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垃圾分类应如何从小学生抓起 |
范文 | 欧立群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珍惜资源,减少污染等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保护环境,从小做起。教师、家长应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分类的意义,开展垃圾分类环保知识竞赛、给垃圾找家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分类投放、回收垃圾的文明行为。 关键词:保护环境;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生产近10亿吨垃圾,城镇生活垃圾还在以每年5%~8%的速度递增。暴增的垃圾挤占了我们宝贵的生存空间,污染了环境,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据美国环境专家贝尔确定的结果,九成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如果把垃圾在源头就分类放置,有的可以直接再利用,有的可以经过回收,加工再利用,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垃圾数量,还能让很多垃圾变为资源,是创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标志。2019年7月1日,上海正式实行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未按要求分类的个人最高可罚200元。 但令人惋惜的是现在多数人对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再利用的意识非常淡薄,不会“扔”垃圾,不知道垃圾应该怎样从源头开始分类投放,导致垃圾随意丢弃,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反观我们的邻国日本,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做得十分严格而且相对成熟的国家。日本人从出生开始就在母亲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上了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对普通的环保知识有所了解。在我国实现垃圾分类处理还需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工作,因此广泛宣传,普及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再利用的环保知识,改变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势在必行。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应从小学生抓起,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良好的习惯从小培养,他们更容易接受新观点,父母配合学校教育的同时,也成为被教育的群体,这样,整个国家的大环境才能跟着变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教会学生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以学生为本,将垃圾分类投放,回收习惯养成融入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之中,回归到小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环保理念植根于学生心里,自觉养成终身受益的文明习惯。 一、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 通过看垃圾分类的宣传片,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标语牌、广播站、宣传栏等多方位進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教学生认识什么是垃圾,怎样正确分类投放。回收再利用的基本常识,增强环保、节约意识,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课后实践活动等方式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开展环保知识竞赛 班级组织一次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竞赛活动,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明白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怎样进行垃圾分类等知识。在学生心中种下保护环境的种子直至开花结果。 三、制作手抄报进行宣传 中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制作手抄报“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宣传垃圾分类的类别,垃圾分类的意义,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等相关内容,普及环保与垃圾分类的知识。 四、组织学生参与“给垃圾找家”的实践活动 教学生认识投放各类垃圾的垃圾桶,学习正确投放生活垃圾的方法。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的实践活动,“给垃圾找家”,把一些可回收的垃圾积少成多送到废品收购站,感受到垃圾回收换钱的快乐。背诵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给垃圾找家。 认清四色垃圾桶,垃圾分类要清楚。 蓝色大桶可回收,变废为宝有妙用。 绿色大桶装剩菜,变成肥料来灌溉。 红色大桶最有害,电池灯管就是他。 橘色大桶装其他,尿布旧布来安家。 五、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推动全民工作 学校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的目的就是希望逐步建立垃圾分类“学校+家庭+社区”的联动模式。学校开展的垃圾分类的相关活动,让多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较强的环保观念。通过学生将垃圾分类的社会意识带动起来,让学生成为家庭垃圾分类的监督员,才能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进而推动全民开展垃圾分类的工作。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个人都有了环保意识,才能实现居民将垃圾主动分类投放,提高垃圾分类回收的整体水平,“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望实现。 参考文献: [1]黄润潮,陈红燕,胡志耀,罗海燕.垃圾分类校园先行:2015年广州市中小学垃圾分类教育活动成果丰硕[J].广州环境科学,2016(1). [2]甄亚军.浅析垃圾分类活动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9(55). [3]王然.“小手拉大手”绿色行动进校园:2016年北京市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进校园纪实[J].城市管理与科技(4):64-66. [4]赵静.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养成环保好习惯:北京市团结湖小学垃圾分类纪实[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4(6):44-45. [5]卢钊醒.垃圾分类环保教学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7(18):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