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民族传统节日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范文

    游慧琴

    我国的民族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怀,这些代代相传的文化资产承载着民族独有的文化情怀,蕴含着我们民族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这些传统节日文化也是语文教学的丰富而宝贵的资源,身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注重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势,营造了特色鲜明、气氛融洽、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良好的环境和平台,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传承与更新民族文化,让孩子从小感受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更深刻地感受和感悟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呢?笔者认为,除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还应该不拘泥教材,应着时节,百变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使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看得见、摸得着,活色生香,温婉引人。

    一、百变课堂,体验节日文化之礼

    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节日习俗更是丰富多样、各放异彩。而且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礼节、礼仪,这些礼节、礼仪体现着道德精神。在节日教育中,教师应积极创设节日的氛围,把课堂变成学生们的大家园、展示厅、演播室……如,春季开学时,适逢正月新年不久,教师利用这一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感受春节的气氛。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布置课室,如,在教室门上张贴对联,挂上灯笼,教室里挂上一串串红爆竹装饰等等。除了布置喜庆的环境,我们还应让学生去了解春节的礼仪礼节,并以课堂情景教学,进行礼仪教育,再渗透进学生的生活中。组织低年級的学生可以做角色游戏“拜年”。通过游戏再次让学生感受春节那种祥和、喜庆、欢乐的气氛;并学会说一些吉祥、祝福的话。而中高年级则可以把祝福他人的话写在红包里,赠与他人。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既锻炼了说写的能力,又切身感受到过节的快乐,体验了爱与被爱的幸福。

    二、多元课堂,挖掘节日文化之趣

    我们的课堂空间有限,很多时候就是老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了让课堂更加丰富新颖,老师可花点心思,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节日的特色,加入更多的元素,来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兴趣。如,适逢元宵节,在低年级可请来“谜语大王”(实际是一位热心的家长),他穿上卡通的灯笼服装,来给学生出谜语。学生们在这一节新奇有趣的课兴趣盎然,学习谜语的热情高涨。又如,适逢端午节,笔者给中年级的学生请来了箬竹、芦苇叶、竹笋叶和藕叶,让他们找出哪种是粽子叶。学生们动用浑身解数,看了又摸,摸了又闻,有的学生还动手包了起来,最终还是确定不下来。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笔者给他们观看了关于粽子的视频资料,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粽子是这么多样、有趣的。

    我们还鼓励学生们自己搜寻更多有趣的元素,带新的“嘉宾”登台展示。为上台展示的那一刻,他们共同协商、策划,分工合作,课下广泛收集材料,有的了解各个节日的起源和传说,有的搜集关于传统节日的历史和名人故事,有的了解关于各个节日的诗词、民俗和文化内涵……除了“人物”和“植物”,笔者还鼓励学生们给课堂带来如“歌曲”“色彩”“美食”等,使传统节日更鲜活地立体地展现出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团结协作开展活动的能力和创造力;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巩固了专业课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琅琅课堂,品味传统文化之美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借着传统节日之际,开展传统节日诗文朗诵、背诵比赛,演讲比赛等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学习、传播弘扬传统文化。

    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吟诵传统节日的名篇佳作,至今仍令人称道。我们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寻,选取自己喜欢的诗文进行诵读比赛。登台比赛时可结合自己的特长,既可配乐,亦可配图,还可以邀请亲友团来助力伴舞……在学生们的倾情参与下,课堂成了有声有色的演播厅。学生通过这样的竞赛活动,品味了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憧憬,杨万里“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的遗憾,欧阳修“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的悠哉,董必武“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忧国忧民之情怀……这些竞赛活动,促使学生们走进中国诗词这个美丽文学殿堂。在这丰富而宝贵的文学滋养中,学生们人文素养和思想品德都得以提高。在感受到诗词所传达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他们对人生也多了一些感悟,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传统节日厚重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对于塑造民族品质、培育民族精神都有积极作用,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语文教师应善用语文教学课堂这一平台,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传统节日这生生不息的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引领他们走近美丽的传统文化,体会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取向,做有礼有节、向善向美的中国人。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