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德促思,以思促行 |
范文 | 黄洁 摘 要:少先隊是光荣而神圣的组织。为队员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提高德育质量,就需要以活动为依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优秀思想,形成正确意识,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素质过硬的合格少先队员。对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建设中有利于实现德育价值的措施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德育价值 在素质教育备受关注的今天,“实践出真章”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教育工作者已经深刻意识到实践所包含的重要教育价值,而活动作为实践的一种集中表现方式,对学生来说益处良多,在此背景下小学少先队活动课程化被提上日程。活动化课程的开展能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融入其中,培养各类兴趣爱好,使其形成独特的实践感悟,更有磨炼意志、稳定心智的效果,对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寻找侧重点,创建特色活动 少先队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灵活引导,而所谓灵魂是一种思想、风气与大环境的具体表现,这些都与少先队自身独特的文化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文化底蕴的承托和文化氛围的加持下,少先队工作才能更具活力与感染力,让少先队员都积极融入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文化与实践三大育人功能。 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寻找侧重点,创建极具特色的少先队活动。教师可以将体验式教育当作出发点与落脚点,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具备一定社会影响力、备受青少年喜爱、有助于其成长的特色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少先队员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能产生较强的社会效益,获得更多社会群体的关注、支持与认同,为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助力,在其影响范围内为少先队员的茁壮成长创造有利环境。学校要最大限度地借助自身优势资源努力建设德育基地,不断丰富内容,为实践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物质与思想保障。少先队活动应具备区域化特点,从当地风土民情、历史文化、发展现状等方面入手创建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感悟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同时形成相应的自豪感与归属感,逐步形成家国观念。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步进行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少先队员成为践行民族精神的好榜样,在活动中了解道德标准,形成良好道德习惯,真正做到以思促行,将活动所学知识、所思感悟运用于生活之中。 除此之外,学校要挑起大梁,做好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的沟通协作工作,为少先队员共同筑建思想道德教育高地。首先,学校应与家长之间就少先队建设一事达成共识,鼓励每个少先队员踊跃参加校外少先队活动,确保学生有更多参与活动机会;其次,学校与社区之间进行联动,根据社区的特殊情况为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资源支持,让每个少先队员都加入精神文明社区建设中,为他们创建更多接触社会、体验社会、回报社会的平台,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培养自信心、树立团队意识,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个人素养。 二、开发地方资源,发挥少先队活动的品牌效应 少先队活动要灵活多变、有所创新,与学生的发展状况和生长背景相适应才能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因此,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打造有特色、有内涵的特色活动,发挥品牌效应。 在校内,教师要积极举办多种适应学生身心发育需求的活动,如“特色体育节”“读书日”“科技日”“爱国日”等,以特定节日为切入点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为活动的正常开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从而得到更加真实的活动感受,以锻炼其社交能力、表达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等,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学校之间应高效联动,在互联网技术发达、通讯设备普及的背景下,让学生实现跨校、跨区域交流,彼此间互通有无的同时拓宽视野,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打破区域限制,更全面地了解我国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促进特色活动的形成。 三、做好队伍建设工作,提高活动课质量 少先队活动课是否能达到既定的教育效果和引导者的能力成正比,一个出色的辅导员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学校应重视队伍建设工作,根据少先队活动所需,从技能、素质、教学能力多方面入手进行人员选拔。由于少先队活动的特殊性,该团队不仅要有专职教师的参与,还需要有家长、外聘教师的加入,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各项活动的开展。每个学期学校都应组织培训活动,针对辅导技巧、专业技能等进行综合培训,确保相关工作者能结合青少年发展特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保障与提升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少先队活动课程化的重要德育价值所在,学校应找好侧重点,借助自身优质资源,结合当地区域特色有效创建特色少先队活动,树立活动品牌,发挥良好的品牌效应,在提高活动质量、保障其教育价值的同时,扩大社会影响力,促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化的全面推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刘祺,张爱琴,芦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少先队德育活动的个案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15). [2]刘辉.依托社区少先队平台开展融合款育的实践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4(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