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探析 |
范文 | 陈碧凤 摘 要: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备的基本能力。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师关注的热门话题。新课改背景下,计算教学不仅要重视技能的培养,更要让学生养成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即培养学生的计算素养。由此可见,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计算教学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核心素养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计算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淡化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毕竟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工具,很多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进行,应用题也需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中周长、面积的学习也需要计算。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不容乐观,为此,我們提出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计算教学”这一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传统的计算教学模式下,教师只关注计算结果,不注重算理的分析,导致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凭感觉”做题,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计算他们也不理解。“正确运算、理解算理、合理运算”是新课程标准对计算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重视算理教学,通过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掌握算理,培养计算能力。 例如,在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商写错数位的现象,特别是商中间有0的情况,如计算315÷3时,很多学生会将个位上的5直接写到十位上,得到150的答案。究其原因是学生不明白其中的算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并没有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再指导他们改正,而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这种做法对吗?商5应该写在哪一位?十位上该怎么写?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5应该写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十位上应该用0代替。“我们知道1在这里表示1个十,为什么10除以3不够除呢?”这一问直击学生的思维盲点,学生再次投入激烈的讨论中,这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式理解。经过“摆一摆”“议一议”学生终于明白:一个10除以3不够商一个10,10除以3表示商3个一,所以十位上只能商0。到此学生归纳出商中间有0的除法算法:当遇到被除数的数字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要用0占位。明白了算理后,在今后的计算中学生犯错的概率大大降低。 在平时的计算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将学生的计算错误简单地归纳为“粗心、不认真”,其实不然,在一项计算教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计算出错80%是因为不明白算理。此外,随着计算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深,学生很容易混淆算法,只有对计算算理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明确各个计算步骤,从而从根本上减少计算错误。 二、一题多解,拓展思维 核心素养不仅体现在对计算能力的培养上,还包括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计算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提升是践行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为此,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倡导一题多解,让学生在多角度的分析中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时有这样一道计算题:4.4×2.5。学生已经学过整数乘法的简便计算,能够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且知道这些运算定律同样适用小数。因此在这道题的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他们独立思考。结果,学生竟然想到3种算法。 方法一:4.4×2.5=(4+0.4)×2.5=4×2.5+0.4×2.5=10+1=11 方法二:11×0.4×2.5=11×(0.4×2.5)=11×1=11 方法三:1.1×(4×2.5)=1.1×10=11 这样学生通过对这一道计算题多种算法的探讨,复习巩固了关于乘法的所有运算定律,发散了思维,让他们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不正是数学素养的体现吗? 数学是一门灵活的学科,各知识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知识点会得到一道计算题的多种解法,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鼓励他们一题多解,让他们在多种解法中体会数学的奥妙和魅力,体验计算乐趣,构建知识体系,从而培养核心素养。 总之,计算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在重视计算教学的基础上,转变教学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目标,创新计算教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徐海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8). [2]蓝艺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