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的策略探讨
范文

    陈建坤

    【摘要】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科学、有趣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还能够引导学生了解物理概念,从物理现象中发现和总结物理规律。本文分析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课堂导入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导入;原则;策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高中物理教学也是如此。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跟随教师的引导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恐惧心理,认为物理很难学,丧失了学习的信心。究其原因,根本在于物理学科对学生的逻辑能力要求很高,如果学生一开始没有打好基础,可能迷失在复杂难懂的物理知识海洋中,而有效的课堂导入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课堂导入的意义在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既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降低学生理解接收新知识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设计课堂导入,如何使导入简单、高效,需要教师不断的摸索。这要求教师要提高对课堂导入的重视程度,积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坚持课堂导入的目的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优化课堂导入设计,努力提高课堂导入的质量水平。

    一、生活情境的导入

    知识来源于生活,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物理知识往往在生活中有所体现,教师可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物理现象创设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导入,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生活情境的导入最大优点在于减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疏离感,加强生活与物理的联系,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三定律”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中常见的拔河比赛情境或鸡蛋碰石头情境,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思考物理知识的内涵和意义。

    比如,在拔河比赛中靠什么赢得比赛的胜利?很多学生认为力量大的一队会获胜,也有学生认为体重大的一队会获胜,这些答案看起来都有一定道理,但实际情况是这样么?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认识到拔河两队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同的,而实际上赢得比赛靠的是哪队产生的摩擦力更大,可以抵抗被“拔”到对面去。同样的,鸡蛋和石头相互受到的作用力是相同的,一个碎了另一个完好无损的根本原因在于二者的材质差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起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认真思考,各抒己见,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旧知识的导入

    物理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讲解新知识时往往可以采用导入旧知识的方式,衔接新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新知识,顺利完成知识迁移。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降低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难度,有助于学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对相关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例如,在学习电势能时,教师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电场强度知识,让学生思考一个电荷静止放在电场中,会因电场力作用而形成加速运动。那么,是什么能转化为电荷的动能呢?这种简单的导入方式,即复习了前面学过的电场强度知识,又将新旧知识相联系,引出了电势能,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演示实验的导入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在课堂导入阶段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来展示物理现象,为学生揭示物理知识。演示实验的优点在于直观性很强,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物理现象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索热情。例如,在讲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将一块红蜡烛置于装满清水的玻璃管中,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垂直放置,让学生观察红蜡烛的运动轨迹。再次实验,将玻璃管垂直倒置,贴着黑板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观察红蜡烛的运动轨迹。让学生思考第二次实验中红蜡烛相对黑板是怎样的运动轨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分运动和合运动。

    由于课堂导入的时间有限,且受课堂条件限制,很多物理现象难以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导入,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图片、视频、模型等方式给学生直观的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例如,在研究带电粒子的運动时,可以展示电子直线加速器和示波管的图片,再用视频讲解两种仪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思考电子运动过程中什么力在做功,了解电场对带电粒子的控制作用,导入新课。

    四、趣味性导入策略

    除了上述导入方法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故事等趣味化的导入策略,最大化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筷子、钢球、水盆等游戏道具,组织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游戏,将小钢球刚入装满水的水盆中,用各种各样的筷子夹起钢球,看哪种筷子可以夹起最多的钢球。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会感受到不同筷子的区别,主动选择使用更加粗糙的筷子夹钢球,从而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再如,在学习放射性物质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居里夫人的故事。通过居里夫人的艰苦科研经历,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放射性物质的历史,明确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学习居里夫人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也可以把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上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就可以启迪学生思考,一个感人的故事更是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教师要多留心教材和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用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带领学生积极学习,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的作用十分重要,有效的课堂导入对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在课堂导入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目的性、趣味性、启发性、灵活性等原则,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灵活采用生活情境导入、旧知识导入、演示实验导入和讲故事、小游戏等趣味化导入策略,提高课堂导入效果,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石江华.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导入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149.

    [2]孙中西.生活化教学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导入策略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12):36.

    [3]刘江波.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探索[J].学周刊,2016(10):97-98.

    [4]戚林英.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导入的技巧略谈[J].中学课程资源,2013(06):4-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