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目捕雀
掩目捕雀蒙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也用以比喻不研究客观情况,盲目行事。
掩目捕雀yǎnmù-bǔquè遮住眼睛捉鸟雀。语出《三国志·魏志·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 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死后,其子刘辩继位。当时,宫中宦官势力很大,他们肆意扰乱朝政。大将军何进十分恼火,准备除掉这些扰乱朝政的宦官,但太后不同意。何进便想从京外调兵遣将,威胁和要挟太后清除宦官势力。 何进手下有一位主簿名叫陈琳。他认为授权外将进京行事不妥当,就劝何进说:“干任何事情,如果条件不具备就草率从事,必然徒劳无功。有这样一句谚语,叫做‘掩目捕雀’。把眼睛蒙起来连麻雀这样微不足道的东西尚且捕捉不住,更何况国家大事,怎么能靠欺诈的办法处理呢?现在您掌握着军政大权,只要能见机行事,处理太监弄权这样的小问题,就好像用熊熊燃烧的大火炉去烤细小的毛发一样,必然一举成功。重要的是,您要立即施展您的威力,赶快拿定主意。如果丢掉自己的优势而去召请四方将领来要挟太后,那么,这些将领带兵进京后,必然‘强者为雄’。到时候,他们绝不会听您调动。这就好像一个人倒拿着利剑,将剑柄交给别人,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而只会乱了法度,招致祸乱。”(原文是:“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何进不听陈琳的劝告,自己不做准备,结果被宦官先下手杀死。后来,朝廷大权落入了第一个进京的董卓手中。从此,全国陷入了军阀混战之中。 “掩目捕雀”即比喻以不可行的方法自欺欺人或盲目行事。 后人也将“授人以柄”用作成语,比喻把主动权交给了别人;或比喻某人将自己的短处告诉了对手,被对方抓住了把柄。
掩目捕雀yǎn mù bǔ què遮盖着眼睛捉鸟雀。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三国志·魏志·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 掩目捕雀
掩目捕雀蒙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也用以比喻不研究客观情况,盲目行事。 盲目
盲目盲目地:瞎(~忙;~搞;~张罗) 盲目做事:捕雀掩目 掩目捕雀 行动盲目:瞎天盲地 盲目的行为:摘埴索途 没有经过考虑、没有明确的目的就行动:盲动 盲目行动:冥行盲索 不经慎重考虑,盲目行动:躁轻 不顾主客观条件或目的不明地去干:盲干 缺乏调研,盲目行事:瞎子摸马 盲目地工作:闭塞眼睛捉麻雀 说话做事等胡乱盲目:瞎七瞎八 瞎七搭八 盲目行动,做危险的事:盲人瞎马 盲人骑瞎马 (无见识,无目的:盲目)
欺骗
欺骗欺(欺哄;欺妄;欺诒;欺僭;欺绐) 骗(骗去;脱骗;蒙骗;诳骗) 罔 诈(诈虞) 诬(诬罔;诬誷;诬绐) 调(调欺;调诐) 诳(诳豫;诳赫;诳吓;诳欺;诳绐;诳骗;闪诳;流诳;诞诳) 诖 谩(谩诈) 詑(詑谩) 诧 哄(哄犯;哄弄;诓哄) 瞒 愚 赚(赚脱) 谎(谎骗) 赢(赢勾)谝 冤 糊弄 设诡 咭啈脱赚 朦昧 进行欺骗:设骗 行骗 怠慢欺骗:逋诳 欺诈,欺骗:诈欺 诡绐 欺诈诳骗:谲诳 欺蒙,欺骗:虚诳 相互欺骗:相诒 相蒙 相猒 彼此猜疑,互相欺骗:尔虞我诈 尔诈我虞 欺骗自己:欺心 自隐 自欺 欺己 眛己 欺骗自己及别人:盗金 盗铃 窃钟 盗钟 自已欺骗自己:掩目捕雀 糊里糊涂,自已欺骗自己:蕉鹿自欺 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欺人自欺 欺己欺人 自欺欺人 掩鼻偷香 做事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盗铃掩耳 盗钟掩耳 掩耳窃钟 掩耳偷铃 掩耳偷钟 掩耳盗钟 塞耳盗铃 塞耳盗钟 塞耳偷铃 窃钟掩耳 又欺骗又吓唬:连蒙带唬 连朦带唬 变换花样,多方欺骗:诳三诈四 狂三诈四 欺骗之大:欺天罔人 骗天骗人 极尽欺骗之能事:欺天罔地 欺天诳地 骗过:过瞒 瞒过 (用虚假的语言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真相,使上当:欺骗)
另见:假话 手段 圈套 引诱 欺蒙 迷惑1 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