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如何提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
范文 | 许娟 摘要:新课改下提升教学成效,改变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学习与理解,并真正落实到教学中,不断地提升自己。我们需要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对策,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实现教师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 关键词:新课程 ?生物 ?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 ?素质提升 随着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走向深入,每位高中生物老师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使新课标要求与高考要求二者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笔者结合多年尤其是近几年的教学体会,谈谈一些思考。 一、理念转变: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保障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拓宽思路,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实现师生角色、情感互动、评价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转变。那么,如何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1.不断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学习与理解 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并非通过几次培训和听几次讲座就能实现的。通观人教版新教材《生物》必修模块①②③和选修模块①②③,新课改精神渗入其中,到处都体现教材编写者的匠心和宏观大略以及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深刻理解。然而教与学的效果,并不是单单靠几本教科书就能达成的,教者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对课堂的有效把握等才是决定因素。如何理解新课标理念及新课标指导下编写的教材中知识模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关系到新课标重中之重的实施效果。 2.把新课程理念真正贯彻落实到平時的教学中 新课程理念的学习需要经过形式多样的培训。老师对于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是熟悉的,但是真正能够较好地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并不多见。另外,教师的新课程理念本身需要课堂教学行为得以体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又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深化,二者是密切联系又相互促进的。新课标对课程的理念与内涵做了较为详尽的阐释,但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却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参考措施,而这恰好为我们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提供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舞台。 3.不遗余力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现代科技融入各个方面,微课、新媒体教学已经引领潮流,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另外,教师还需要到网络的海洋中畅游,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师还要学会利用Powerpoint、Flash等软件来设计、优化自己的课件。同时,教师备课不能只局限于手上的教科书,应该精通几个版本的生物教材,优化整合后合理取舍。另外,教师要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出时间阅读一些生物专业的书籍和杂志,定期到高校脱产进修,经常参加一些教学研讨会。只有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改。 二、知识衔接: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1.初高中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只在初一、初二开设生物学课,而高中则在高一或高二开设生物必修课,高三开设生物选修课,这样生物教学就中断一年或两年。再加上初、高中生物教师之间缺乏交流,造成了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脱节现象。另外,我省很多地区初中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而高中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导致教材在内容和体系的衔接上也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而且高中生物教师多在高中三个年级进行“小循环”教学,这就使高中教师对学生初中生物知识的掌握状况了解较少。笔者历经十多年的初、高中教学实践,深切感受到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问题的解决,是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关键。 2.如何有效解决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初、高中在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研交流等方面存在严重脱节现象,高中生物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初、高中教材中是否有衔接知识点、脱节知识点,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挤出时间为学生补缺补漏。教师也可安排在开始教学高中课程前,用一两周的时间进行初、高中知识衔接的补缺补漏,为学生顺利适应高中学习打下基础。此外,也可定期开展初、高中教师的相互听课评课活动,这有利于加强教师对不同阶段教材的理解掌握,吸取众家之长。而是否有必要在中考试题中体现初、高中衔接内容,是教师们争论的焦点,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正确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可在中考试题中适当加入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内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初中生物的教学,并进而推动高中生物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科学探究: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手段 1.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是教师跟学生构成的,教师主导不代表课堂就属于老师一个人。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孤独地表演”,要有学生的反馈,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消化吸收,不然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状况。这时候,教师可以考虑根据学科特点,将多元化的因素融入课堂或者知识中。例如,在学习必修三免疫系统时,笔者就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免疫细胞进行角色扮演。当一名较胖的同学毛遂自荐扮演吞噬细胞的时候,班级氛围达到高潮。学生兴致盎然,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了不同细胞的功能。作为老师,我们的任务主要就是从旁引导,稍作指导,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此外,我们要将提升自身素养作为终身目标,“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要将这种精神渗透到教学中,还要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需要将身边的生物知识进行有效转化,对与书本知识连接紧密的地方进行拓展,让学生知道学习生物是有用的,知道生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样学生才能带着兴趣去学,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流感盛行,就可请同学思考:病毒性流感为什么变异类型多?如果判断是病毒感染,使用头孢霉素、阿奇霉素有用吗?学生就会觉得生物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愿意并且主动地去学。 2.有效探究才是真正的探究 探究式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教师的各项技能及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认真考虑自己面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些实验即使给学生两三节课来探究,也不会有任何结果,那就应调整教学策略。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中,笔者采取师生共同设计、教师适时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模式,不仅降低了难度,保证了时间有效分配,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较易的实验内容则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不管什么形式的教学方法,都必须遵循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形成的原则。教师积极参与新课改,需要大胆尝试以探究、理解、体验、分享与合作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新课程理念最终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这才是改革的根本与关键。 教学无痕,润物无声。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非常重要,它要求施教者脱胎换骨、由内而外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斯莱文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