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掩耳盗钟
释义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掩耳盗钟)

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铃铛,以为这样别人就不会知道。比喻自己骗自己。


掩耳盗钟

比喻自欺欺人。唐刘知几《史通·书志》: “斯皆不凭章句,直取胸怀,或以前为后,以虚为实,移的就箭,曲取相谐,掩耳盗钟,自云无觉,讵知后生可畏,来者难诬者邪! ”
○ 掩耳盗铃


掩耳盗钟yǎn ěr dào zhōng

钟,古代的一种乐器。《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祝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奇已,遂掩其耳。”又见《淮南子·说山》。后用“掩耳盗钟”或“盗钟掩耳”比喻自欺欺人。唐·刘知几《史通·书志》:“掩耳盗钟,自云无觉,讵知后生可畏,来者难诬者邪!”《旧唐书·哀帝纪论》:“立嗣君于南面,毙母后于中闱,黄门与禁旅皆歼,宗室共衣冠并殪。复又盗钟掩耳,嫁祸于人。”也作“掩耳偷铃”或“掩耳盗铃”。元·佚名《举案齐眉》四回:“却原来是晏平仲善与人交,难道他掩耳偷铃,则待要见世生苗。”明·许自昌《水浒记·野合》:“这掩耳偷铃堪笑,早露尾藏头空巧。”《红楼梦》九回:“贾政说道:‘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也作“盗铃掩耳”。清·伤时子《苍鹰击·戕藩》:“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卖国甘心作帝皇,有甚商量。”也作“塞耳偷铃”。《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鬼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无觉元知,塞耳偷铃,徒自欺诳。”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掩耳盗钟)

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铃铛,以为这样别人就不会知道。比喻自己骗自己。


欺骗

欺骗

欺(欺哄;欺妄;欺诒;欺僭;欺绐) 骗(骗去;脱骗;蒙骗;诳骗) 罔 诈(诈虞) 诬(诬罔;诬誷;诬绐) 调(调欺;调诐) 诳(诳豫;诳赫;诳吓;诳欺;诳绐;诳骗;闪诳;流诳;诞诳) 诖 谩(谩诈) 詑(詑谩) 诧 哄(哄犯;哄弄;诓哄) 瞒 愚 赚(赚脱) 谎(谎骗) 赢(赢勾)谝 冤 糊弄 设诡 咭啈脱赚 朦昧
进行欺骗:设骗 行骗
怠慢欺骗:逋诳
欺诈,欺骗:诈欺 诡绐
欺诈诳骗:谲诳
欺蒙,欺骗:虚诳
相互欺骗:相诒 相蒙 相猒
 彼此猜疑,互相欺骗:尔虞我诈 尔诈我虞
欺骗自己:欺心 自隐 自欺 欺己 眛己
 欺骗自己及别人:盗金 盗铃 窃钟 盗钟
自已欺骗自己:掩目捕雀
糊里糊涂,自已欺骗自己:蕉鹿自欺
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欺人自欺 欺己欺人 自欺欺人 掩鼻偷香
 做事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盗铃掩耳 盗钟掩耳 掩耳窃钟 掩耳偷铃 掩耳偷钟 掩耳盗钟 塞耳盗铃 塞耳盗钟 塞耳偷铃 窃钟掩耳
又欺骗又吓唬:连蒙带唬 连朦带唬
变换花样,多方欺骗:诳三诈四 狂三诈四
欺骗之大:欺天罔人 骗天骗人
极尽欺骗之能事:欺天罔地 欺天诳地
骗过:过瞒 瞒过
(用虚假的语言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真相,使上当:欺骗)

另见:假话 手段 圈套 引诱 欺蒙 迷惑1 受骗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