什么,哪些容易接受,哪些不容易接受。这样,我们的学生就能够带着兴趣上课。当然预习还可以会让学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会转化成为信心,从而产生超越其他学生的心理预期。 关键词:预习方法;策略探究;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246 我们教师对小学生进行预习习惯与方法的训练,有哪些方法和策略呢? 要让学生明白预习对课堂学习的重要性。具有“一步先,步步先”的先导意义,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的事例,回顾或体会自己在有无认真预习条件下听讲效果的明显差异; 老师要教给孩子正确的预习方法,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以具体例题逐步预习,再追加一些材料巩固该预习模式,直至孩子完全掌握此种法为止。 我所带的是六年级学生,也是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个人认为高年级阶段的预习要注重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预习方向的引领 1. 以教材为依托。 六年级学生的预习还是应以教材为依托,这样目的性更强,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更是能起到辅助其明确预习方向的作用。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自行查找资料补充丰富资料链接。 2. 时间的灵活安排。 预习时间要在服从学习整体计划的前提下灵活安排,根据每天的空余时间,决定预习的科目及每科的时间。课前预习一般在20分钟左右,时间多时预习可以充分点,钻研的深点,闲时可以多搞一点阶段预习和学期预习。 3.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预习时的思考是预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如果预习不思考就等于没预习。预习时要把精力投入在对知识的思考上而非仅仅对书上知识的浏览、记忆,这样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预习在课内进行时,时间较为充裕,注意力相对集中,更便于提高预习效果。 二、預习的策略探究 1. 时间是做好预习的前提 要想有好的预习效果,首先要保证一定的预习时间。课前预习所花的时间和预习程度要因人而异。逻辑思维能力较好的同学,只需花少量时间。抓住每节课的空档时间预习是基础较好的同学应该应用的效率最高的方法。对于学习较薄弱的同学,预习应该更细致和深入一些,应在前一天进行。 2. 预习深度的预设是教师做好预习的难点 预习到什么程度才算预习好了呢?那就是预习之后,对知识的体系和知识本身有个大体的了解,对知识的应用方法也有个初步的感觉。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每课的知识点、练习自己可以先做一做。 课内预习半数以上学生应该达到这种程度。但是课外的预习受到作业时间的限制往往达不到这种程度,那么就应在有限时间内,对教案中的问题要进行思考,以便课堂上有的放矢。 3. 持之以恒是预习成功的黄金定律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说:“学习这种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有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后,感到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就想放弃预习。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学习成绩与多种因素相关,只有在搞好预习的同时,搞好其他学习环节,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另外,预习的质量也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预习不能浅尝辄止,持之以恒方能奏效。 三、客观、公正而又不是褒奖的评价是预习取得良好效果的催化剂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归纳了以下检查预习效果的方法途径。 1. 在评价方法上,实施自评、家长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这其实可分为学生预习后评价的三个步骤 自评,即自己检测自己是否完成了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该在书上和导学案上做批注的有没有做标示。自己是否认真完成了预习。 学生互评,在自评完的基础上各组由组长统一时间,小组内进行交换自评,然后评出组内预习得最好的,并由科代表做好记录。 师生互评,这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在学生初读部分,针对学生回答情况,师生共同探讨,看学生是否是经过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采取家长评的方式,看学生是否认真完成预习。 2. 评价手段,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 在互评后各组员应对本组预习情况作口头评价,组长归纳要点并做好记录,汇报给科代表。科代表再对自主预习效果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主要是缺点,以便同学们发现自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师考查。比如可以通过课前3分钟书面检测,也可以课堂上进行诸如“文章主要内容;生字词理解运用;问题质疑”等问题的提问。尤其是对于自觉性相对较差的同学,定期检查并给予肯定,以使其保持完成预习的积极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做好预习工作,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要找对方法,找到方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给小学语文课打开一扇有益的窗子。 参考文献 [1]周文君.小学语文预习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6(10):28. [2]衡艳丽.小学语文自主预习学习刍议[J].课外语文,2015(24):7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