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初中化学计算题构题思路和方法
范文

    明季平

    摘 要:化学是中学阶段非常重要的课程,所以在中学期间就得打下良好的根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新的教学情势下,针对初中生,化学计算题的构题思路和方法就愈发的重要。下面分析了当前中学教育中化学计算题的构题思路和方法,并提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营建轻松欢快的教学气氛,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初中化学;计算题;构题思路

    化学是形成良好思维方式的“训练操”,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不可或缺的知识学科。学好化学,有利于推动人类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在当下,对中学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同时,要努力达到新的教学目标。这需要教师将陈旧的观念更新,将过去的教学方法改变。那么,应该如何构思初中化学计算题,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化学计算题基本类型的构成

    在初中阶段,化学计算题的基本构题因子并不多[1],比较经典的是化学式的计算,尤其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计算。以此为例,计算由两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这种化学计算题包含有五个构题因子:两种元素的元素质量比、每种元素的元素所占百分数等等。针对一个最简单的化学方程式aX+bY=cZ+dQ来说,所包含的构题因子的关系为:元素的摩尔量之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另外,有关计算溶解度的类型题和有关计算百分比含量的类型题时,根据它们各自的关系式中可得到,这两种类型题都各自包含三个构题因子,知道了两个就能得出第三个。

    例如,某化合物是由X、Y兩种元素构成,已知条件为:X、Y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14∶16,X、Y的质量比为14∶40,求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该题可以如此解答:假设如果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Y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根据已知条件中X、Y的质量比可以得出:14∶14=40∶16。解得X、Y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和5,得出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2Y5。又根据14为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6为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得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2O5。

    老师可以多构建一些这种简单的概念型计算题,以此训练学生,而学生通过学习则会很快对所学知识有所掌握,从而把握住这类型的化学计算题核心,对化学知识理解更加透彻。

    二、构题方法

    在新的教学情势下,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意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想的衣服,思考的过程是通过组织和运用语言文字来实现的,这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在新课标中就有提到:“推理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具备的能力。”那么,什么是推理呢?就是由已知的条件得出新结论的过程。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来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后经过学习使自己的化学水平进步[2]。老师在进行计算题构题时,一定要注意题意的表达,言简意赅,同时要注意学生对题意的把握与理解,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述题意。

    例如,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这一节中,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构题。在2A+3B=2C+4D中,1.6gA与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 ?B.28 ? ? C.44 ? ?D.64

    (二)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

    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教育要以学生为主,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以引导为主,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同时,教师要创设一些有探索价值的题目,这样才能激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发表独立见解,质疑问难,达到提高思维流畅性的目的[3]。另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让其大胆提出猜想,大胆发问,说出自己的问题,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化学。

    老师在构思计算题时,需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构题时,还要注意这四点,具体来说:(1)给出一定的已知条件,能保证学生通过已知条件来求出结果;(2)在构思题目时,要注意符合客观规律,不可以与化学的客观真理不相符合;(3)保证题目中出现的各项因子科学合理,符合客观规律;(4)最重要的是要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结合课本知识,不能出偏题怪题。

    (三)综合题构题思路

    什么是综合题的构题思路呢?就是指基本的解题因子没有被直接给出,必须要通过一些别的条件和方法来推理得出解题因子,这样包含隐性条件的类型题就是综合题,同时,这样也能构建综合题。

    例如,某实验室内有一瓶化学试剂,瓶内放有不纯的硫酸铵溶液,经过专业分析,发现溶液中的N元素的含量为40%,求溶液的纯度。

    该题可以如此解答:假设硫酸铵溶液的质量为A,溶液内硫酸铵的质量分数设为z。根据条件有,溶液中N的质量为0.4A;硫酸铵中N的质量分数可以表示为:4×14/132×100%=42.4%,又42.4%×zA=0.4A。最后解得z=94.3%。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中学化学教材知识结构,科学合理地进行初中化学计算题构题,设计并实施教学方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启发学生大胆猜想,使得学生能力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闫青.初中化学计算题的教学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6):67.

    [2]冯杰亮.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152-153.

    [3]颜红英.初中化学计算题教学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18(22):6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5: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