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 |
范文 | 李延明 摘要:立足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从“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这一话题切入,针对“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194 语言表达能力是当代初中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何系统培养和全面提升当代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既是当代初中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初中语文教师应思考的重要课题。伴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快速发展及其更新,越来越多崭新的教育教学名词呈现在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面前,也带给了教育教学活动以崭新的活力与无限生机。“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便是其中的一种。 一、“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的概念及其应用可行性 (一)“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的概念 “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是指教师在真正讲解知识之前有意识地留出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演讲。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课前”并不是指上课之前,而是一节课开始之后起初的几分钟时间。 (二)“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的可行性 首先,上课之后,学生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课间不相干的事物上,未能很好地转移到课堂上。因此,若是教师直接开始讲解具体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通过“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的活动,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由课外调整迁移到课堂上来,起到一个过渡、导入的良好作用。 其次,语文应用需要学生多读、多说,“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提供给学生说语言、用语言的良好平台。 最后,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青春期,在该时期他们对外界的事物格外敏感,特别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也愿意积极对外展示自己。因此,“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活动的开展便成为学生对外展示自我的一个载体,满足了他们对外展示的实际需求。 二、“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的意义 在初中的教学指导当中,教师应依据课程大纲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并着重训练学生的语言理解与应用能力。要达成这样的教学训练目标就要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提高教学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就能够满足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第一,有助于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虽然提供的是有限时间,但要求学生在这一时间范围内积极表达各自的想法,这就需要学生在有活动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比方说提前查找有关资料,相互讨论,认真推敲等。这样的过程正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补充学习材料和做好学习准备的过程,能够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极大的辅助,也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语文课堂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独特魅力。第二,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和大胆表达,培养学生学习信心。“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能够让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发现并挖掘自身的优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以及自信精神。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认可与发展自己,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抗压和抗挫折能力,在敢想敢说和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彰显自身价值,实现综合发展。第三,有助于学生完成思维过渡,优化语文学习状态,顺利投入语文学习活动。“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虽然时间短小,但是恰巧形成了课间休息时间和课堂教学时间的一个过渡,使得二者能够有效衔接,让学生迅速进入到良好的语文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三、“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在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只有学生学会倾听,才能得到一定量的知识和信息的输入,从而在口语表达中输出有意义的信息,使表达内容切合话题。在倾听能力的培养中,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抓住听到信息中有意义的内容,也就是“听重点”,从而增强信息辨别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平时回答问题时,先不评论,而是让其他学生进行总结、点评。还可以在课上给学生播放一些访谈节目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从访谈内容中提炼提问者的问题有哪些以及受访者表达的核心思想,以此來锻炼学生的倾听能力。 (二)专项训练巩固口语表达技巧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为学生讲述一些口语表达的技巧,却很少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这样的口语交际教学只是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表达技巧,却不能让学生灵活应用自己掌握的表达技巧,口语交际教学只是流于形式,在做表面功夫,难以真正收到实效。鉴于此,在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中,教师要积极利用专项训练巩固学生掌握的口语表达技巧,以此可以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口语表达训练当中,从而能够避免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以冷场收尾,不断加快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改革步伐。 (三)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 情境教学属于一种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能够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的综合提升。在信息化和科技化时代之下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设不同的情境,保障情境的逼真性、形象性以及生动性,让学生在深入浅出的感悟过程中调动个人的各项感官进行主动分析和思考。另外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形式能够弥补学生在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判断力上的不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活跃课堂气氛。 (四)科学评价完善口语表达策略 在初中语文“课前三分钟”口语表达训练中,学生在表达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利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表达提出中肯的意见,以此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表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表达过程中进行改正,从而能够不断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学会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四、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系统学习语言和科学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碧黎.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促进深度阅读[J].高考,2020(19):100. [2]刘海强,吕学兵.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初探[J].文学教育(上),2019(12):17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