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有效结合的策略探讨 |
范文 | 李弟军 摘要:在当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技术手段与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之迅速要求作为科学技术促进者与使用者的人也需要具备接受与适应生活日新月异的能力。具体到教育教学领域的教学者身上,则表现为要求教师积极学习与接受新式教育教学方式,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更新课堂展现形式,创新课堂的展开形式,提升课堂教育教学的总体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地理;课堂注意力;丰富课堂;巩固记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156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有效结合的策略探讨是指教师根据日常教学经验,参考当下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对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堂相互结合的高效性和可能性进行的一系列探讨的过程。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有效结合的策略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一本书、一张嘴,与此同时结合大量板书的教育教学方式。对于课堂中的学生来说,由于不能全部都擅长记忆与读背,因而本就对地理这个知识体系庞杂,所需要记忆与读背的内容较多的学科敬谢不敏,而教师此时又采用了这种类似于“填鸭式”的教学,所谓课堂仅仅是将书本中的知识点一股脑的简单堆砌到学生面前而已,学生一下子难以接受如此之多的知识量,可能就会陷入茫然的状态。因此,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教学状态,教师可以适当的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相结合,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注意力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初中地理“北方地区”这一节课的讲解时,教师需要重点讲授的就是有关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状况,从而使得学生在经过了本节课的学习之后,能够对北方地区的诸多情况较为了解,对北方地区的当前状况与未来发展前景心中有数。教师在进行本节课的课堂编排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首先将观察北方地区的角度与维度向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对观察事物的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对北方地区的概况有一定的期待与猜测。具体而言,教师要准备的视角主要包括: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黄土高原、首都北京等等。通过对北方主要地区、主要城市与主要生产方式和对国家整体贡献的了解,学生可以获得对北方地区总揽性的印象。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从人文、水文、文化、民族、农业、工业、自然生态区、地形区等其他角度来认识和划分北方地区,因此,在此基础上教师其实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启发,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北方地区这一课程安排的视角进行重新划分与规划,倾听学生观察北方地区与了解北方地区相关知识的新思路。 二、丰富初中地理课堂 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师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时,既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将书本中平面化的知识点可视化,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感受,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利用计算机编程设计与地理知识有关的小游戏,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集中学生地理课堂中的注意力;还可以将地理课堂的外延进一步扩大,提升学生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能力,给与学生一双可以发现生活处处皆地理的眼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初中地理“地理差异显著”这个知识点的讲解时,本知识点所讲授的主要方面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所跨经纬度广阔的国家,因而东西差异显著,南北差异显著。在教材中,这样的南北与东西差异主要是通过生活在中国不同省份的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气候差异来展现出来的。例如南方海南岛长夏无冬而北方黑龙江常年银装素裹,东南水土滋润、山清水秀而西北黄沙漫漫、戈壁林立,青藏高原雪山连绵、空气稀薄而长三角地势低缓、温暖湿润,中国虽然书同文、车同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存在着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语言文字、民族风情、习俗惯例体现着中国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家强大的大国包容力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数没有亲身体味祖国幅员辽阔的经历,因而也许会对教材中所提到的祖国各地人民生产生活的巨大差异感到诧异与难以理解。教师在此刻便可以发挥信息技术在提升初中地理课堂延展性方面的优势,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对比中国不同地区人们生活差异的记录片,整理一些不同地區生产生活的照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与身在不同地域的人们进行课堂视频对话,邀请当地人来亲自为学生答疑解惑,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与自然、人文地理状况。 三、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初中时期学生已经正式进入到了严肃化、紧凑的基本义务教育知识的学习之中了,本时期是学生日常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萌芽与初步成型的时期,因而,本时期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接下来学习生涯中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地理知识的教学时,可以采取结合信息技术的方式,有效地抓住学生课堂中的注意力,这样一来,教师便可以完成在课堂中便巩固学生知识点记忆的任务,这样的教学安排既可以训练学生课堂中集中注意力、挑战自我的能力,又可以有效节省学生额外的复习与背诵时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学会高效的利用时间、合理的安排时间的习惯。 例如,在进行初中地理“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学生重点需要记忆的就是课本上的一个详细记载着相关内容的表格。由于内容较多,还涉及较多的生僻字,比较枯燥无味,因此,这个表格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在进行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可以采用较为灵动活泼的展现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将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在电脑上进行重新编排设计,在电子屏幕上向学生展示,每当学生正确念出一个行政区划的相关信息时,电脑便会自动弹出此省份的知识点。利用这个系统进行反复的训练与练习,可以在调动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形成较好地课堂学习氛围,与此同时,提高大部分学生的记忆效果。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堂的结合可以有很多的益处,教师在不偏离教学要求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积极尝试,大胆创新。具体而言,信息技术走进地理课堂的积极影响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其次,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的结合可以丰富教师的地理课堂,便于鼓励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力,最后,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的高效结合还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节省其课后复习所花费的时间。 参考文献 [1]赵振雄.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初中地理教学的方法探微[J].亚太教育,2016(34) [2]张成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