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
范文 | 孙珍杰 摘 要:学习初中历史知识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促进初中生运用历史眼光分析历史典故,分析现实事件。研究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备课活动、学生主体性、初中生的历史眼光四方面入手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媒体课件;备课活动;历史眼光 初中历史知识覆盖范围广,作为历史老师需引导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历史典故,与此同时划分出其中的重点和非重点。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历史教师对历史事件的串联还有待加强,以方便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需增加历史事件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融入历史课堂的学习中。 一、应用新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的知识点年代比较远,学生对过去的情况也不了解,因此在学习初中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对此历史老师应该引起注意,可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从而为学生营造与历史事件相似的情境,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历史事件的视频。以《中华文化的勃兴》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内容,也就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使用书本,这样无法达到好的教学效果[1]。为学生播放的视频内容比较丰富,有年轻人推着坐轮椅的老人在公园散步的场景,也有公交车上小孩为老人让座的场景。播放这些视频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孔子所提出的“仁爱”的观点。此时学生也能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另外还有韩非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也可以采用课件的形式,所制作的课件在图片上方配上了文字“还是刑法管用”,这句话是对韩非心理活动的贴切表达。这样的教学方法充满趣味性,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一定的课堂教育成果。 二、教师应对历史课备课活动引起重视 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应该对备课活动引起重视,确保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历史教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所以历史教师要对历史教材理解透彻,对教材中意义深刻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要能够详细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应该有以身作则的意识,对学生起到一定示范作用。比如将历年的中考题目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开展例题教学活动是科学的。众所周知,中考题目涵盖比较多的知识点,要先带领同学们做一遍,之后筛选例题,把其中合适的题目选出来,并加以拓展,在此条件下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才会有所提高。完成课堂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应该评价自己的教学表现,针对此次课堂教学活动给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以便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反思,更好地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增强历史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分析历史生活与现代人生活存在的不同之处,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注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性的体现 教师所创建的历史课堂要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将某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作为依据,交给学生自行组织。为学生分配好角色,并完成历史小话剧的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氛围。在这种实践性强的表演活动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会更积极。在学生和老师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感悟。为了有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可收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历史典故,以《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为例,教师安排的活动任务是组织学生饰演剧中的人物,学生会在短剧中学习到一些知识,可以是文言文的形式,也可以是白话文的形式。另外要想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还可以应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真正放权,只需要在重要的环节中加以引导即可,起到一定纠正和辅助的作用。在此条件下,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学生先学习一些历史知识,之后再展开历史教学活动,更容易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 四、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看待问题 教师所创建的历史课堂要能够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在一些学习环节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传授、启发、反馈和总结。就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而言,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关键[2]。比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相关知识时,导入环节可以使用电影环节,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目光。通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对荆轲刺秦王未遂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你对荆轲的举动和荆轲这一人物的评价是什么?”以此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从而确保学生对荆轲这一英雄人物有正確的认识和评价。之后再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你如何看待秦王统一六国这一事件?”在同学们回答完这两个问题之后,教师应该把荆轲刺秦王和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综合评价秦王和荆轲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给出的答案是片面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当作出合理的引导。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结合不同的背景评价历史事件,善于用历史眼光看待问题。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老师需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引导,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思路。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应该通过新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对历史课备课活动引起重视,注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性的体现,积极与学生互动,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看待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杰.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83. [2]陈永燕.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3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