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有效引导 助力探究学习 |
范文 | 征秀凤 摘 要:探究学习是新课标理念大力倡导的一种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高效数学学习方式。我们要让学生的探究学习走向高效,就要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找准探究起点、点燃探究思维、纠正探究错误、体验探究乐趣。 关键词:探究学习;有效;引导 探究学习是新课标理念大力倡导的一种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高效数学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面窄,倘若没有教师的有效引导,探究就会失去方向、探究质量也会大打折扣、探究效率自然会降低。所以,教师要“该出手时就出手”,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的探究学习更有效。 一、找准探究起点 盐从哪咸、醋从哪酸,找准小学生数学探究学习的起点是关键。探究起点有三个:一是“疑”点,二是“接”点,三是兴奋点。 1. 把脉 “疑”点,引导积极思考 朱熹说:“读书不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显然,“疑”是思维的始点,是探索知识的起点。“有疑”,才能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才能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境界。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认知矛盾”,产生疑点,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用已有经验与能力来建构新知。 例如,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时,教师是这样设置“疑”点的: (1)把全班42名同学,平均分成2组,每组多少人?这道简单的题目对学生来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2)把 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米?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每份是 米,即 ÷2= = (米)。 小结:分数除以整数,用分子直接除以整数,分母不变。 (3)把 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米?学生再用上述方法就不行了,不得不另辟路径,终于想出把 化成小数后再计算,即 ÷2=0.6÷2=0.3(米)。 小結:把分数先化成小数再除以整数。 学生经过一番苦斗,像发现“非洲新大陆”一般兴奋。教师看到火候已到,趁势抛出: (4)把 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米?“直接除”“化成小数计算”都无济于事,此时的“疑”点闪亮登场,并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从而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2. 把脉 “接”点,搭建探究桥梁 数学知识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新旧知识之间往往仅隔着一层窗户纸,就让知识有了“低阶”与“高阶”之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阶梯状的问题,巧妙地将新旧知识“串”在一起,让学生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知识的殿堂。这一层窗户纸由学生自我捅破,学生会增加满满的自信、会感到无比的自豪。 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 一桶汽油倒出40%,刚好12升,这桶汽油共有多少升?在教学时,并不需要教师过分地侃侃而谈,仅需教师的精心设计,便能让学生轻轻地捅破窗户纸,实现知识的迁移。(1)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2)练习:一桶汽油倒出 ,刚好12升,这桶汽油共有多少升?(3)将上题中 改为40%,让学生进行计算。这样就巧妙地把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在新旧知识的“接”点架起了“迁移的桥梁”,学生自然视新知识为“小菜一碟”,更想小试牛刀,一展风采。 3. 激活兴奋点,全身心探究新知 小学生有许多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比如猜谜语、做游戏、听故事、做表演等等,这一点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引以重视并加以利用。因此,我们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还要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步入教师精心设置的“圈套”之中,全身心投入新知探究。 二、点燃探究思维 有时,用“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来形容学生的探究思维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数学问题往往只进行一些浅层次的思考,让探究学习仅停留在表面。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学进行“问诊”, 给学生以有效启迪,将学生的探究思维逐步推向“任是深山更深处”。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仔细从左往右观察 = = ,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二分之一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2,得到了四分之二;四分之二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得到了八分之四。 生2:我发现二分之一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4,得到了八分之四。 师: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个式子来总结一个规律呢? 生3: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因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如果从右往左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生5:我发现了四分之二的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2,得到了二分之一;八分之四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得到了四分之二。 生6:我发现八分之四的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4,得到了二分之一。 师:你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它的规律呢? …… 三、纠正探究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思维还不是十分严密,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以避免的,也是正常的,我们没有必要过分追究。关键是针对学生出现的探究错误,用“修正处方”来纠谬正误,帮助学生避免数学错误,不让学生误入歧途。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在学生通过一番探索得出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后,笔者让学生解答下题: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分别为6厘米和3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 生:6+6+3=15(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可能15厘米;或者是3+3+6=12(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12厘米。 师:你考虑得非常全面,给出了这一道题的两个答案,这一点确实值得表扬。但是,当周长是12厘米时,也就是说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3厘米,底长是6厘米,这个三角形你能画出来吗? 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急忙验证,进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3厘米,那么两条腰长之和等于6厘米,与底边相等,不能构成三角形,所以腰长只能是6厘米,因此答案只有一个,就是6+6+3=15(厘米)。 在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并不可怕,主要是教师要先抑后扬,通过“修正处方”来引导学生重新思考,自主纠正错误,让学生的数学反思力伴随着水涨而船高。 四、体验探究乐趣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發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后,就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进而享受探究的乐趣。 例如,教学“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接着放手让学生自主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1. 拼一拼:自己动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在一起。 2. 看一看:观察自己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3. 想一想:自己是怎样拼的? 4. 议一议:自己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是什么关系? 5. 填一填: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 6. 想一想:梯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7. 写一写: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积你会表示吗? 生:S=(a+b)h÷2。 8. 问一问:(上底+下底)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2? 9. 用一用:计算梯形的面积。 学生的探究学习,用林语堂老先生的一句话“吃花生必须吃带壳的”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探究学习犹如“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愈有味道。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找准探究起点、点燃探究思维、纠正探究错误、体验探究乐趣,让学生“多吃带壳花生”,将知识、技能、情感,内化为生命中的财富,让教学更有实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