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地理情境教学实践探究
范文

    葛光舜

    摘要: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活跃学生思维,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量。但是如果教师仅应用书本上的资料进行课堂讲学,缺乏有效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乐于应用情境创设的方法,促进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学习。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从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情境资料;针对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优化多媒体在情境教学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对初中地理情境教学展开讨论。

    关键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113

    赞可夫也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由此可见,初中地理课堂尝试使用“情境教学”模式,可较好的为学生创设或身临其境、或通俗易懂、或激发兴趣、或引发质疑等互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现“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利用情境可以较为轻松地拉近师生距离,帮助教师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提供实物资料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真正的教育是“寓教于乐”,学生在玩一玩中学到知识,会让学生对多学记忆深刻,不易忘记。实物情境资料是教育、娱乐与严肃之间的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需要教师将实物的选择与教学内容融合。教师不能为了完成教育任务和目标而让情境资料失去趣味性,更不应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而放弃设定的教育目标和知识技能,要做到让学生通过参考实物情境资料产生对知识探究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地球仪和经纬网这一知识体系学习时,就让初一学生通过玩一会儿地球仪的方式,对经纬网进行基本了解。这种实物情境资料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也实现了轻松导入课堂教学内容的目标。初一学生初次接触地球仪,会感到很新鲜,他们好奇地把玩,发现地球仪上有各种颜色,并开始研究中国在地球的哪里,研究美国在哪里,他们的位置是怎样的。此时,教师给予学生时间,同时让学生思考:“北极在哪里?”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找经度纬度,学生也容易理解。在学生对经纬度知识基本了解后,教师组织学生站四大排,分别代表地球的东端、西端、南端、北端,抢答说各自的经度纬度。这种让学生参与到“情境资料的构建”中来,使得课堂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兴趣,对本课知识进行了高效的学习。

    二、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情境资料

    开展情境教学,教师不能过分地依赖教材,虽然要根据教材指导教学内容,看到每课的教育价值,但是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学生个人的思考和生活体验,灵活地根据课标内容调整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择贴近生活的学习素材,创设贴近生活和生动有趣的情境。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看过或听过的新闻、风土人情、生活中常见的具体事物等,引导学生直面现实问题,产生驾驭知识,深入了解问题的愿望,从而实现高效探究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世界气候”时,就结合了新闻和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教师结合国内关于多地天气预报中的风向,让学生了解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季风。此外,教师还结合校园四季的不同的景色,同學生探讨当地气候的变化特点。再如,教师在教学“交通运输业”一课时,就结合了我国历年公路和铁路总线路的新闻报告等,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多样性。同时教师结合本地及附近的“高速公路”、“机场”、“铁路”等运输业资源,鼓励学生举手回答自己知道的“公路干线”、“航空运输干线”、“管道运输干线”等。学生实际生活情境资料以及让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知道的内容,让学生在进行本课知识学习过程中体现了极大兴趣,教师也实现了高效率教学。

    三、针对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地理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的动态过程,是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问题常常是学习的起点和目标,是学习者认知、能力和情感发展的催化剂。教师完全可以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情境资料设计问题,使问题成为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主线,以“师问生”、“生问师”等多种提问和探究方式展开课堂探究活动。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国的水资源”一课时,就为学生举例了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如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当地不同季节情景资料,同时结合问题“你能说说水资源在本地区的分布特点吗?”、“你能说说本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或者年际变化吗?”学生们通过针对情境资料基础上的问题展开思考和发言,同时借助教师的引导和拓展,了解了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如此,教师还结合北京多年前的水量和用水量资料,通过提问,让学生快速了解了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所采取的措施以及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针对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成为了教师利用情境资料教学的有利措施之一。

    四、优化多媒体在情境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情境教学是利用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创设出符合教师的课堂教所需情境。是初中地理教师开展情境教学中的重要工具。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帮助教师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复杂的事物简单化,让一些原本学生们想象不出来的地理现象、地理过程通过媒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有更真实的体会,强化地理情境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国的民族”一课时,就通过图片情境、音乐情境、视频情境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资料展示,让学生了解到了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丰富的情境资料为学生展示了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如视频资料中展示的俸族的泼水节、回族的开斋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街、藏族的雪顿节以及汉族的元宵节,让学生感受各民族丰富的文化,为学生深入学习本课知识提供了助力。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师应对情境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特点有深入了解,同时结合实践经验,对情境教学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的研究不断加深。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情境教学法的特点,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情境资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情境资料展示中的作用,让情境资料的展示和利用起到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作用,推动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张绪恩. 初中地理情境教学策略探索[J]. 新西部(理论版),2015(16):169+155.

    [2]孙兵. 浅谈初中地理情境体验教学[J]. 亚太教育,2016(34):6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2: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