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谈疫情期间“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 |
范文 | 周连娣 【摘要】为提高网课学习效率,借助“钉钉群”平台,采用导学式教学法,把“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把“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探究;把“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拓展;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应用;导学 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球,人们普遍停工停学,为了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各地实行“停课不停学”,我们也不例外,都积极通过网课去辅导学生学习。那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提高网课学习效率呢?笔者借助“钉钉群”平台,采用导学式教学法,提高网课学习效率。 一、课前准备 按学校的要求,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在上网课时都有课前准备,如: 1.提前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为小孩提供手机或电脑,并安装钉钉群软件。 2.请求家长陪同并监督小孩的学习情况,避免小孩子玩游戏。 3.我们提前制作好导学课件,通过微信班群发给学生,方便学生预习。 4.开展课前预热活动,即每节课随机抽两位同学讲讲自己学习语文的小故事,讲得好坏不要紧,敢讲就行,老师适时的提示与鼓励,要的就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调节课前的紧张气氛。 二、课堂导学 “导学式”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支探求知识的过程。“导”是老师活动,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是学生活动,在教学中居主体地位。学要靠导,导要为学,两者相辅相成。下面是导学应用的具体过程: (一)导读——引导学生理解 特级教师高万同老师说:“朗读,是符号言语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做到能正确、流利就不容易了,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读出语感来了。” 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就是要在课堂中重视朗读,要把语文课上成读书课。例如,学习《江南春》,笔者就充分把“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朗读,学生评价。 课件呈现朗读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美。 学生自由朗读,5分钟后,检查朗读情况: 学生小花在微信群里朗读后,自信地说:我觉得我到了“有感情”。 好,你想让谁评价?主动权给你了。(学生自己选择同学对己评价) 小花点名学生小梅,小梅说:“她读的很好,熟练、流利、能背诵。” 学生小武快人快语说:“你读的确实很好,不过你读得太快了,不能表現你读得有感情,你应该读得有节奏一点。”(钉钉群消息栏里不断出现笑的表情) 老师适时提醒:“是不是了解语言与意境,再读会更好呢?”这时调动了学生的那根弦,主动钻研,从谈“春”、说“春”、议“春”到颂“春”各个环节层层深入,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小花自信满满地又在微信群里朗读,小梅不甘示弱也在微信群里朗读了,这时微信群、“钉钉群”消息栏里不断出现掌声。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经历读的过程,享受读的快乐,获得读的幸福,抒发感情,构建知识。 (二)导问——引导学生探究 有兴趣才有思考,有疑问才有进步。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强烈的兴趣,才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思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在网课导学中,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老师不必马上将答案和盘托出,可采取进一步激疑或重新提示的方法解决。不但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更要激发学生去敢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究问题。例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后,用导学计划导学课文的基础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导问,把老师的无疑而问转变为学生的有疑而问,问题可以为词语、可以为句子、段落、也可以是文章的结构、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是教材的内容等等。这时,在”钉钉群“的信息栏有如下的问题: 1.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五壮士“壮”在哪里?什么样的人叫做壮士? 2.课文第一段、第三段不是正面写五壮士勇敢精神的,可不可以删去不写,为什么? 3.课文是怎样围绕“壮”字来写的?那些地方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使我们最感动?为什么? 4.作者安排了那些材料,运用了什么方法。 笔者没有从正面去回答学生的问题, 而是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很快学生何水花在信息栏里显现了“事情发展的顺序: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正当同学们争论激烈的时候,学生小丽直接问笔者:“五壮士的这种行为,是好还是不好?”笔者没有直接回答小丽的问题,只从信息栏里转述一句:五壮士有为祖国为人民的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平时非常调皮的学生小武认为:五壮士是最笨的,为什么不躲起来呢?笔者还是没有从正面去回答林洪武的问题,只要求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五段。通过朗读,让五壮士为革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展现出来。 这些问题,如果不放手让学生问,连老师也未必能把问题提得如此深刻,如此有价值。这就是“导学式”教学法中的导问,让学生问起来的结果。 (三)导悟——引导学生拓展 让学生自己感悟:就是说把理解内容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去寻找,自己去领会。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因为现在是网课的学习,所有要讲的内容,要告诉的知识,都放手让学生自悟。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点拨和总结。 例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在指导朗读后,用导学计划导学课文的基础知识,让学生结合课文题目,说说自己对哪句话感悟最深,有的学生说:我在“他嘴里嚼着,嘴唇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这句话下面画了波浪线,因为作者“观察细致,写得具体”;有的认为“他的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一动一动的”这句话应该别去,因为这句话是多余的;有的又认为这句话还是保留的好。因为读了这句话,我们就像见到了鲁迅一样。学生感悟文段,获得了拓展,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导学意义 导学是一种开放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间共建课堂,一起活动、一起学习、一起成長。其意义有: 1.通过文本与学生间、生生间、师生间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学生的参与拓展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潜能,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3.通过导学,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可见,在疫情期间,采用导学的方式教学,改变了教学因循守旧的被动局面,创造了网课教学的新课型与新的学法,相信到复学之后,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导学式”教学法定会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5. [2]周立群、庞东养,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