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绿色生态背景下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研究 |
范文 | 黄长娣 【摘要】随着我国越来越富强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在现代社会里,家长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了。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评价当中审美能力已成为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幼儿是祖国的栋梁,要细心爱护。为了努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观,本文针对幼儿的审美特点及审美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幼儿;审美能力;培养;重要性 一、审美的特点 1.比较注重外在美 幼儿比较注意审美对象表面的、外形的、鲜明、色彩斑斓的事物、单的形式美容易感受,而美不容易理解,幼儿对色彩的协调不是很注重,颜色单一的画面也不太喜欢,反而一些有趣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例如:幼儿对一些作品要求具有生动性、形象性 、色彩鲜明等。 2.情感表现强烈、不隐藏、变化多 在审美过程中,幼儿的情绪、兴趣、情感总是能大胆充分表现出来。例如,当幼儿主动跟老师或小伙伴说“今天我穿的这条粉红色裙子漂亮吗?”孩子在一边说一边在团团转,表现出喜悦的审美情感。 3.审美比较直率 幼儿的审美是比较直率的、只要是幼儿喜欢、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的人和事物都是美的,而幼儿一般通过自己主动去交往和亲自操作活动获得美的表现。 4.想象力丰富、主观 幼儿越长越大,各方面的经验越来越多,对事物评价会更全面、更主观。例如,幼儿在玩沙时,堆出来的一座城市,幼儿会在其中插上各种辅助材料进行装饰等。 二、审美的重要性 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更好的发展,有很多案例表明,幼儿经过审美培养的想象力比較丰富、思维比较敏捷、动作灵敏协调能力强等。 三、幼儿审美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 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幼儿的审美体现基本上是由教师为“主导”,教师对审美要求不高,觉得孩子小,所以导致教育形式单一,比较注重技能培养,技能化的培养是需要幼儿有相对长的时间训练,轻视幼儿感知美、享受美的权利。对于一些意志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来说,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很容易导致幼儿的肢体疲倦,无精打采,会影响幼儿的审美。 教师把审美教育只停留在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当中 ,这样教师就更有把握。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教师就要尽量让幼儿用心去感受所有事物的美。 四、如何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审美观 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审美能力也就慢慢得到提升。因此,加强幼儿审美能力的真善美十分重要。 1.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发现美、感受美 在日常生活当中,教师要经常带幼儿到大自然当中去发现美和去感受美,只有这样幼儿的审美观才能更好培养。当幼儿身在大自然中,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和色彩,比如,孩子们会发现天空中飘着的朵朵白云、蔚蓝色的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及小朋友随风放飞的风筝等这些都是大自然带来的美。还有在年四季里,大地上穿上不同色彩的衣裳,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引导幼儿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从中熏陶幼儿的审美观。 2.日常生活当中,提供更多审美实践的机会,更有利于幼儿审美能力培养 教师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要不断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所以一日生活当中都要关注幼儿,才能有更多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机会。 生活当中 ,如何做到环境与教育合一。在环境创设中应该让幼儿做主体一起来布置班级环境,让幼儿真正投入到环境假设当中,实现玩中学、学中玩,并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同时教师要让幼儿接触大量的作品。例如,教师带幼儿欣赏诗歌《家》时,可以给幼儿展示诗歌中一系列的背景画面,让幼儿在感受画面的美丽风景时,让幼儿进行大胆想象,并运用联想,让幼儿感知诗歌的表现的景色美,同时可以进一步创编诗歌,幼儿会争先恐后地说,“美丽的花朵是小蝴蝶的家,高高的大树是猫头鹰的家。” 在日常生活动中,我们还经常发现孩子们很喜欢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及语言动作。例如,“老师我看了一个故事,故事里有一只小乌龟,那只小乌龟实在太好玩了,我特别喜欢它,老师我学小乌龟的样子给你看看吧!”从而看出来,我们的孩子是天真可爱的,我们要让孩子们大胆、自由地去寻找美。所以,我们教师要多利用一些实物、各种图片、动画、图书等让幼儿从中得到审美的教育。如:通过各种区域活动让幼儿参加故事角色表演、小小舞台表演、各种美术活动等,让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创造能力也得到提升。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一定要对幼儿的审美情趣给予尊重。比如:幼儿在认真的欣赏评价作品时,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对一些大胆举手表述,才能更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平时,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3.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就要提高教师审美素质 审美修养是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十分珍贵的心理品质,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就要提高教师审美素质。教师要具备相当的审美能力、审美修养,并通过教师自身的修养来影响幼儿,教师应具备较高品味的审美修养。 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都应该多看看、听听一些名著,增长理论知识,使自己在审美能力上得到提升。席勒说过:“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从而更好的培养幼儿,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每一次培养审美能力的机会,让自己在审美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及升华。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审美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日常的生活当要慢慢的逐步形成,同时对幼儿产生影响和陶冶。 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在教育实践过中,为了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日常生活当中都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绿色生态背景下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RSMY16001-A112)】 【参考文献】 [1]熊沛军.幼儿书法教育的应然目标[J].学前教育研究,2010(5). [2]李英玉.3-5岁幼儿审美能力发展及培养的实验研究[J].教育科学,2007(6):79-83. [3]邓锦玮.在生态艺术欣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9):22-24. [4]方创琳.论生态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3(05):25-2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