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范文

    王茂洁

    摘要:生物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它所得出来的知识内容大部分都是在实验规律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教师更不能忽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并且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教师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主体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要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首先,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时他们更加想要独立,想要证明自己,想要摆脱教师和家长的束缚,而初中阶段的生物知识也比较琐碎,所以教師需要综合这二者的因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创新能力;小组合作;结合生活;提问质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002

    实验自然离不开创新,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迸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和生机,尤其对于生物这门学科而言,想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一定要培养学生科学进取的探索精神,而创新能力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素质。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小组间的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进来,并且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讨论,他们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全面发展。其次结合生活开展教学,生物知识虽然比较琐碎,但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仍然比较紧密,这时教师就要把握住这一特点。最后,要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敢于质疑,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有积极的进取精神,才有可能在问题中发现不同的角度,从而真正帮助他们培养创新意识。

    一、小组合作自由探讨

    如果教师只是自己一个人进行讲解,不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之间也没有交流的话,那么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就被僵化。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他们要么等教师给出答案,要么去课本上寻求结果,根本不会想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缺乏科学的探索精神,更不可能有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对某一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这样综合整个小组成员的成果,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知。

    例如,在教授“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时,针对这节课的内容,理解起来难度其实并不大。我会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进行一个模拟实验,能够利用自己用的一些材料工具进行模拟。最后可以在整个班级体内,进行一个评选活动,看哪一个小组所展现出来的分裂过程最简洁明了,最生动形象。相信通过这种竞赛与合作的方式,学生会更愿意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从而对细胞分裂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结合生活开展教学

    初中阶段的生物知识,虽然相互之间的联系性不强,但它仍然没有脱离实际的生活,有许多的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的日常认知,那么教师就可以把握住这一特点,结合生活开展教学,往往会获得一个更好的效果。过于抽象的理论知识本身就十分枯燥乏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更没有耐心。但这时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常识,或者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内容与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可以帮助他们缓解情绪上的烦闷,并且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最终他们可以所把学习到的成果,再利用到生活中去,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时,相信学生对呼吸并不陌生,对肺这一人体器官也不陌生,但是对于体内具体的呼吸反应却毫无了解呀。这时老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对呼吸现有知识的了解,使他们思考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利用肺进行呼吸的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绘图的方式去叙述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特点,让他们会更加深刻地了解氧是如何从肺泡扩散到静脉血管中,而二氧化碳又是如何从静脉血管中扩散到肺泡中的。

    三、引导学生提问质疑

    科学的发现都是在问题中产生的,如果学生对教师所给出的内容照单全收,那么他们的学习毫无意义,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只知道一味地接受知识,却不懂如何把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且从中寻找问题,这对科学探索而言,是最致命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且质疑教师给出的答案,教师需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万能的,所给出的答案也并不一定完全正确。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故意产生一些错漏,观察学生是否能发现,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授“传染病及其预防”时,比如针对现在肆虐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学习过这节课的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使学生去思考,新型冠状病毒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呢?在历史上有没有过相似的场景?人类战胜这种病毒了吗?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通过这些内容的思考,学生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病毒和人类的关系,那么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也会更加注重个人卫生。而面对此次的疫情,也要使学生注意但不恐惧。

    总之,对于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而言,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开展小组间的合作,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可以相互之间沟通交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吸收别人的观点,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知;其次,结合生活开展教学,通过融入生活知识,学生往往会有一个更深刻的体会,并且提升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最后,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敢于质疑,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问题中发现不同的角度。

    参考文献

    [1]郭宏.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

    [2]贾正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成功(教育),2013(0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