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谶纬对中国古典小说叙事机制的建构意义 |
范文 | 内容摘要:谶纬是我国古代特别是两汉先秦盛行的文化形态之一,后被作家吸纳进古典小说的创作中。由于其自身先验的特质、富于神秘色彩的氛围,在小说的主旨设定、结构布局、情节推动上发挥重要作用,并最终形成了我国古典小说的谶验叙事机制。 关键词:谶纬 古典小说 主旨结构 情节 “谶纬”一词,在近现代的文献资料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鲜少被提及,但在千年前的西汉它却是朝廷认可的官方文化的一种形态,是古代汉族官方刻意缔造的政治神话,是历代野心家篡夺政权、改朝换代的工具,目的是为了确证统治者的合法性。今天我们对其加以讨论,首先要弄清楚它的概念。所谓“谶纬”,从古至今的学者大多主张分开来看,即谶是谶,纬是纬。所谓“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有言:“谶,验也,从言,谶声。”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说:“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②由此可见,谶是编造出来的、可以预示吉凶并最终得以应验的隐语,多以假托天命的形式出现,也叫“谶言”、“谶语”。相较于带有神秘色彩的“谶”,“纬”的出身则更学术化。《说文解字》给“纬”的定义是:“纬,织横丝也,从糸,韦声。”③指的是织布时产生的横丝,是相较于纵向的经丝而言的。秦汉时期典籍多以竹简或木片连缀成册,辅以丝绳或牛筋固定,是以国人惯用“经”来指代典籍。“纬”则认为是对经书的解释,如《四库全书》就云:“纬者,经之支流,衍之旁义。”④纬书是经书的衍生物,在汉代每一种经书都配有相应的用以解经的纬书。但由于汉代的儒生大多带有方士的另一重身份,导致他们在解经的时候难免将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星象天道、灾异祥瑞、感生天命等观念杂糅在纬书里。不管是“谶”还是“纬”,其实都是当时文人受天人合一哲学世界观影响的产物。这种哲学基础的高度一致,使得“谶”与“纬”互通,“谶纬”二字合体即由是来之。 东汉年间,同样是为了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求,谶纬之书遭到了摈弃。“自汉以后,屡经乱离。谶纬魏晋以来,历代禁毁,丧失甚多。”⑤魏晋南北朝时期,同样是由于统治者维护自己政权的需要,谶纬著作被全面禁毁,从国家意识形态跌落为人人喊打的异端邪说。谶纬著作几乎被毁灭殆尽,现在只能从零星的文献中窥见一二。谶纬之学从神坛跌入民间,它从官方历史记录中消失了,但在民间缺从未缺席过。其中的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占卜福祸等思想内化于老百姓的民俗习惯中,经久不衰、绵延不断。即使是在自然科学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它依然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老百姓自用而不知,是我国民族文化、大众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谶纬在被当权者禁毁的同时,悄无声息地伴随着志人志怪小说的兴起被吸收进了我国的叙事文学之中,成为文学虚构的重要元素,在我国古典小说的演进中扮演重要角色。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就是谶纬在叙事文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即谶纬中蕴含的叙事因子。从这个意义上说,谶纬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不仅是重要的思想史、文化史材料,同时也是文学文本。 由于其神学迷信的出身,汉代谶纬的表现形式为图录隐语,即图、录、符、谶。在古典小说中的谶纬一般以以下几种方式出现:谣谶、梦谶、诗谶、偈谶、图谶、碑谶、相术等。这些谶纬因子为文学性叙事作品提供了素材和养分,分别在叙事主旨、故事结构、情节设置上都有所体现。 一.叙事主旨 所谓叙事,指的是人类用讲故事的形式向外界传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人生经验的本质。盛行于两汉的谶纬在产生之初就是为封建王朝的朝代更迭服务的。在当时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学说的统领下,它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天命的启示和解说,用以为上位者建构文化秩序。根据神谕的不同类型,大致涵盖以下两种最主要的类型:灾异与祥瑞、感生与受命。祥瑞和灾异预示着国运的兴与衰,感生与受命故事则赋于帝王神性和君权神授的终极权威。这些话题与统治权威紧密相连,是代表天意的政治预言。古代小说家对谶纬不陌生,尤其是唐前小说家还未能摆脱史传文学传统的藩篱,作品透露着对历史的思考,虚构的成分较少。所以他们在拟定小说主旨的时频繁采用灾异与祥瑞、感生与受命的主题,将历史的必然归咎于天命,进而更进一步扩展到探讨天命与人事的关系。如冯梦龙在《新列国志》的前三章便用晦涩难解的谶语、占卜异象预设周天朝国运将衰的命运,并说“史官论谓有幽厉,必有东迁;有东迁,必有春秋战国,虽则天运使然,然历览往迹,总之得贤者胜,失贤者败;自强者兴,自怠者亡。”在这里冯梦龙未将朝代的更迭全部归因于天命,同时也点出了人事的重要性,可以看出作家是在对现实生活有清醒认识的前提下对谶纬的吸收运用。这种二元对立的评价方式是古代小说家在评价历史时尤其是撰写历史题材小说时较为普遍的价值观,是谶纬思想在小说创作中的体现。 二.结构布局 谶纬脱胎于《周易》的象数派,所以它最原始的形式便是用八卦预测未来,即我们所说的图、录、符、谶。这种对未知世界的推演、预测在我国古代是为大众所接受的认知体系,无论是在官方还是民间。所以在古典小说叙事中很自然的也有所体现,在打造小说的叙述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通常在小说伊始作家便预述结果,预设人事的发展走向,为读者设置悬念,勾起阅读欲望。接下来便随着情节的展开对文初的预设一步步推演说明,将悬念层层揭晓,最后在小说的结尾用大结局应验谶语,指向那不可变更的命运。这种结构布局讲究前后呼应,文中的人物与事件均有归属,因果呼应,是一种圆形的聚合结构,我们把它称作“谶验敘述”。 以《水浒传》为例,开篇第一回即道出“千古幽扃一旦开,天罡地煞出泉台”,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降临人间。看到这里,读者虽然还不明了何谓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但能感觉到这是小说的重要事件,这便是为小说设定了核心结构。果然,随着情节的展开读者渐次看到一百零八位绿林好汉如何崭露头角、如何聚义梁山泊、如何分定次序替天行道,最终被朝廷招安、分崩离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聚与合这样一个完整的“散-聚-散过程造就了《水浒传》的固定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施耐庵利用谶纬编织材料,搭建全书的叙事骨架。 这种小说结构形式是受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它传达的信息是不光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农民领袖,便是普通人也”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结局早已注定,是古典小说中较为稳定的一种叙事结构。谶纬在这种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常常以时隐时现的状态出现,但最终会在结尾向读者显现圆形结构的回环。 三.推动情节 叙事文学中的情节是指“小说中表现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它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中活动的产物,并由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矛盾冲突组成。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对于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思想,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起着重要的作用。”⑥就像韵律和结构之于诗歌的非凡意义,情节在叙事文学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典小说家常常将谶纬隐藏于情节之中,对剧情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之所以这么做,是由谶纬本身自带的神秘感决定的。正如英国小说评论家爱·摩·福斯特所说:“情节是小说的逻辑面。它需要有神秘感,但神秘感的东西必须在以后加以澄清。读者可以在扑朔迷离的天地中进行摸索,而小说家却不能。他必须驾驭自己的作品。在这儿投下一线亮光,从那儿又留下一丝阴影。他还要不断自问,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情节取得最好的效果?他事前应心中有数,要置身于小说之上,动笔之前,要始终考虑到因果关系。”⑦小说家要想使自己的情节吸引人研究,挑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必须学会“卖关子”、“打埋伏”。在这一方面让人抚掌称叹的非曹雪芹的《红楼梦》莫属。 《红楼梦》里的谶验之语可谓贯穿全文始终且环环相扣,而且耐人寻味。时至今日还有许多谶语未能找到确切的答案,众说纷纭。脂砚斋给他的批语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可见作者笔力之深。如全文开头关于女娲补天所剩下的一块石头要下人间历练的设定以及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的前世今生,可以说统领了整部小说的情节走向,并兆示了两位主人公的悲剧命运。除此之外,金陵十二钗的判词、甄士隐所经历的“小荣枯”、第五回贾宝玉的梦谶、第二十二回大观园元宵节时小姐们做的诗谶、第二十七回林黛玉的《葬花吟》等等,无一不在向读者昭示人物接下来的命运,使整部小说笼罩在悲剧氛围里。之后的小说情节、人物遭遇便一一将前文所述的谶语验证出来。曹雪芹对谶纬的运用炉火纯青,不仅推动全书情节的层层递进,也赋予《红楼梦》强烈的神秘气質,令万千读者为之着迷。 谶纬叙事是古典小说中较为常用的艺术手段之一,凝聚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叙事思维,也形成了小说创作中独特的叙事机制。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创作中,谶纬的应用只是作为作家构思小说、塑造人物、推动情节的手段之一,而非目的。并且作家设定的谶验之语是要与社会现实、历史真实、人物性格在某种程度上相契合的。也正因为如此,才能被读者接受,提高阅读的可信度。可以说,古典小说对谶纬的吸收运用,是古代哲学思想在文学领域的体现,也是我国小说创作区别于别国的一大特点。 参考文献 [1](明)冯梦龙.陆树仑,竺少华标点.新列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汉)许慎.(宋)徐铉校注: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4]蒲安迪.中国叙事学[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注 释 ①③许慎撰,徐铉校注:《说文解字·言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07页、第650页. ②④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经部·易类六》,海南出版社,1999年,第42页、第42页. ⑤钟肇鹏:《谶纬论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1页. ⑥辛晓玲:《中国古典小说意境三部曲:〈红楼梦〉、〈聊斋志异〉、〈三国演义〉与人生》,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232-233页. ⑦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84页. (作者介绍:范潇潇,广西民族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明清小说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