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
范文 | 尹光明 摘要:化学学科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关系着学生能否科学地认识世界。但初中化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一些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增强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40 引言 初中化学学科在初中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常常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由于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致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导致其对化学学习产生逆反、惧怕心理,学习效率较低。初中化学教师要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形成正确认识,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化学兴趣。初中化学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升教学能力,深入研读教材,并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趣味导入、设计留白、实验开展、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化学教学发展。 一、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纵观当前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教学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学不到有用知识;一方教得很辛苦,一方学得很痛苦。这种现象往往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师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上,还有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模式的束缚,未能改变教学观念,注重理论知识的强硬灌输,一直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形成一种师生关系不平等的局面。教学环节上,课堂讲解片面,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化学公式和原理,忽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导致学生对旧知识不会运用,对新知识难以理解。此外,化学实验开展较少,教师只将部分化学实验演示给学生观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违背了实验教学的初衷。 (2)学生存在的问题 受到“应试教育”和升学率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语、数、外上面,学生学习压力大,对化学课难以提起兴趣。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动手能力不强,缺少创新性思维。在教师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只是为了看表面的热闹,才喜欢教师做实验,而对于实验中的理论不认真听讲,不动脑思考,求知欲望不强,甚至在课堂上违反纪律。在课堂互动上,受到教师“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活跃程度不高,不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交流,有问题不说,不去解决,学习中思维具有依赖性、单一性,从而使化学学习进度缓慢,甚至毫无进展。 (3)化学实践教学的缺乏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大多学校都已经配置了化学实验教室,但是由于初中化学课时有限等原因,大部分学校的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只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不舍得花时间带领学生动手实践,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对于教材上的实验,也都是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简单地介绍教学内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由于缺少实际锻炼,学生不能很好地了解物质的演变过程,化学课堂的有效性下降,学校化学实验室形同虚设,违背了实验教学的初衷,也成为制约初中化学教学开展的绊脚石。 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1.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为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激發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前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好奇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分子”相关知识前,笔者在导入环节提出问题:“50+50=?”大多学生都会给出“100”这个答案,这时笔者在黑板上写道“50+50≠100”,以激起学生探究欲望。为证实这个式子,笔者要求学生把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学生经仔细观察发现,两者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毫升,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笔者由此导入“分子”新课教学。这种课前导入能够使学生带着好奇、疑问听讲,有助于加深他们的理解,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给课堂教学留白 初中化学教师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不能将全部时间用于知识讲解,而要为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促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复习、检验。首先,在基础和必要的知识讲解完成后,教师要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试着完成相应练习。其次,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发现自己没学懂、没听明白的地方,并鼓励学生及时向教师或其他学生请教,解决问题,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最后,可组织学生讨论,拓展学生的问题解决思路,教给学生知识运用的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增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3.给予学生更多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目,其内容讲解离不开实验。为了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提升他们的操作水平。例如,在化学课堂上讲解氧气作为助燃剂的时候,教师应当先为学生展示操作过程,首先将一根蜡烛点燃,然后罩上一只玻璃杯之后会发现蜡烛熄灭了。然后,将燃烧的蜡烛放到一个装满氧气的烧瓶中,发现蜡烛燃烧得更为剧烈,从而证明了空气中氧气的存在是燃烧现象存在的基本要素。然后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实验,使他们牢记具体的操作步骤,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最后再进行讨论和总结,收获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结合当前化学教学现状,开展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改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享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赵锦祝.农村初中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韩长青.初中化学以趣味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之浅见[J].内蒙古教育,2019(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